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业革命兴起的背景和条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9 道试题
1 . 1698年,英国约15%的海运贸易是与其殖民地进行的,但是,到1775年,这一数字已上升到33%。这一变化
A.推动了机器取代手工劳动B.由欧洲的价格革命的引起
C.确立了英国殖民霸主地位D.受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影响
2 . 处于欧洲上升时期的人们,对黄金的渴望近乎到了癫狂。仅1545~1560年间,西班牙每年从新大陆就运回黄金5500千克,白银246000千克。在这次世界范围内的财富大迁移过程中,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了无可争辩的运输队,而荷兰和英国则成为这次财富大迁移的最终受益者。荷兰和英国成为这次财富大迁移的“最终受益者”的主要原因是
A.殖民地广阔
B.工场手工业发达
C.工业革命开始较早
D.资产阶级代议制完善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工业革命的发展使社会具备了提倡个人的自由发展和独立生存权利的经济基础,人口增长出现了明显变化。黑死病之后100年左右,英国人口逐步得到恢复,随即缓慢增长。在工业革命时期的前50年,英国人口增长速度加快了,在此后的50年人口更是加速增长,几乎增长了一倍。威廉姆斯用“人口爆炸”来形容19世纪英国人口的增长。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引起死亡的疾病、瘟疫、饥荒、地方性战争有所减少,人口增长至少是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作用的结果。该时期关于植物和家畜的新科学知识的出现、运输的改善、医药卫生的进步、较好的营养及较高的生活水平,实际上已消灭了多种疾病,减少了许多其他疾病的发生,死亡率已经下降了。据研究,在死亡率的下降中,与空气有关的疾病减少所起的作用占44%,与水和食物有关的占33%,与微生物有关的占15%,其他原因占8%。

——摘编自舒小昀著《欧洲的历史与文明》

材料二由于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迁移,从19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英国部分农村人口的绝对数已经开始下降,从60年代开始,全国农村人口的绝对数也开始下降。据估算,在1841—1911年的70年间,英国农村地区因国内移民和向海外移民而减少人口450万人以上,几乎等于这一时期农村人口的自然增长。这一时期人口流动的方向基本上从经济欠发达的地方向经济繁荣或发展潜力大的地方,也即是从农村和日渐式微的毛纺织工业区向工商业城市、矿区和沿海港口城市流动。在联合王国,英格兰是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威尔士、苏格兰和爱尔兰是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因此,这后面几个地区也是向外移民的重点地区,来自爱尔兰、苏格兰和威尔士的廉价劳动力推动了英国工业化。除了国内移民以外,从联合王国流向国外的国际移民对调节英国的劳动力供应,解决其人口过剩问题也起了一定作用。

——摘编自王章辉著《英国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英国人口发展的特点及其成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英国人口变化所产生的影响。

2018-02-15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精选精练: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4 . 工业革命之所以在英国产生的前提条件原因是:
A.广阔的海外市场和廉价的原料产地的拓展B.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确立
C.工场手工业的技术提高D.英国工人和技师的努力探索
5 . “知道美洲对钉子的需要的人,如果没见到过美洲极大量地用木头建造的房屋,是会感到惊异的……”商业革命为工业革命提供
A.技术支持
B.市场支持
C.劳动力支持
D.资本支持

6 . 大国崛起的关键往往在于把握历史机遇,顺应历史潮流,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524年,有西班牙人这样说:“以前我们在世界的边缘,现在在它的中央了,这给我们的命运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

——《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材料三19世纪上半期,一个政论家的描述:_______已经被分配承担为她的姐妹国家制造商品的崇高使命。海洋彼岸的亲人将用我们的船只从密西西比河流域给我们运来他们种植的棉花;俄罗斯将为我们的工厂和作坊贡献它的大麻、亚麻和铁矿石。我们熟练的机械工和技工制造必要的机器,把这些原料织成精美的布匹,销往各国。……我们的船只满载着原料归来,又将满载着制成品返回地球的各个角落。

