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统计表中的历史

1970—1990 年部分国家经济数据统计表(单位:百万吨)

​年份项目​​国          
德国(联邦德国)美国英国法国日本
​1910 年原产油量11.30.127.90.3
钢产量3.313.126.56.53.40.009
​1937 年原产油量28.50.5172.90.4
钢产量17.719.851.413.27.95.8
​1950 年原产油量37.91.1266.70.10.3
钢产量27.312.187.816.68.74.8
​1970 年原产油量3537.5475.30.12.30.8
钢产量11645.0119.328.323.893.3
​1990 年原产油量5533.6371.0883.00.5
钢产量15438.489.716.519.0110.3

——根据[英]米切尔编,贺力平译《帕尔格雷夫世界历史统计》编制


问题:
(1)原油和钢作为各国经济的重要指标大约始于哪个时期?
(2)1910 年至 1937 年,世界各国的钢产量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可以印证什么历史现象?
(3)1970 年至 1990 年美国、苏联原油和钢铁产量分别呈现什么变化趋势?为什么?
2023-01-22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澧县多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线上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1870年,英,美、德、法四国在世界贸易中的百分占比分别是22、8、13、10,到1913年它们的占比变化为15、11、13、8,以上数据的变化主要反映了近代世界商业
A.贸易中心转移B.经营方式变化C.商品种类增加D.贸易格局变化
2022-01-19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湖湘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图是根据联合国《世界城镇化展望(2018年版)》等资料编制,反映了1800年到2015年。城镇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的变化情况。对图中数据解读,最为合理的是(     

世界城镇化趋势
A.二战后的城市化进展得益于不同类型国家均衡发展
B.不断发展的工业化水平推动了人类社会城市化进
C.1800年至1850年期间城市化进程最显著的国家是美国
D.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增长是城市化进程的唯一表现
4 . 下表是1870年、191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占比(注①为1872年数据),表中数据说明
年份国家
英国美国德国法国俄国
1870年22%8%13%①10%
1913年15%11%13%8%4%
A.世界贸易多中心格局的逐渐形成B.英国“世界工厂”地位衰落
C.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D.各国争夺世界市场斗争加剧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是1870-1900年主要大国在世界制造业产品中所占比重情况(单位:%)。表中数据变化说明
A.英国丧失工业霸主地位B.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C.俄国资本主义发展迅速D.美国成为头号殖民帝国
2020-08-05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湘教育三新探索协作体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6 . 下表所示为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世界贸易情况统计,这一时期世界贸易额的变化
时间1851年1880年1900年1913年
世界贸易额(亿英镑)6.4130.2440.2578.4
A.根源于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B.有利于全球财富的合理分配
C.推动了生产组织形式的变革D.得益于世界生产力不断提高
7 . 下表是《1839年英国使用童工劳动情况表》,由表中信息可知
童工总数192887人
棉纺织童工数110424人
其他行业童工数82463人

——数据来源于庄解忧《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童工的作用与地位》

A.机器发明放宽了对劳动力的要求和限制
B.1932年议会改革忽略了工人的政治权力
C.工业革命促成了社会两大对立阶级的形成
D.工厂取代手工工场成为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海外的领地迅速被欧化,殖民地结构在亚洲和非洲得以建立。其间开始工业化的几个国家很快就相互争夺市场,剩余资本又致使各强国去寻找殖民地作为投资场所,这些海外投资场所多半是非白人的、相对不稳定的国家。机器用的工业化的原料——黄麻、橡胶、石油和各种金属——大多来自世界“未开化”的地区。这些经济的、政治的和智力心理上的因素的最后结果是导致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土地攫取。

1871—1900年列强攫取的土地和人口数量

国家增加的土地(万平方英里)增加的人口(万人)
英国4256600
法国3502600
德国1001300
俄国50650
比利时90850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工业和贸易分别以5.6%和7.3%的前所未有的年增长率增长。这一长期的繁荣是由若干因素引起的,如技术的革新、大战期间遭忽视的需求以及巨大的军事购买力,一些跨国公司充当了全球经济扩张的先锋。但是一个根本性的弱点是这一繁荣依靠的是一体化全球生产,却缺乏全球性消费。这种不平衡因为第三世界国家出口的原材料价格不成比例的下降和它们所负担的沉重的外债而变得更加严重。所有工业国的三分之一的出口物都已流向第三世界,所以第三世界进口额的减少迅速增加了第一世界的失业人数,失业率又转而引起了对保护性关税的需求。这些经济数据驱散了人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信心和愉快感。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末世界发展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特点形成的推动力。

(2)根据材料二,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经济长期繁荣的主要因素。

(3)根据材料二,指出二战后全球经济发展存在的根本性弱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和影响。

2018-07-05更新 | 57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2022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9 . 下表是美国钢铁业统计情况表
年份18701900
企业总数个808669
工人总数(人)7800027200
产量(吨)320000029500000
投资额(美元)121000000590000000

下列选项中对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发展变化的解读正确的是
A.重工业发展速度迟滞B.企业的生存环境有所好转
C.私人垄新时代的到来D.工厂制度不适应社会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