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市场的拓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西方殖民活动曾给殖民地人民造成过深重的灾难,也曾发挥过建设性作用,他们的殖民活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8—前6世纪,希腊人在地中海地区进行了范围广大的殖民活动,建立了许多殖民地。


材料二   撒哈拉沙漠和沿尼罗河上游巨大的苏德沼泽地在历史上构成了一个可怕的障碍,这些障碍不利于殖民者深入内陆;非洲西部的大河和非洲东部的山脉形成天然屏障,非洲平直的海岸线,缺少优良港湾,也使得殖民者难以接近。美洲多良好港湾、多平原地带,比较有利于殖民者入侵。非洲直到19世纪末才被殖民者基本瓜分,美洲则在16-17世纪基本被殖民完毕。

——改编自《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说明自然地理因素对殖民与被殖民所造成的不同影响。
(2)除了上述自然地理因素外,还有制度、技术、文化等因素会影响殖民活动。请任选一个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评析。(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 . “大帆船贸易”

西班牙人开展跨太平洋“大帆船贸易”始于1565年,正值明朝政府开始推行开海贸易政策。西班牙政府每年都派遣满载美洲白银及商品的大帆船,从墨西哥驶往菲律宾马尼拉。这引起把白银视为至宝的中国商人的兴趣,努力扩展对菲出口贸易。中国船队所载货物到达马尼拉,即被转装到待航墨西哥的大帆船上。大帆船把盛产白银的美洲和银价昂贵的中国联系在一起,使中国生产的生丝与丝绸大量运销于需求特别强大的美洲市场,西班牙人获得的贸易利润惊人。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渐成世界海上霸主,逐渐在世界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在自由贸易的世界大潮冲击下,以垄断为特色的“大帆船贸易”的地位急剧下降,绵延250年的太平洋“大帆船贸易”遂告终结。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评析“大帆船贸易”的兴衰。
2022-05-30更新 | 429次组卷 | 7卷引用:北京市十一学校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3 .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的世界历史理论是近代资产阶级理性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的全面总结,他试图建构“以欧洲为中心”的历史哲学体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很早就已经进展到了它今日的情状,但是因为它客观的存在(消灭个人意志的权力)和主观运动(个人意志的自由)之间仍然缺少一种对峙,所以无从发生任何变化,一种终古如此的固定的东西代替了一种真正的历史的东西。中国和印度可以说还在世界历史的局外,而只是预期着、等待着若干因素的结合,然后才能够得到活泼生动的进步。客观性和主观自由的那种统一已经全然消弭了两者间的对峙,因此,物质便无从取得自己反省,无从取得主观性。

——黑格尔《历史哲学》(1822年)


评析上述材料中黑格尔关于中国的观点。(说明:运用具体史实,用批判的眼光对材料中黑格尔关于中国的某一观点展开评析。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关于世界市场形成的观点(部分)

史料观点评析
学者沃勒斯坦认为:15世纪末16世纪初,一个我们所说的欧洲世界经济体产生,现代资本主义的技巧和现代科学技术使这个世界经济体得以繁荣、增殖和扩展。欧洲人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欧洲人开辟新航路,开始了世界范围内的联系;欧洲的商贸活动和殖民扩张,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1819世纪后,欧洲的工业革命最终将整个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
学者弗兰克认为:正如历史学家所知道的,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组建了一个世界,人们甚至丝毫没有想到,也许还有另一条相反的道路,也许是世界创造了欧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完成①、②观点的提取及评析。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6世纪以来,欧洲加快了向近代迈进的步伐,同时也开始了欧洲文明的对外扩张。关于欧洲文明的扩张: .

一、欧洲文明所处的地位以及它前选的阶段注定了它要向外扩张。

二、欧洲文明的扩张可以分两步:一是在欧洲内部,对欧洲大陆的扩张;二是通过航海,对欧洲以外地区的扩张。

三、欧洲文明对外扩张最重要的,对后来甚至现在影响最大的是向北关的扩张。

四、美国继承了欧洲文明,又反馈给了欧洲。

——据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 -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战争资本主义"与棉花贸易帝国

公元1000年以前,棉花种植和加工主要集中在亚洲、非洲和美洲地区,印度和阿拉伯商人在全球棉花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17世纪,欧洲各国的武装商人逐渐在印度成立东印度公司介入亚洲贸易,随后又用印度的棉纺织品在非洲换取奴隶运往新大陆开辟土地,欧洲人主导的将亚洲、非洲、美洲紧密联系起来的新贸易体系逐渐形成。到了1780 年,整个欧洲,尤其是英国,已经成为世界棉花网络的中心。

"工业资本主义"与棉花制造帝国

1784 年,塞缪尔·格雷格在英国曼彻斯特创建第一家水力驱动纺纱厂后,欧洲商人开始劝说美洲加勒比地区的甘蔗种植园主扩种棉花。其中加勒比地区的圣多明棉花种植业出现爆炸式增长,而其迅速扩张主要得益于非洲奴隶的进口,在18世纪80年代每年有近3万奴隶被运到圣多明各。1793年,伊莱·惠特尼发明新的轧花机带动了美国棉花种植业的迅速发展。美国种植园主引入成千上万的奴隶,并将棉花种植园引入美国西部和南部地区。

