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比较研究、归纳法等实证法盛行,一些传统理论被验证或纠正,世界地图被重新绘制,墨卡托投影、等高线、圆锥投影等也开始使用并成为基本的地图绘制方法。地理学家对海陆起源问题、地形起源问题也有了新的认识。这表明,新航路的开辟
A.以验证地圆说为根本出发点B.提升了地理学科的地位
C.为人类探索自然提供了助力D.标志着世界市场的形成
2022-01-25更新 | 726次组卷 | 7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对于16世纪西欧“价格革命”发生的原因,传统的货币数量理论往往侧重于美洲进口金银的影响。但后来有学者认为,更要考虑欧洲由农本向重商的转变,商品经济的发达才是“价格革命”的深刻根源。近年又有学者从气候、人口增长、粮食供应等因素进行了研究,认为这些因素对“价格革命”产生了催化剂作用。据此可知
A.历史认识取决于时代的变化
B.材料全面完整地归纳了“价格革命”的原因
C.随着研究视角的拓展而趋于全面
D.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更可信
2021-06-22更新 | 280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有学者概括某一阶段世界贸易的特征如下:“中国出售丝绸和瓷器;东南亚地区出售香料和胡椒;印度出售棉布;非洲出售奴隶和黄金;美洲出售白银、皮毛、糖和烟草;欧洲人则出售远洋保护,并运输各方的货物。”符合此特征的阶段应是
A.14、15世纪B.1500年前后
C.16世纪中期至18世纪中期D.18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4 . 16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欧洲各国与中国的贸易被西方学者概括为“丝—银”对流。据研究,通过贸易中国获得了占世界产量1/4到1/3的白银,总量为7000吨至10000吨。“丝—银”对流现象的出现反映了(        )
A.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B.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C.中国废除闭关锁国政策
D.西欧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