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业革命兴起的背景和条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8000年到公元前3500年,世界各地区人民各自独立地发明了农业,人类从攫取性经济转变为生产性经济。在农业生产中,人们开始对日月星辰的活动、气候现象进行观察,积累生产经验。周期性劳动要求人们较长时间居住在一个地方,以便播种、管理和收获。从事农耕和畜牧后,人类第一次有可能生产出超过维持劳动力所需的食物并存储它。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

材料二   14世纪末以来,英国的农奴制度走向解体,实物地租逐渐向货币地租转化。15世纪末,圈地运动大规模开展起来,大批农民从土地上被赶走,被迫出卖劳动力。17世纪,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投资农业,推行新的经营方式。18~19世纪,播种机、收割机、打谷机相继发明,英国的农业革新随即完成。

——摘编自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材料三   20世纪60年代,中国开始对非洲进行农业援助,帮助非洲建设了许多大型农场、水利工程等项目。90年代以来,大批中国农业学者前往非洲,他们研发了适合非洲自然条件的粮食生产技术。马达加斯加种植了中国专家培育出的3种适合当地土壤气候的高产杂交水稻后,产量达到10.8吨/公顷,远高于当地一般3吨/公顷的产量。

——摘编自郑青亭《授人以渔,中国杂交水稻助力非洲国家实现粮食安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农业发明对人类早期文明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14~19世纪英国农业革新的主要表现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简要指出我国对非洲农业援助的特点和意义。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伴随着工业化进程,英国在资本主义经济取得巨大发展的同时,社会也发生着重大变化。1801年英国农林渔业产值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为32.5% ,1841年为22.1%,1861年英国农业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是17.8%,而1901年则为6.4%。在收入差距方面,1801年,英国1.1%最富有的人取得国民收入的25% ,到1848年,1.2%的最富有者就取得35%的国民收入,到工业革命已完成的1867年,2%的最富有者所聚敛的财富占国民收入的40%。相反,体力劳动者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却从1803年的42%下降到1867年的39%。由于英国近代工厂大多建在水源充足的河流旁边,这样在就近取水解决工业用水和动力问题的同时,也便于处理日益增加的工业废水。连续不断的工业废水和生产污水的自然排放,完全超过了河流和大地的自净能力,就连英国人视为生命之河的泰晤士河都成为了举世闻名的“臭河”。

——摘编自刘俊俊《英国工业化的教训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材料二


——摘编自王志安《中外工业化道理综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工业化发展的有利因素,并指出英国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的工业化与英国工业化道路的不同之处。
2021-01-29更新 | 172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欧洲海外扩张和殖民征服的第一个世纪——即16世纪——几乎完全为西班牙和葡萄牙两国所垄断。在16世纪之前,他们还徘徊在欧洲文化的主流之外,16世纪之后,两国国力威势又一落千丈。到19世纪初期,便已是日落西山,奄奄一息了。但是,在整个16世纪,两国无边的疆域,庞大的财富,强盛的国力在整个世界上都是无与伦比的。

——摘编自[美]龙多·卡梅伦著《世界经济史》

材料二   1821年,利物浦和曼彻斯特之间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开始运行;铁路线的扩建使工业获得了新的动力。大批量生产的时代开始了,英国走上世界第一工业国的道路。很多小农不得不把自己的土地卖掉,和奴仆和使女一样涌入城市。例如曼彻斯特,1760-1830年,居民从17000人增加到了180000人,变成第一个典型的工业城市,同时也带来了不少问题。很多人很难或根本无法适应这种情况,从而产生了失业和社会灾难。法国学者亚历克西·托克维尔访问曼彻斯特以后写道:“文明创造了它的奇迹,而文明了的人却几乎变成野兽。”

——摘编自[德]曼弗雷德·马伊著《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6世纪西葡两国走向强盛的相似途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开展工业革命的有利条件及其影响。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市场……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作工业革命的资金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做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寻找工作。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9世纪中期,一位英国经济学家说:“大洋洲有我们的牧羊场,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们的牛群,秘鲁送来它的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而且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

