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一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明朝末期)《藏书》

材料二   孔子的第一价值是非宗教迷信的态度,孔子不言神怪,是近于科学的。

——陈独秀《孔子与中国》(1937年10月)

材料三   整个19世纪儒学在西方的形象每况愈下,直至堕入黑暗深渊。20世纪前期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像德国这样对人的困境感到绝望,德国再次形成了一个尊孔的学术团体。这些德国思想家认为“孔子最让人景仰的是道德人格的完全独立,不受外部金钱或权威的影响”,“欧洲应该像孔子所追求那样构建稳定的社会秩序”。

——方厚升《20世纪初西方文化危机中的孔子形象·以德国为例》


以上材料是对孔子的三种不同评价,可以反映出历史解释的多元视角。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则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2024-03-27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普通高中2024届高三下学期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2 . 19世纪,英国知识界对教育的内容展开争论。一派认为科学应该是教育的主体,它是文明的基础和国家富强之所在。另一派别认为古典人文科月应该是教育的核心,人文教育不仅追求纯粹知识,还是人类实现美、快乐、自由和道德的途径。据材料可知
A.启蒙运动推动了教育内容的争论
B.工业化的发展引发了对教育的思考
C.科学教育的价值远超过人文教育
D.科学与人文教育并重成为社会共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