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是最早发现煤和利用煤作为燃料的国家。中国古籍中“煤”有很多异名,如黑丹、乌薪、炭石墨、石炭等。春秋战国时期《山海经·五藏山经》中称煤为石涅。中国开采煤始于西汉,在汉代史籍和冶铁遗址中都有证明,汉代炼炉内和旁边发现有煤渣,证明我国在西汉已经用煤冶铁了。而大规模开采及普遍使用煤炭,则见于北宋末年的记载。煤产地已分布在河南、河北、山西、安徽、山东、辽宁等地,煤用在烤火、冶铁、熔铜、铸钱、烧砖、炼油、化石等多个方面。石炭的运输工作及物价成为当时政府关切的问题,“其为利益,尤倍平日”……对煤的勘探和采掘,从宋元开始,由欧洲来到中国的很多旅行家,介绍到欧洲,给欧洲人提供了怎样提取廉价燃料的方法。

——摘编自吴晓煜等《中国古代煤炭开采史》等

材料二   英国的煤炭市场始于十三世纪或更早,兴于十八世纪,在十九世纪末开始走向衰退。燃煤发电在英国持续了上百年,直到20世纪80年代,煤炭仍然提供了全国电力70%的能源。研究英国的经济,没有什么比研究英国煤炭更能透视出表面上那些治乱兴衰之下的本质内涵了。……1917425日,英国国家电力公司宣布停止使用燃煤供电一天。这是英国自1882年启动世界第一台燃煤发电机以来,首次连续24小时未使用燃煤供电。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开创燃煤发电的国家,英国在告别燃煤发电、实现能源转型方面也走在前沿。停止使用燃煤供电一天,近一半的电力来自天然气,另外约1/4来自核电,剩余的电力来自风力发电、生物燃料发电及进口的电力。

——摘编自芭芭拉·费里兹等《煤的历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历史上利用煤的特点和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煤炭市场兴衰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世界能源发展变化的积极意义。
2021-12-05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纽约及市郊的人口从1860年的100万,增加到1900年的300多万。位于纽约市布鲁克林区的科尼岛,其海滩面向东方,整天都有阳光普照,被美国原住民称为“没有阴影的岛屿”。科尼岛原为一座普通海岛,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成为美国最著名、最流行的一处休闲旅游胜地。科尼岛真正崛起是在1890年代,并使城市的娱乐和观赏层次都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准。1895年开张的“海狮公园”修建了机动障碍跨越游,游客可以通过模拟车体验到专业骑师的经历。……到19世纪末,铁路已将整个大陆联成一个巨大的国家市场。美国人不管住在哪里,不管什么时候,都要依赖铁路满足基本需求。……至少对于中产阶级来说,科尼岛是一个粗俗下贱的去处。“如果这些可怕的简陋小屋、低级住所和破败的房屋也可以称作酒店的话,其他东西便可以从地球上消失了”,一位游客在1915年这样写道…但对于构成大多数游客的工人移民来说,这里却是一个神奇刺激、远离尘世的地方。

——(摘编自[美]艾伦·布林克利《美国史》等资料)

材料二 “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沂蒙山小调》描述的“祈蒙好风光”是沂蒙大地的主题形象。沂蒙山区是一个人文地理概念,指的是以蒙山、沂水为地域标志的革命老区,是著名的红色旅游胜地。地理上的沂蒙山区是以山东省临沂市的三区九县为主体,主要由蒙山、沂山、孟良崮、北大山、芦山等高山携带无数丘陵组成,峰峦叠嶂,古木参天,飞瀑流泉,风光流。据临沂地方志记载,古时临沂为“四塞之,舟车不通,土货不出,外贺不改革开放后临沂以“齐鲁开放城,老区第一市”成为山东经济发展最快的省份之一,是全国第一个进入百强市的革命老区。2016年全市红色旅游接待游客3916万人次,实现红色旅游综合收入336.6亿元。在国家红办发布的《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所列全国红色旅游12个重点区域、30条精品线路和100个经典景区,以及2016年底最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所列全国300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中,临沂市红色旅游系列景区均被选入。

——(据各类资料综合摘编)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分析科尼岛当时发展成为休闲旅游胜地的有利条件,以及游客以“工人移民”居多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指出沂蒙山区(临沂市红色旅游景区)所蕴含的革命历史基因(三条即可),简述我国发展红色旅游的意义。
2020-06-07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青海省西宁市高三统一考试复习检测(二)文综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工业革命之前,人类使用的动力主要是自然力,如畜力、风力、水力。蒸汽动力的出现,加快了工业化的步伐。……第二次工业革命因为有了电力这种高效、便捷的能源作为动力,达到空前的广度和深度。它给人类文明带来的深刻影响是l8世纪的蒸汽动力所望尘莫及的。

—高中历史教科书岳麓版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

材料二:2009年底,联合国气候大会在哥本哈根召开。会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就工业化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等问题展开激烈讨论。根本分歧在于谁该对全球气候变暖负主要责任,谁该承担解决问题的责任。发达国家200多年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高度文明的同时,也使人类不得不面对全球气候变暖所引发的生存问题。

非洲人民呼吁:“富国要偿还你们欠下的气候债”。

中国人民呼吁:“给后代留点碧水蓝天”。

材料三:“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l00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材料四:资产阶级凭借着工业革命带来的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把越来越多的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l9世界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高中历史教科书岳麓版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

(1)据材料一概括两次工业革命在人类使用的动力方面有哪些革新?

(2)材料二认为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据上述材料概括两次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哪些影响?

(4)请你站在发展中国家的角度,对解决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提出建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