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展的市场……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用作工业革命使用的资金和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们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新生的工业能够成长起来,只是因为它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工具,用工厂代替了作坊,从而把中等阶级的劳动分子变成工人无产者,把从前的大商人变成了工厂主;它排挤了小资产阶级,并把民间的一切差别化为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对立。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该学者认为工业革命的爆发首先需要满足的三项因素。
(2)综合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2 . 丹皮尔在《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中说:“科学过去是躲在经验技术的隐蔽角落里辛勤工作的,当它走到前面传递而且高举火炬的时候,科学时代就可以说已经开始了。”这里所说的科学时代指
A.第一次工业革命
B.文艺复兴
C.新航路的开辟
D.第二次工业革命
2019-09-18更新 | 378次组卷 | 26卷引用:2015-2016学年海南国兴中学高二下最后会考模拟历史卷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化学工业的卡特尔化是按照以下途径进行的:管理的集中,以保证少数上层领导人大权独揽来维持规定的价格标准;消除竞争,以杜绝外国竞争的保护关税来保证在市场上的稳固地位;以较少数企业、但进行大规模生产的方法,来实现生产率的提高。

——周一良、吴于廑《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

材料二   1871年德国完成统一。1870~1913年,德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4.7%,工业生产增长了4.6倍,同期英国增长1.3倍,法国增长1.9倍。1913年,德国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为16%,英国为14%;这一年,德国贸易占世界贸易总额的13%,而英国为15%。

——王珏《世界经济通史》(中卷)等

(1)材料一中的“卡特尔”是一种什么样的生产组织形式?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列举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德国处于领先地位的新兴工业部门。
(2)依据材料二,归纳1870~1913年德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2019-03-01更新 | 530次组卷 | 18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嘉勋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6 . 近代以来,欧洲的自然科学取得了巨大成就,使人类的生产、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的到来都(   
①促进了工业的迅速发展
②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③促进了新城市的兴起与发展
④促进了新的交通工具的出现
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7 . 19世纪晚期,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对社会结构的改变,主要体现在
A.资产阶级掌握了先进的生产力B.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促成垄断组织的形成
C.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D.电车使城市居民出行方便起来
8 . 《全球通史》写道: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材料叙述的是
A.新航路开辟的情景B.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情景
C.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情景D.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情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