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业革命兴起的背景和条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 道试题
1 . 马克思指出:“当贸易在英国已发展到手工劳动不再满足需求的时候,人们就感到需要机器了。”马克思在此强调的是
A.英国海外贸易迅速发展
B.英国传统手工工场日益兴旺
C.英国机器工业发展迅速
D.市场扩大刺激工业革命兴起
2019-02-13更新 | 1140次组卷 | 23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明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有人说:“如果瓦特早出生一百年,他和他的发明将会一起死亡!”这说明瓦特的发明能够问世并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最主要的因素是(   
A.资源因素B.市场因素C.理论因素D.劳动力因素
2019-01-30更新 | 1104次组卷 | 35卷引用:2016届安徽合肥第一六八中学高三10月考第二次段考历史卷
3 . 英国学者尼尔•弗格森认为:“如果没有以对廉价服装弹性需求趋于无限大为特征的动态消费社会的同步发展,‘工业革命’就不会在英国发端,更不会延至西方世界的其他地区。”其主要观点是
A.市场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推动力B.英国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
C.人们对廉价商品的追求过于盲目D.工业革命由英国扩展到世界
2019-01-30更新 | 4213次组卷 | 129卷引用: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安徽卷)
4 . 现代经济学创始人亚当·斯密认为自己所处时代的经济政策是商人们精心设计,然后灌输给对经济事务一窍不通的统治者和政客,并用“重商主义”一词来使其制度化,突出其荒诞性和不公正性。由此判断亚当·斯密认为
A.重商主义政策需要辩证认识
B.重商主义政策已不合适宜
C.重商主义政策对经济发展是无益的
D.重商主义政策只对商人有利
5 . 世界著名哲学家、文化史专家威尔·杜兰特在《世界文明史》中说:“如果人们把整个人类社会演进用12个小时来表示,那么现代工业时代只代表最后5分钟。”“最后5分钟”的原动力是
A.市场的需求
B.资本积累的完成
C.自由劳动力的大量存在
D.科学技术的进步
6 . 在17到18世纪,英国在全国各地修建了多条主干道,并对河流河床进行综合整治,最终打造成四通八达的水陆交通运输网,这些措施
A.引发了英国交通领域上的革命
B.推动了英国对外进行殖民扩张
C.加速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D.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生和发展
7 . 法国史学家布罗代尔指出:“这一革命性的、纯属英国本土的特征,是煤的应用越来越广,烧煤成为英国经济的主要特征。”“烧煤经济”在英国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煤的储存丰富
B.蒸汽机的普遍应用
C.采掘技术提高
D.煤的出口量激增
8 . 传统观点认为,英国成为工业革命发源地,是因为英国最早具备了技术、市场等经济条件;后来有研究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又有学者提出,煤铁资源丰富、易于开采等自然条件是其重要因素。据此可知,关于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认识
A.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观点B.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
C.缺少对欧洲其他国家的观察D.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
2018-06-09更新 | 13476次组卷 | 18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马克思说:“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再也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于是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这表明
A.蒸汽机的发明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B.蒸汽机和机器的发明导致了工业革命
C.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引起了工业革命
D.工场手工业一直无法满足市场的需要
2018-06-03更新 | 333次组卷 | 25卷引用:【全国校级联考】安徽省淮北十二中、濉溪二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10 . 在18世纪中叶前,英国议会通过的圈地法案还并不多,半个世纪中才达到100多项。但18世纪中叶后,议会通过的地法案迅猛增长:70年代为642项,90年代为506项;19世纪最初十年达到空前的906项。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A.人口数量的急剧增长造成了粮食需求的增加
B.土地产权及经营模式的变革阻碍了农业发展
C.农业的现代化进程有利于英国社会经济转型
D.农民收入增加扩大了国内工业品的销售市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