材料四经济的迅速增长,使英国进入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富裕社会。可由于社会忽视了公平分配的问题,多数人没有分得应得的成果。在整个工业革命时期,有1/3左右的工人家庭始终处于贫困……在19世纪上半叶的曼彻斯特,社会下层……成员平均寿命只有17岁……工人意识到不公平的分配使得他们受苦因而滋生……反叛情绪,并汇合成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

——钱乘旦等主编《寰球透视:现代化的迷途》

材料五1860—1900年世界主要工业国或区域工业生产发展占世界份额表

(1)结合第一幅图片说明:贸易中心怎样的变化使得材料一中西班牙人产生了“以前我们在世界的边缘,现在在它的中央了”的判断?结合材料二概括说明从世界的“边缘”到世界的“中央”后,西班牙等国干了些什么?材料二中马克思、恩格斯是如何评价这种行为的?

(2)结合第二幅图片说明:材料三中的空格处应该填上哪个国家比较合适?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该国在当时的世界经济中能取得这样的地位?

(3)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工业革命后英国出现的社会问题。为解决这一社会问题,先进人士在19世纪上半期有何理论探索?

(4)从材料四可以看出,到19世纪后半期,世界经济格局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原因主要是什么?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世界著名经济史学家贡德·弗兰克认为:“11世纪和12世纪的宋代,中国无疑是世界上经济最先进的地区。自11世纪和12世纪的宋代以来,中国的经济在工业化、商业化、货币化等方面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地方。”

材料二学术界普遍认为,中国历史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在丝织业中表现最为典型、最为突出。但在具体研究中,彭泽益等学者认为,“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是行会手工业老板和帮工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如果把这说成资本主义的劳资关系,乃是对史实的误解。

材料三科学技术和社会技术影响着工业革命的发生。决定经济发展的技术其实是更为广泛意义上的社会技术,就是调整、管理、控制社会的方法。从整个国家来说,支撑社会的广义技术范畴主要包括:政府组织的状况,指政府组织的架构和规模,官僚机构的运转效率等;财政税收制度;法律制度,意识形态等等。社会技术是经济活动的基础,并与经济增长率息息相关。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经济在“工业化、商业化、货币化”方面超越前代乃至世界的地方。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中彭泽益观点的看法。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工业革命最早发生在英国而不是中国的原因。

8 . 英国经过宗教改革和圈地运动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和大租佃制的经营方式以后,在1600—1800年农业技术和生产能力都出现了转折。1700年后谷物和面粉的出口大幅上升,到1750年总数达20方吨,是当时的“欧洲粮仓”。英国成为“欧洲粮仓”的根本原因是
A.工业革命对农业的有力推动B.农业技术和生产能力的提高
C.谷物和面粉大幅出口的刺激D.新的生产关系对农业的促进

9 . 材料一

图一商代贝币                            图二 统一货币                      图三北宋交子

(1)请从材料一的三幅图中概括中国古代货币发展的趋势。

材料二证券化技术最早出现在1262年的威尼斯。那时,意大利的城邦国家由于战争的开支不断上升,而王权又受到公民一定的约束,不能随意向老百姓加税,必须拿未来的政府税收做抵押向民间借债。为保证债券的信用,必然要求对王权进行约束,这又促进了民权与法制的发展。

随着中世纪后期西欧商业的快速发展,跨地区的贸易上升极快,催生了商业银行的产生和商业信用票据的出现。在殖民扩张活动中,英国的冒险家为解决资金问题和分散风险,通过民间参股融资的方式,建立起“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并发展起了股票市场。这不仅保证商人有其独立经营海洋贸易的空间,也为英国后来的工业革命做好了公司组织形式上的准备。在金融体系支撑下的海洋贸易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英国的政治势力格局,新兴的富有商人成为17世纪进一步制度变革的主力军。

——摘编自陈志武著《金融的逻辑》

(2)根据材料二概括证券化技术最早出现在威尼斯的的原因。并以英国为例说明金融制度创新对西方发展的影响。

(3)结合上述历史材料,概括货币(政策)变化与当时社会之间的关系。

2018-02-11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历史必修二课时训练:第一单元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