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业革命兴起的背景和条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16 道试题
1 . 下表是关于17世纪英国一个庄园经营的统计情况
时间1633年1649年
项目户数使用土地缴纳租金户数使用土地缴纳租金
公簿持有农57户60%—70%50%46户58%29%
租地农场主7户不足30%50%10户42%67%

该统计表格作为史料可以用来研究
A.英国的圈地运动B.西欧的殖民扩张
C.英国的工业革命D.西欧的价格革命
2 . 艺术来源于生活,英国作家笛福创作的小说《鲁滨逊漂流记》于1719年出版,塑造了一个时代的精神,其中许多情节反映了世界近代早期的重大历史现象。下列选项给出的情节,小说中不可能存在的是(     
A.打算从利物浦出发去非洲贩卖黑奴
B.航海来到巴西宣布“圈地”开办种植园
C.荒岛期间仍惜时如金,严格计算和安排生活物资
D.在英国某纺织工场看到用飞梭在辅助纺纱
2022-03-16更新 | 181次组卷 | 4卷引用:2020届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高考科目考试适应性考试(6月)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法美能够率先开始工业化,主要原因是从它们的传统社会内部自发地产生了推动工业化的因素……现代私有制与充分自由化的市场为经济增长开辟了广阔天地,但是现代经济生活的自由放任带来日益严重的社会失控,这样市场上显示的生产过剩危机与发展中贫富差距增大,便形成了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基本结构性矛盾。这一矛盾导致本世纪初巨大的摆动即资本主义大危机,给所有国家都带来了强烈的影响,推动了对“古典”发展模式的修正。

——罗荣渠著《现代化新论》

材料二   从纯技术角度看,石油比起煤炭有着巨大优越性,能量值石油是煤炭的两倍,储存空间小,石油是液态燃料,能够用于内燃机。内燃机不仅比蒸汽机更有效率,个头也小的多,因此他们开辟了一组从汽车和摩托车到电锯的新用途,靠蒸汽不太可能或者说根本不可能有这种用法。

——摘编自【美】彭慕兰、史蒂夫·托皮克《贸易打造的世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以英国为例,指出其“传统社会内部自发产生了推动工业化的因素”有哪些?材料一中的“古典”发展模式最主要的特征是什么?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内燃机发明的历史意义,并概括科技发展对世界影响。
4 . 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以后,出现了农业的革命。英国乡村里的许多人变成雇佣劳动者,哪里有工作或工资较高,他们便往哪里去,他们随时可以找到工作。材料反映了
A.君主立宪制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发生B.农业革命为工业革命提供了重要条件
C.农业科学技术的应用改变了农村面貌D.欧洲地区已具工业革命条件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1高一下·安徽合肥·期末
5 . 下表所列的是18世纪60、70年代世界部分地区劳动者每天的工资平均水平状况,这一状况
地区工资水平【单位:(白银)克/天】
中国北京3.9
印度德里1.7
意大利佛罗伦萨3.7
英国曼彻斯特12

A.推动人口大量流入英国B.体现工业化水平的差异
C.要求英国进行技术革新D.促使欧洲殖民扩张加剧
2021-07-09更新 | 71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部分学校2021届高三8月联考历史试题
6 . 有学者曾言:“没有其他要素的配合,技术进步本身并不能导致经济发展。这种情况,最清楚地表现在蒸汽机的发明及其对经济的影响方面。”蒸汽机在英国发挥对经济的影响需要的配合要素包括
①较早建立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②海外殖民扩张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③圈地运动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④科学家提供了理论方面的支撑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2022-03-17更新 | 14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2019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考试模拟卷(一)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3-14世纪是英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其中一个重要的变化是农民逐渐拥有了自由劳动的权利。随后,获得个人自由劳动力的农民要求获得领主自营地的承租权。对个人劳动力的“所有”以及货币契约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必然导致土地变为自由民的个人财产,小块土地所有制形成。随着资本主义租地农场这一崭新的土地经营方式首次在英国出现,传统农业变革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归宿。17世纪的欧洲“农业革命”以一系列技术革新与革命而著称,其实它首先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所有权发展的革命。

——摘编自侯建新《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与中国》

材料二   我国地区辽阔,经济落后,发展又很不平衡,加上农业生产不同于工业生产,一般是手工操作为主,劳动分散,生产周期较长,多方面受着自然条件的制约。这就要求生产关系必须适应不同地区的生产力水平,要求农业生产的管理有更大的适应性和更多的灵活性。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社队,以至在同一个生产队,都应从实际需要和实际情况出发,允许有多种经营形式、多种劳动组织,多种计酬办法同时存在……凡有利于鼓励生产者最大限度地关心集体生产,有利于增加生产,增加收入,增加商品的责任制形式,都是好的和可行的,都应加以支持,而不可拘泥于一种模式,搞一刀切。

——摘自《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1980年)


(1)根据材料一,概述英国农业变革的基本历程,归纳这一历程体现的主要线索。
(2)根据材料二,指出农业政策调整的核心内容和现实依据。
(3)综合以上材料,从历史影响的视角比较中英农业变革的主要异同。
2021-05-24更新 | 258次组卷 | 4卷引用:天津市第四十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纪录片《大国崛起·英国》中有这样的评论谓:牛顿缔造了工业革命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打开了工业革命的大门,最终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下列各项中,与之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牛顿发现宇宙规律所体现的科学精神激发人们的创造力
②牛顿的贡献引起近代科学革命,直接推动工业革命发生
③瓦特解决了核心的动力问题,使工业化以惊人速度展开
④“钥匙”打开“大门”体现“科”与“技”的密切
A.①③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021-09-27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物种的交流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在人类历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经常谈论政治学意义上的“再疆界化”,其实,物种的流播也有再疆界化乃至去疆界化的历程,亦即物种突破一个地区的界域传入另一个地区遂而蔓延全球的转进,其影响并不比国际政治学理念上的“再疆界化”小。

——摘自郭卫东《丝绸、茶叶、棉花:中国外贸商品的历史性易代》

材料二   英国(棉花工业发展)的例子显示了国家有能力打造有利于工业化的条件的重要性。……促成可以动员受薪工人的变革都是至关重要的……面对其他地方的保护主义,英国成功的秘诀有双重因素。首先,英国制造商把重点放在高质量的纱线和布料上,在这方面他们无须面对其他地方的技术不太先进的制造商的竞争。其次,英国越来越依赖世界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地区的市场。

——摘编自【德】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

材料三   不列颠入侵者打碎了印度的手织机,毁掉了它的手纺车。英国起先是把印度的棉纺织品挤出了欧洲市场,然后是向印度斯坦输入棉纱,最后就使英国棉织品泛滥于这个棉织品的故乡……不列颠的蒸汽机和科学在印度斯坦全境彻底摧毁了农业和制造业的结合。

——摘自【德】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试结合新航路开辟后的相关史实说明“物种的流播也有再疆界化乃至去疆界化的历程”,并指出其重要意义。
(2)结合所学,指出“棉花工业发展”在英国工业发展史上的重要作用。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英国“有能力打造有利于工业化的条件”有哪些突出表现?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应如何评价英国对印度的侵略?
10 . 英国圈地运动兴起后,大量农村人口被迫背井离乡,农民不能再依靠男耕女织来满足自己的日常生活需要,他们转而成为日用品的消费者。这说明英国圈地运动
A.导致国家政治结构转型B.促进了农业生产进步
C.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开展D.密切了区域间的联系
2021-08-23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滑县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