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17世纪后,欧洲“文明国家”逐步建立了一套国际法体系,并将这套国际法作为区分“文明国家”和“野蛮民族”的标准。19世纪这套欧洲法系又迅速从欧洲扩展到世界各地。欧洲法系扩展到世界的主要原因是(       
A.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建立B.工业文明的产生和发展
C.地理大发现和殖民扩张D.民族民主解放运动兴起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早期近代(约1500-1800年),以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为首的西欧国家通过探险、殖民,编织了一张全球贸易网络,真正意义上的全球经济开始形成。早期近代世界贸易的商品可划分为四大类:黑奴贸易;香料、饮料、烟草;日常用品;贵金属。西欧国家率先建立早期近代世界贸易网络,在世界贸易中占据主动和优势地位,利用这种地位从亚洲进口商品,通过黑奴贸易,把大量非洲劳动力输往美洲,使美洲成为欧洲重要的产品和商品生产地。贵金属是早期近代世界贸易网络运行的重要媒介。

表1600-1800年欧洲人均拥有白银数量

年份欧洲人口(百万)每年净节余数量(吨)欧洲人均拥有白银数量(克)
1600年1001451.45
1700年1202201.82
1800年1804052.25

——摘编自施诚《早期近代世界贸易的主要商品及财富流向》

材料二   1870-1913年,世界贸易仍被主要大国所控制,但与工业革命时期不同,英国已无力单独垄断世界贸易,现在是英、美、德、法四强在世界贸易中共同占据统治地位,它们在世界贸易中所占比重始终维持在50%左右,在世界制成品出口贸易中所占比重一直超过80%。

——摘编自郭吴新《20世纪初期的世界经济格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早期近代世界贸易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870-1913年世界贸易格局的变化及原因。
3 . 新航路开辟后,蔗糖作为奢侈品传入欧洲;18世纪,蔗糖成为民众日常生活必需品,同时也带来蛀牙、肥胖等健康问题;19世纪80年代后,甜菜糖的产量超过了蔗糖并迅速成为糖类产品的主角(甜菜糖是由化学方法制成的热量很低的甜味剂)。这反映了(     
A.人们对糖类多样化需求的增长B.拉美殖民地的蔗糖产量供不应求
C.社会需求推动科学技术的革新D.垄断组织的形成控制了蔗糖销售
2023-05-08更新 | 791次组卷 | 8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2 - 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湖北专用)
4 . [世界近现代科技]

材料一   德国是一个非常注重科技创新的国家。德国的大学从制度上关心科学研究,创造出诸如实验室、高校研究所以及专业科技刊物的出版等有效的科研组织形式和方法。到20世纪初,德国已经建立起覆盖科学技术和商业事务、从初等学校到博士水平的复杂的教育系统。自19世纪中叶起,德国开始建立系统的科学技术组织,包括公共、私人与混合型科研机构以及大型工业企业。德国非官方的工业与企业研发部门是世界上最早成型的企业研发体系。到1993年,德国公司申请的美国专利数占所有外国专利份额的34%。

----摘编自张明妍《德国科技发展轨迹及创新战略》

材料二   在当下,发展创新驱动型经济已经被世界各大国提到战略高度。比如,德国因联邦政府把创新置于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而成为全球创新领先的国家;美国科技创新体系的突出特点,就是联邦政府通过提供资助和制定政策法规等多种措施,千方百计促使企业成为科技研发的主力、科技投入的主角;英国政府努力确保年46亿英镑的科学研究预算,使其一直保持科技和产业的国际领先地位;韩国政府相继制定一系列法律和建立科研机构、教育机构和学术团体相互合作的管理机制,来吸引、培养与利用高科技领域人才。国外政府还为科技创新积极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摘编自秦健《美日欧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径特征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以来德国科技不断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美英德韩等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我国科技创新的启示。
2023-01-04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普通高中2022届高三等级考模拟演练(三)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工业革命后,自由主义思想大行其道。而到了20世纪初的英国,则“对劳动中的卫生和安全条件、工时限制等作出规定…它使契约自由比过去更为深刻。”企业成为“领主”,国家是“最高领主”。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B.殖民扩张的进一步加剧
C.国际工人运动不断发展D.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到来
2022-06-27更新 | 743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名校联盟2023届新高三摸底联考(新高考)历史试题
6 . 1907年,美国钢铁公司巨头在回答其铁丝网线比一般铁丝贵50%的质询时说:“因为我们实际上拥有美国现存的铁丝网线及其制造设备的一切专利,而且我们声明:任何人制造铁丝网都将侵犯我们的权利。”石油巨头洛克菲勒说:“要红蔷薇含苞待放,必须剪除多余的枝叶。”这表明垄断企业的行为
A.恶化了劳动人民的生活B.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分化
C.挑战了政府的行政权力D.损害了公平竞争的环境
2022-05-27更新 | 899次组卷 | 14卷引用:湖北省黄冈中学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7 . 交通发展与整体世界。

