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工业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城市是历史的缩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元祐二年(1087)十月,泉州港正式成为全国最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之一……出于生存的需要,南宋统治者放宽了对工商业的控制,鼓励发展工商业,使得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达到了历史上顶点。由于经济的兴起,城市化进程也有所加快,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改变。有宋一代,科学技术成果极为丰富,航海技术也相较以前有所提高,以理学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也发展到新的高度。由于南北陆路和东西陆路的交通断绝,南宋的大致方针是向北防御,向南发展。因此,面向东南海陆发展与东南亚等国的关系也就成了必然的趋势,而作为海上对外交往中心枢纽的泉州也应时兴起。

——陈炎《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


(1)根据材料一,概括“泉州港成为全国最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之一”的有利条件。结合所学,指出宋代“南北陆路和东西陆路的交通断绝”后海路转趋于发达的两条路线。

材料二   至道光四年(1824),“高家堰大堤溃决,冲毁运道,运河水量激减”。清江浦南北一带“运河底高已达一丈数尺,两淮积淤宽厚,中泓如线。向来河面宽三、四十丈者,今只宽十丈至五、六丈不等;河底深至五、六尺者,今只存水三、四尺,并有深不及五寸者。舟只在在胶浅,进退俱难。”道光五年,黄河再次发生大水……运道淤塞严重,漕船纷纷搁浅于泥淖之中。然而,漕运维系着京师的粮饷供给,道光帝也不得不发布上谕,议行海运。其实,此时实行海运已完全具备相应的条件。一是较元明时期,人们对海道的熟悉程度大大提高,对于海洋航行知识了解的也更多;二是交通工具的改进也使得海运的风险大为降低。……道光帝由于得到了琦善等封疆大吏的支持,遂决定实行海运,批准了他们的奏请。

——《清江浦兴衰研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清江浦城市发展的不利因素。结合材料一、二谈谈你对城市兴衰的认识。

材料三   像伦敦这样的城市,就是逛上几个钟头也看不到它的尽头,而且也遇不到表明快接近开阔的田野的些许征象,——这样的城市是一个非常特别的东西。这种大规模的集中,250万人这样聚集在一个地方,使这250万人的力量增加了100倍;他们把伦敦变成了全世界的商业首都,建造了巨大的船坞,并聚集了经常布满太(泰)晤士河的成千的船只。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伦敦成为“全世界的商业首都”的必然性,并指出伦敦城市化早期进程的问题。
2 . 管窥英国近代以来经济发展历程,立足国情,借鉴精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光荣革命”建立了一个稳定的政治制度,社会和经济发展也就有了保障。财富的增长十分迅速,有人估计,在1688-1701年之间,国民财富增加了20%。对外贸易和殖民地经营成了发财致富的捷径,许多人投资海外,在短短的时间里就能做到暴富。革命后100多年英国长期进行对外战争,而这些战争基本上都是商业战争,目的是争夺海上通道和争夺殖民地。在战争时,对外贸易的总额会有所减少;但每次战争结束后,海外贸易就会大大扩展。

——钱乘旦《英国通史》

材料二   自由贸易意味着改革英国全部对内对外的贸易和财政政策,以适应工业资本家即现在代表着国家的阶级的利益。工业生产上的每一个障碍都被毫不容情地扫除。关税率和整个税收制度实行了根本的改革。其他一切国家对于英国应当同爱尔兰一样,成为英国工业品的销售市场,同时又供给它原料和粮食。英国是农业世界的伟大的工业中心,是工业太阳,日益增多的生产谷物和棉花的行星都围着它运转。多么灿烂的前景啊!

——摘自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1892年英国版序言

材料三   19795月,保守党在大选中获胜,其领袖撒切尔夫人就任首相一职,并三次连任首相,执政共11年有余。撒切尔夫人在执政时期,改变了战后英国政府长期执行的经济政策,放弃已经失效的凯恩斯主义,推行在国际上流行经济政策,控制通货膨胀,鼓励企业自由竞争,让已经实现国有化的企业重新私有化,改革福利制度,使萎靡的英国经济暂时走出衰退状态。

——引自王章辉《英国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分析“光荣革命”后英国财富迅速增长的原因。结合所学,用一句话概括这对于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用一个词概括这一时期英国在世界生产和贸易中的地位。结合所学,指出自由贸易确立为英国国策的年份,简述亚非拉多数国家的历史命运。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撒切尔夫人执政前后英国经济政策的改变,并从经济运行的角度概括英国经济发展的趋势。综合上述材料,谈谈英国经济发展历程中的有益借鉴。
2022-05-23更新 | 16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精诚联盟2022届高三5月适应性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