——周一良、吴于厪《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1)有人说,工业革命在英国爆发是必然的,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发生在英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回答,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
2021-08-31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英国仅仅是国内市场的需求和国内积累的资本,是不足以触发一场工业革命的。重要的还有外部世界的作用。英国统治者“在扩大以英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中发挥了强大的作用。特别是1651-1660年的航海条例,确立了英国对殖民地贸易的垄断权。外部世界对英国工业革命的作用,还表现在国际市场的需求对技术革新的刺激方面。英伦三岛之外的世界,对英国工业革命的发生是有很大贡献的。

——编自许洁明《工业革命为什么起源于英国》

材料二 工业革命并未随着铁路、跨大西洋汽船和电报通信的出现而结束。它一直持续到今天,在其发展过程中有几个阶段清晰可见。第一阶段到19世纪中叶,包括如前所述的棉纺织工业的、采矿业的和冶金业的机械化以及蒸汽机的发明及其在工业和运输业中的运用。第二阶段持续到19世纪整个下半叶,它以科学在工业上更直接的应用和大规模生产技术的发展为特征。尽管科学在其发展伊始对工业没有产生什么影响,但它却逐渐成为所有大工业企业的一个组成部分。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吴象婴等译:《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材料三19世纪最后30年和20世纪初,世界市场的扩大使这一时期的世界贸易获得了巨大的发展。英国的贸易垄断地位被打破,世界贸易形成了多中心的新格局,此外,这时期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世界贸易额呈现均衡发展的趋势。工业发达国家与初级产品生产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以及世界各国间的相互依赖程度都加强了。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述“外部世界的作用”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工业革命第二阶段的主要特征。
(3)结合所学说明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之间的关系,根据材料三分析世界市场扩大的影响。
2021-07-07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文明共享,命运与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世纪下半叶,工业革命在英国兴起,后来向全世界扩展。工业革命首先表现为生产工具的改变。……棉纺织业是实行机械化速度最快的行业,作为英国工业的支柱,其产品需求量最大,基础也最好。英国棉纺织业很早就出现了行业内部的精细分工,很容易转变成机械运动。机械化最早涉及的行业基本上都是这一类行业。纺织工业的许多发明是由未受教育的技工作出的:由于有利的经济环境,他们找到了发挥自己的天赋才能的机会。……蒸汽机的出现是划时代的大事,瓦特完成了这一技术变革。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著《英国通史》

材料二: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希望,也充满挑战。……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

我们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上的报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工业革命首先从棉纺织业开始的原因,请给英国工业革命后人类所处时代给予定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试指出当今在发展方面所面临的一例“挑战”。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中国不仅提供了自己的智慧与方案,并且率先身体力行,请举例说明中国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上的努力。
2022-03-16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实验班)历史试题
7 . 围绕“工业革命的背景”这一探究主题,某同学搜集了下面的史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一   1713年,英国从西班牙手中夺得独占西属美洲殖民地黑奴的贩卖权,从法国手中夺得北美阿卡狄亚、纽芬兰、哈得逊湾一带地方。18世纪中期,英国夺得法国在印度和北美的殖民地,夺得了西班牙的佛罗里达。18世纪80年代,英国又宣布澳大利亚为其殖民地。

——摘编自陈钦庄等《世界文明史简编》

史料二   没有一个曼彻斯特(注:英国城市)的工人没有钟表,这是他们须臾不可离开的东西……(他们)最通常的物品是那小小的荷兰机械,有一个忙碌的摆在整个世界面前公开而公正地摆动着。

——19世纪中期的一位英国记者报道

史料三   每一件成品的生产过程都被分解,如每织1尺布,平均需要14道工序。分工的发展使得生产工具日益专门化,如英国伯明翰的五金工场,可以生产500多种不同形状的锤,以满足各种特殊操作工序之需。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上述史料中符合探究主题的是哪两个?请说明理由,并分析其它史料与工业革命的关系。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实际上自从中世纪以来,开采煤炭就是英格兰人的一项重要活动。到了1700年,此时距离工业革命开启还有相当长的时间,煤炭在能源消耗中所占的比重已经达到一半以上。英格兰能够在很早的时候就如此规模使用煤,首先要感谢上天的恩赐,大不列颠岛上煤炭资源丰富,有煤可用。近代英格兰国内制造业就非常发达,对煤炭原料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同时,英格兰国内的投资资本和科学技术也让煤炭的大规模开采和使用变得有利可图。 英格兰从很 早就能够高效率的使用畜力、风力和水力,进而 可以高效率地开采和利用煤炭资源了。所以,并不是英国有大量的煤,才激发了日后的工业革命。而是工业革命之前,英格兰就经历了对煤炭使用技术的长期积累过程。英国工业革命看似一个横空出世的新玩意,其实以前已经有了一个“长长的加速跑道”。