材料一   19世纪上半期,在英国带动下,欧美各国纷纷修建铁路网,铁路成为陆路交通的主干。1830-1870年法国铁路建设的成就引人注目,一些私人公司都竞相促使政府给它们颁发建造铁路的特许证。在德国,铁路私人资金占全国总投资的1/31860年德国在较短时间已形成了欧洲大陆上“最令人惊叹不已”的铁路网。美国的公路、运河和铁路基本上都由私人公司集资建设,西部的开发导致美国铁路建设的迅猛发展,19世纪四十年代达2800英里,大大超过英国及欧洲的总长度。

——摘编自克里斯蒂安《钢铁之路技术、资本、战略的200年铁路史》

材料二   1914年英国11家铁路公司缔结经营协定,完成了全英国铁路的垄断化。20世纪之初,小汽车和公共汽车运量的激增迫使政府扩大自己在运输领域的职能范围,1936年英国颁布“千线公路法案”,规定30条干线由运输部长直接负责。19478月以后,英国政府在铁路运输、航空、电讯、航运等企业部门推行国有化。1956年美国《公路法》规定,联邦政府将为建造州际公路承担90%的费用。在13年中建设了41000英里州际超级公路网,这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公共工程,公路建设推动了旅游业和郊区的发展。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19世纪欧美交通发展的历史条件。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指出20世纪以来欧美交通发展主体的变化并分析其影响。
2022-05-26更新 | 143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2022届高三五月模拟(二)历史试题
2022·河北·模拟预测
8 . 早在19世纪20年代,德意志许多邦就开始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并大力兴办职业学校。德国是19世纪后半期文盲率最低的国家。德国的高等教育既注重基础理论的教学,又重视应用科学的研究。这体现了
A.国家统一促进了教育发展B.德国形成了完整的教育体系
C.科学研究与生产发展的结合D.德国教育促进了经济发展
2022-05-22更新 | 521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北省2023届高三期6月模拟考历史试题(一)
9 . 工业化。

材料   小华同学参加的以“工业革命:成就与惩罚”为研究主题的学习小组,经过相关理论的学习与史料搜集工作,形成了如下学习笔记

观点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

——摘编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材料
据估计,1800年,英国的煤产量达1000万吨左右。此后,煤产量每十年增长一倍,到1913年,达28700万吨的高峰。英国国内煤炭的消费,也随着制造业产量的上升和就业的扩大而大幅上升。然而,“煤烟曾折磨大不列颠”100多年之久。“以烟煤为燃料的城市,包括伦敦、曼彻斯特”等,“在未能找到可替代的燃料之前,无不饱受过数十年的严重的大气污染之苦”。

——摘编自梅雪芹《工业革命以来英国城市大气污染及防治措施研究》


1883年,德国硫化铁的产量为152000吨,1912年为262000吨,同时还需输入这个数量两倍以上的硫化铁。这些硫化铁主要用于生产硫酸,以满足各工业部门对硫酸的普遍需求。

——摘编自(英)克拉潘《18151914年法国和德国的经济发展》


1920世纪之交,德国工业中心的上空长期为灰黄色的烟幕所笼罩,时人抱怨说,严重的煤烟造成植物枯死,晾晒的衣服变黑,即使白昼也需要人工照明。如德累斯顿附近的穆格利兹河,因玻璃制造厂所排放污水的污染而变成了“红河”;哈茨地区的另一条河流则因铅氧化物的污染毒死了所有的鱼类,饮用该河水的陆上动物亦中毒死亡。

——摘编自拉蒙得·多米尼加《资本主义、共产主义与环境保护:德国人的经验教训》


结合笔记中的观点与材料自拟论题,并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10 . 19世纪中后期,英国的金融机构和企业家们不断向海外拓展,为世界提供信贷,以赚取更高的短期收益率。这一状况导致英国
A.金融资本渗入政治生活B.政治民主化进程受挫
C.生产组织方式发生变化D.产业革新的资本缺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