——摘编自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 一部资本主义全球史》

材料二



图一 修建中央太平洋铁路的华工 图二 澳大利亚悉尼的唐人街

1862 年,美国修建太平洋铁路。最难修的西段又称"中央太平洋铁路",主要由华工承担。1869年,太平洋铁路完工,它使美国东西部终于连为一体。

材料三 就欧洲的工业化历史而言,"世界视野"对于欧洲的意义远不如"欧洲视野"对于世界的意义大。对于核心地区的经济增长来说,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等边缘地区的作用微不足道。

——据帕特里克·奥布莱恩、《欧洲经济发展》等


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对帕特里克·奥布莱恩的观点加以评述。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这些田园诗式的过程是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

——【德】马克思《资本论》

材料二   英国在印度斯坦造成社会革命完全是受极卑鄙的利益所驱使,而且谋取这些利益的方式也很愚蠢。但是问题不在这里。问题在于,如果亚洲的社会状态没有一个根本的革命,人类能不能实现自己的使命?如果不能,那么,英国不管犯下多少罪行,它造成这个革命毕竟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

——【德】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

材料三   一些西方学者或政治家认为,一些殖民地的独立是其宗主国主动选择的结果。例如英国前首相艾德礼在演讲中就宣称:大英帝国“在没有外来压力下,或没有对统治的负担感到厌倦的情况下”,“自愿地放弃了对臣服民族的统治,把自由给予了他们"。

——摘编自人教版《中外历史纲要》下


(1)归纳材料一中的历史信息,进而概括这些历史信息的主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19世纪的印度为例,说明英国如何“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
(3)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三中西方学者和政治家的观点进行评述。(要求:观点明确,表述成文,史论结合。)
2021-10-10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任丘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丝绸之路在隋唐有了全面的发展,有着贸易路发展的自身规律。首先,贸易路往往是随着商品交换的开始而产生,中国与周边各族的贸易主要是通过西北草原民族(匈奴突厥蒙古人)中亚粟特人伊朗高原的伊兰民族由长安经关陇、河西走廊、西域去中亚、西亚、欧洲的贸易路称为“丝绸之路”;由长安经甘肃青海去逻些的“青海路”又称为“麝香之路”;由蒙古草原至伏尔加河流域、南俄草原、地中海的“草原之路”又被称为“毛皮路”;由华中、华南、华北的景德镇、磁州、定州、龙泉、洛阳、耀州等陶瓷生产中心经西北去索格狄亚那、波斯、萨拉森帝国、埃及、地中海世界的贸易路在9世纪之后被称为“陶瓷之路”

------李明伟《丝绸之路贸易史》

材料二(17世纪)与世界人种的全球迁徙同时发生的,是不同地区的商品物产、动植物、矿产资源的全球流动扩散,美洲的烟草、可可,非洲的咖啡,中国的茶叶、丝绸被称为国际贸易中的重要商品。国际贸易总量显著增长了。旧大陆的马、牛、羊扩散到了欧洲、亚洲和非洲,亚洲的稻米、小麦、甘蔗、香蕉也扩散到美洲大陆、热带非洲和南太平洋。

-------赵瑞芬《欧洲北美近代史》

材料三在17世纪中叶,利物浦的人口不到4000,一年上交的船税只有可怜的12英镑。1709年,利物浦的第一艘运奴船从非洲向美洲的巴巴罗斯种植园运送了200多名奴隶,获利4000多英镑。此后,利物浦逐渐成了英国乃至欧洲最大的贩奴港口。按照英国人自己的说法,利物浦“没有一块砖不浸透着奴隶的鲜血”。

-------郭文钠《英国:日不落帝国的辉煌》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丝绸之路贸易与17世纪西欧贸易的异同点。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世界市场形成的积极影响。
2019-10-11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石阡民族中学2019年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某部历史著作的目录


——据(英)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1500—2000年的经济变革与军事冲突》(1988年)


书评是介绍并评论书籍的文章。请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世界史的相关知识,自拟标题,为该书写一篇简短的书评。(要求:可以是对全书作总体式评述,也可以针对某个角度进行点评。史论结合、分析合理、逻辑清晰。)
10 . 奴隶贸易对英国和世界经济发展都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史实
1501年,第一批非洲奴隶运抵西印度群岛。
1562~1563年,英国人约翰•霍金斯第一次贩奴至美洲。
1631年,英国在西非建立了第一个贩奴堡垒,英国政府贩奴活动正式开始。
1670~1776年,英国贩卖到美洲大陆的奴隶总数超过其他国家贩奴数量的总和。
180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废除奴隶贸易法案》。
1833年,英帝国废除了奴隶制。
——据杨瑛《英国奴隶贸易的兴衰》等
史论
就欧洲的工业化历史而言,“世界视野”对于欧洲的意义远不如“欧洲视野”对于世界的意义大。对于核心地区的经济增长来说,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等边缘地区的作用微不足道。
——据帕特里克•奥布莱恩《欧洲经济发展》等
(1)指出英国在世界奴隶贸易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的国际、国内因素。
(2)说明奴隶贸易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3)分析指出英国废除奴隶贸易的经济原因。
(4)对帕特里克•奥布莱恩的观点加以评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