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业革命的进程及其发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8 道试题
1 . 如图是1750~1851年英国专利授予量示意图。由此可以推知英国

A.工业革命促进专利制度诞生B.英国垄断近代自然科学成就
C.科学理论和新技术紧密结合D.知识产权保护适应经济发展
2 . 18世纪90年代,英国掀起了运河开凿热。北起马基特哈伯勒南到牛津西达格洛斯特,东迄伦敦运河发起人比比皆是,报栏中关于运河运煤的报道铺天盖地。但19世纪20年代后,这一热潮迅速降温。这一变化可说明(       
A.铁路在英国内陆运输的作用增强B.工业化为运河业发展提供了契机
C.自由放任政策阻滞了运河的开凿D.石化工业发展使运河开凿热降温
3 . 下表所示为近代英国棉纺织业领域的技术革新。由下表可知,这一时期的技术创新(     
11733年,约翰·凯伊发明了飞梭,用飞梭的自动往返代替了手工投递,织布速度明显加快,并使布面加宽
2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可以同时带动有8个竖锭的纺车
31779年,克隆普敦设计出一款新的纺纱机,名为“骡机”,能快速纺出既结实又均匀的纱线
A.促进了生产效率的提升B.拉开了“蒸汽时代”的序幕
C.实现了科学理论的突破D.体现了科学与技术密切结合
4 . 下图是1740~1852年英国生铁产量(吨)示意图,该图表明英国
A.生铁产量的增加与蒸汽机的广泛应用密不可分
B.生铁产量增加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
C.电力的广泛应用推动了生铁产量的增加
D.生铁的海外市场需求不断增加
5 . 某学者指出,18世纪晚期工厂制度出现了,到19世纪中叶,英国所有棉布都已经在工厂里生产,工厂制度代替了分包制和原工业的工场,成为工业经济特有的生产方式。对“特有”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A.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完成
B.产生了比蒸汽机更大的影响
C.全新的生产组织形式
D.促进了工业革命深入发展
2019-03-18更新 | 869次组卷 | 35卷引用: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铁路建设的发展见证了近现代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轨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纺织工业、采矿工业和冶金工业的发展引起对改进过的运输工具的需要,这种运输工具可以运送大宗的煤和矿石。……1830年以后,公路和水路受到了铁路的挑战。……将蒸汽机安装在货车上,这方面的主要人物是采矿工程师乔治.斯蒂芬森,他首先利用一辆机车把数辆煤车从矿井拉到泰恩河。短短数年内,铁路支配了长途运输,能够以比在公路或运河上所可能有的更快的速度和更低廉的成本运送旅客和货物。到1838年,英国已拥有500哩铁路;到1870年,拥有15500哩铁路。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880年刘铭传奏请修建铁路,刘锡鸿等众多官员纷纷反对,理由是修建铁路“不可行者八,无利者八,有害者九”如每造铁路“山川之神不安即旱渗之灾易招”;火车飞行,“路稍有不平,则或激轮而全车皆碎”;仿西洋造火车,借英法等国金钱,无由归还,“诸强邻遂相凌逼,几至亡国”。清政府认为“铁路断不宜开”的观点不无道理,遂搁置修路偈议。

材料三   19世纪末,列强竞相在中国投资建设铁路,如中东铁路,胶济铁路,广九铁路等。同时,列强激烈争夺庐汉、粤汉、津镇铁路的修筑权。

材料四   


京沪高速铁路是世界上一次建成线路里程最长、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京沪高速铁路建成通车后,将对加快"环渤海"和"长三角"两大经济圈及沿线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沟通交流,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产生重大积极影响。沪高铁是高铁技术的集大成者,科技创新造就多个世界纪录。对沿线地方经济发展产生了直接的带动作用,也促进了稆关产业的转型升级。


(1)据材料一,分析铁路运输业在英国诞生的条件。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1830年到1870年,英国铁路运输业获得飞速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归纳影响近代中国铁路业缓慢发展的原因。
(3)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京沪高速铁路的建成将对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产生哪些重大影响。综合上述材料,就近代以来中国铁路的发展谈谈你的认识。
2022-04-26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麻城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1851年,伦敦的水晶宫展示了工业对人类的馈赠。这是一座用铁和玻璃构建的富丽堂皇的建筑物,里面有树木、花园、喷泉以及世界各地的工业产品。下列工业产品有可能成列其中的是
A.铁路设备,柴油内燃机B.电灯泡,蒸汽织布机
C.电话机,水力纺纱机D.铁路设备,万能蒸汽机
8 . 1851年的伦敦博览会是英国展出最新工业成果的盛会,陈列的展品中包括
A.电报机、柴油内燃机B.电灯泡、蒸汽织布机
C.蒸汽机、铁路设备D.电话机、水力织布机
2020-06-01更新 | 382次组卷 | 33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黄陂一中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在正常情况下,织布和纺纱两道工序应该同步、同节奏。1733年飞梭的发明打破了织布与纺纱的平衡,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多轴纺纱机加快了纺纱速度,棉纱开始供过于求;1785年卡特莱特发明了水力织布机,大大提高了织布的效率。这表明工业革命
A.技术来源于劳动者实践B.得益于自然科学革命
C.植根于市场导向的创新D.首先兴起于棉纺织业
2020-02-20更新 | 360次组卷 | 18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下表所示的内容为1800~1870年英国煤产量统计表(单位:万吨)。由此可知,推动英国煤产量不断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年份1800年1820年1830年1850年1860年1870年
产量(万吨)1100174024004940800011000
A.改良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B.煤炭成为发电的主要来源
C.英国开采煤炭的技术先进D.工业革命推动煤炭大量出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