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航路的开辟,揭开了国际贸易向世界规模发展的序幕。商品流通、贸易往来、货币支付等活动,遍及五大洲。大宗烟草、玉米、橡胶等新物产出现于欧洲市场,原来在近东贸易中数量极少的商品如香料、茶叶、大米、蔗糖等成为大宗商品,进出口量骤增。阿姆斯特丹出现了粮食交易所,伦敦办起了综合交易所和证券交易所。葡萄牙、西班牙、尼德兰、法国、英国等国相继为国际贸易与航运中心。随着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世界市场于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得以最终确立,市场的扩大势必促进社会分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同时,世界市场将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扩展到地球的各个角落,冲击着落后的社会经济结构,加速了资本主义因素的孕育和成长。

——摘编自孙明《概述近代世界市场的形成及其经济意义》

材料二   19世纪末以来,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的重要方法是其对现代能源(即煤、石油、天然气和水力、电力而不是木材)的消耗,因为这既表示一个国家利用各种无生命能源的技术能力,也表示了其经济发展速度。

18901913年欧洲各主要国家的能源消耗(相当于百万吨煤)

国家1890190019101913
英国145171185195
德国71112158187
法国3647.95562.5
奥匈帝国19.7294049.4
俄国10.9304154
意大利4.559.611

——摘编自[英]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的具体表现并说明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欧洲各主要国家能源消耗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曾指出:“1870年以后,科学开始起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早先,发明是个人对机会做出响应的结果,而如今,发明是事先安排好的,实际上是定制的。”斯塔夫里阿诺斯意在说明(     
A.发明创造有规律可循B.科技改变社会生活
C.科技发明具有偶然性D.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
3 . 科技史专家丹皮尔认为,以前的发明主要是“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后来“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展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下图所示上述两类发明,属于后者的是: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5-19更新 | 269次组卷 | 50卷引用:2012-2013学年广西田阳高中高二上学期11月段考历史试卷
4 . 1870年,美国大资本家洛克菲勒建立“美孚石油公司”,9年后,美孚石油公司生产的石油占美国全国产量的90%以上。1882年,改组为托拉斯的美孚不仅拥有14家公司而且掌握另外26家公司的大部分股票。由此推知,这一现象
A.推动了大工厂制度的形成B.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C.背离了自由资本主义的思潮D.有利于优化企业的经营管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论语》中记载:对于战争和疾病,孔子采取了谨慎的态度;“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把人的生命视为至高无上的存在。“未知生焉知死”,与其关注死不如把眼光放在当下,积极创造生命的意义。强调理性看待生命,追求“孔颜乐处”的人生境界,面对困境时能够泰然处之,自得其乐;面对生命的差异,先秦儒家追求“和而不同”。

——摘编自《论语》等

材料二   想评述16到18世纪资本主义的产生的历史学家和想评述无情地剥削工人的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先驱们的行为的历史学家,面对的是两个不同的问题。在前一种情况中,那位历史学家可能会说资本主义的产生是一个进步的事实;而在后一种情况中,那位历史学家则一定会对人的苦难表现出同情。这是不是意味着一种价值评述的两重性呢?

——摘编自(波兰)耶日·托波尔斯基《历史学方法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先秦儒家生命观产生的历史背景及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6到18世纪资本主义世界的“进步”与“苦难”主要表现。
6 . 洛克菲勒于1870年组建美孚石油公司时其资本只有100万美元,但到1879年美孚石油公司的石油产量已占全国产量的90%以上。1882年美孚石油公司改组为托拉斯,有14个石油公司加入。“美孚现象”的实质是美国
A.国家干预经济的反映B.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C.汽车产业的迅猛发展D.应对国际竞争的手段
7 . 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突出特点是
A.率先出现在英国和法国B.主要集中于轻工业领域
C.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D.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英国,1688年约有75%的劳动人口从事农业,1801年有35%,1841年减少到23%。同期英国的国民收入中农业的比重,1801年占32%,1841年占22%,工业所占比重却由23%提高到34%,若再加上服务业(包括交通运输业和通信业),1841年工业比重增加到78%。……工业的迅速增长和较高利润,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资本和劳动力。

——摘编自高德步、王珏《世界经济史》

材料二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产值在100万美元以上的大企业,1904年约1900个,占企业总数的0.9%,而它们拥有的工人占工人总数的25.6%,它们的产值占总产值的38%。在德国,雇佣50个工人以上的大企业,在1907年占企业总数的0.9%,而它们拥有的工人占工人总数的39.4%,占有的蒸汽马力和电力分别高达75.3%和77.2%。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

材料三   汽船的航运、铁路的畅通,是国家间、民族间交流所不可或缺的基本技术条件。更为重要的是,它为国际交流提供了经济前提……新的钢铁材料新内燃机和汽轮机动力、新通信手段的使用,带来了铁路、轮船等交通运输工具的革命性变革,……19世纪最后30年间,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的经济有了飞速发展,世界工业总产量增长了两倍以上。1870-1913年,世界贸易增长了3倍多,……统一的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最终形成。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第二编)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产业结构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德两国企业发展的趋势,并分析这一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科技进步对世界市场发展的作用。
9 . 1870年以后,欧美国家重工业发展迅速。在重工业的各个部门,生产流程日趋复杂,一个产品需要多道工艺流程分工与技术的复杂性与19世纪前期不能同日而语。因此,垄断组织在重工业的各个领域中发展很快。这说明
A.生产技术的发展是生产组织形式变革的催化剂
B.资本主义生产的不稳定性加剧
C.垄断是推动科学技术进步的主要动力
D.垄断贯穿于资本主义生产的整个过程
2020-09-28更新 | 317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6-2017学年广西柳州铁路一中高二上段考历史文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据下表判断
1870-1900年的铁路公里数(单位:千公里)
年份全世界欧洲美洲亚洲非洲澳洲
187021010593822
18803721691751658
189061722433134919
1900760284402602024
A.英国丧失了世界工厂地位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C.美国工业化进程大大加快D.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迅猛
2020-06-01更新 | 409次组卷 | 15卷引用:广西河池市八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