——摘编自波音《航海、财富与帝国从经济学角度看世界历史》


(1)根据材料,概括工业革命前英国大量使用煤炭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试对英国工业革命有一个“长长的加速跑道’’进行说明。
9 . 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就是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罗马皇帝苇斯巴芗(公元6979年在位)宁愿使用奴隶竖立一座方尖碑,也不愿意采用发明家提供的可以方便竖碑的技术措施。水车制造技术在公元前1世纪就已被帝国东部行省所掌握,可直到公元4世纪奴隶来源枯竭后它才为罗马所采用。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阻碍罗马技术进步的原因。

材料二   最初使用水力的修道院,其着眼点不在经济效益,而是为了使修道院尽量自给自足,保持和邪恶外部世界的隔绝。后来,俗世的企业主看出新技术能带来的经济好处,也学会了使用这种技术,又对它投资,加以改进。有的学者把这称作“中世纪的工业革命”。到12世纪,玉蜀黍、橄榄、葡萄、木材、炼铁、制革、造纸都可以利用水力驱动的机械生产出来。它的使用范围非常广阔,只不过对小生产者来说,机械设备成本太高,因此多数作坊还是手工操作。

——【荷】彼得李伯庚《欧洲文化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世纪的工业革命”出现的原因及特点。

材料三   生产发生飞跃的关键不在于生产本身,而在于社会能不能创造条件,使人的才能和知识得以运用。换句话说,社会的潜在结构是鼓励发展生产,还是一个社会的本质必须维持现状?这个问题就是我们从社会史的角度来认识英国工业革命的关键所在。

——钱乘旦《第一个工业化社会》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的条件。
2021-06-27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必修)试题
10 . 纺织是一门古老而又富有生命力的科学,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纺织工业快速发展,在国际上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23年,英国允许设立专利权以保护发明者的权利,激励了众多新发明的产生。18-19世纪的英国,棉纺织业是新兴的行业,没有旧传统和行会的束缚,相对容易进行技术革新和开展竞争。同时,棉纺织品比毛纺织品便宜,市场需求特别是海外销量大,手工工场的供应明显不足,迫切需要技术革新和扩大生产规模。在现实存在的需求刺激和各方面条件配合之下,生产一线的工匠们进行了一系列闻名于世的技术发明。这些发明具有极强的实用性,且彼此高度关联,转化为生产力后带来十分可观的利润,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有钱人投资于各种发明创造。最终形成各个行业出现发明和使用机器的高潮。

——摘编自苏保祥《科技金融实践与创新》等

材料二   一五计划期间,纺织工业部通过集中物力和人力,在五年内共建成大中型棉纺织厂60多个,并初步形成了北京等五个棉纺织工业新基地;同时,新建和扩建了一批毛、麻、丝纺织厂和印染厂。这些建设得到了苏联的大力支持与援助,苏联不仅派出了工程技术人员,还提供了大量技术图纸;另一方面,大量留学生前往苏联学习归国后成为各级技术骨干力量。1951年新中国第一所纺织高等学府——华东纺织工学院创办,接着又陆续组建了一批纺织高校。纺织工业部注意总结和推广先进技术,推动全行业先进技术的广泛应用,提高了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这个时期,纺织工业生产和建设工作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许多经验对后来纺织工业的发展部有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中国纺织工业年鉴》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英国纺织业技术革新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英国工业革命相比,新中国“一五”计划期间纺织工业技术发展的特点,并简析其意义。
(3)谈谈我国纺织工业当前存在的问题。
2021-07-20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黎川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