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市场的拓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6 道试题
1 . 新航路开辟后,中美洲阿兹特克和玛雅文明的人口从原来约2500万减少到约150万,印加文明的人口从原来约900万减少到约60万。导致美洲土著人口锐减的直接原因是(     
A.罪恶的黑奴贸易B.商品的世界性流动
C.早期殖民征服活动D.人口大规模的迁移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一朵洁白的棉花,串联起横跨数百年的世界近现代史。棉花产业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历程,其中,世界棉花种植者、制造商和消费者之间的空间关系不断变化。公元11世纪之前,世界上只有南亚、东非及美洲中部生产棉花,此时棉花产业发展非常缓慢。1500年前后,随着新航路开辟及殖民扩张的推进,一个由欧洲人主导的,将亚洲、非洲、美洲紧密联系起来的贸易体系逐渐形成了。18世纪蒸汽机的出现,带来棉纺织技术革命,到了1860年,整个欧洲,特别是英国,已经成为世界棉花网络的中心。19世纪末,随着垄断资本主义形成,“棉花资本主义”的扩张,帮助殖民主义掠夺了全球南方的资源和劳动力,但它也激发了全球南方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并开启了新兴国家积极地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特别是印度、中国等国,当地的资本家更是将棉花视为民族主义振兴的象征。当棉花在亚洲再度兴起之时,欧洲的棉花产业开始走向衰落。

——摘编自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一部资本主义全球史》

围绕材料,就材料整体或某一方面自拟一个论题,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相关知识予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7世纪以来,来华的欧洲人热衷于收集东方植物的种子或药材法国传教士巴多明,在与巴黎科学院的通信中介绍了中国的三七、当归、人参等,并寄回了制作阿胶的原料,以供医生和博物学家研究。这表明(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B.东方知识丰富了欧洲医学研究
C.宗教成为东西方交流的载体D.欧洲国家崇尚东方的生活方式
2022-08-31更新 | 693次组卷 | 23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郎溪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文综历史选择题天天练(二)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18世纪,欧洲的殖民扩张是“以最残酷的暴力方式进行赤裸裸的劫掠”,西班牙在美洲开采矿山,葡萄牙人在亚洲进行欺诈性的贸易,英国人则从事贩卖黑奴的勾当。这一时期,北美沦为英、法的殖民地,拉美则被西班牙和葡萄牙所征服,而亚洲则仅有若干沿海据点被占领,广大内地暂时还没有遭到殖民侵略。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近代史·上卷》

材料二   进入19世纪,英国极力倡导自由贸易,打开了一个又一个封闭国家的大门。英国物美价廉的棉纺织品畅销世界,北美和印度的棉花则大量出口到英国。此时,原本大体独立的亚洲成为欧洲列强侵略的主要对象,印度完全为英国所征服,东南亚大半沦为殖民地,中国则成为半殖民地。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近代史·下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5~18世纪欧洲殖民扩张的特点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欧洲对外殖民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022-07-06更新 | 567次组卷 | 12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有学者指出,15世纪末16世纪初,西欧诸国对海岸线与大陆轮廓的测量日益精准,并在地图上用边界线和色块区分不同国家或政治体,且以物产和民族志图像作为装饰。据此推知,欧洲近代地图学的发展
A.缓和了列强之间的矛盾B.推动了民族国家的复兴
C.反映了殖民扩张的需要D.发挥了科技革命的作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7世纪末,从意大利的建筑设计、法国的内饰品,到中国瓷器、印度织物和土耳其的古物以及来自亚洲、非洲、美洲珍稀奇异的食品,这些过去被视为奢侈的商品和服务越来越多地进入英国中等阶层的消费清单。这说明当时
A.东方从属西方格局形成B.全球贸易规模扩大
C.西欧价格革命作用显现D.英国殖民霸权确立
2022-05-10更新 | 846次组卷 | 7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谈到:欧洲的扩张在某种程度上可用基督教的扩张主义来解释。……基督教浸透了普济主义、改变异端信仰的热情和好战精神。……基督教首领在执行“到世界各地去,将福音传播给每一个人”的命令时,时常采用种种强有力的方法。不能体现这种情况的是
A.开辟新航路B.黑奴贸易
C.第二次鸦片战争D.义和团运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5世纪后半叶绘制的葡萄牙教堂祭坛板画《圣维森特崇拜》中有60位人物(如图),分别代表当时葡萄牙社会从教士到渔夫各个阶层,虽然神态各异,但都透露出对圣维森特的崇拜和海外远方事物的期盼。对此画解读合理的是
A.15世纪后期葡萄牙开始建立中央集权
B.15世纪葡萄牙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
C.15世纪西欧近代民族国家开始逐渐形成
D.民族精神是葡萄牙海外探险的重要动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早在1624年,西属美洲的合法贸易额只有1446346比索,而走私贸易额却高达7597559比索。进入18世纪以后,走私贸易更加泛滥。至18世纪末,开进西属美洲港口的外国船只比西班牙船只多十倍。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美洲已被列强瓜分完毕B.西班牙自身经济结构滞后
C.资本主义市场正式形成D.世界性工业化浪潮的影响
2022-01-08更新 | 173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高考联盟2022届高三1月调研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7世纪,西欧诸国大力扶持本国商人、限制外商特权,信奉对外贸易是增加财富的通常手段,他们时时谨守:在价值上每年卖给外国人的货物必须比消费外国人的更多。这反映出当时
A.资本竞争激化了国家矛盾B.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C.自由贸易成为财富的来源D.政府干预有利于资本积累
2022-01-03更新 | 259次组卷 | 6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怀宁中学2022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