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唐顿庄园》以1910年代的英国为背景,书中的女主人公反对性别歧视和男女不平等,鼓励女性工作,追求没有阶级限制的真知,勇敢自由选择自己的婚姻。这实质上反映出(     
A.社会观念的变化B.工业文明的推进C.民众素质的提高D.社会阶层的淡化
2 .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成的大工业,不但规模大,而且所用的资金很多,设备更是全新的。例如石油工业、汽车工业等,任何一个独家企业都不可能靠自己的力量完成其全部生产。这一论述可以用于说明
A.工厂出现的背景B.垄断组织产生的必然性
C.“蒸汽时代”的到来D.罪恶的黑奴贸易的兴起
3 . 下图是1860--1970年美国移民情况变化的曲线图,其中①②两个时段分别是移民的最高峰和最低谷。出现①②处情况的原因分别是(     

                                     美国每年移民人数(1860—1970)
A.美国取得独立并进行扩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B.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法西斯势力的威胁
C.美国工业产量跃居世界前列;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D.美国内战后南北统一市场的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2023-02-09更新 | 1282次组卷 | 21卷引用:黑龙江省伊春市铁力市马永顺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贝尔纳在《历史上的科学》中说:“从法拉第发现后到爱迪生的应用,中间隔了五十年并非由于科学或技术的滞后,而主要是出于经济的和社会的原因。19世纪中叶还无法可以使得有组织地利用科学的意图达到能生利的阶段。”贝尔纳旨在说明
A.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长
B.电力技术发展所需的条件是逐步形成的
C.科学理论的突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
D.政府开始有组织地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为1800~1900年欧洲和中国在世界制造业产量中所占份额(%)。
18001830186018801900
欧洲28.034.153.662.063.0
中国33.329.819.712.56.2


据此可知(     
A.传统手工业在中国越来越占据优势B.中国所占份额减少缘于制造业衰退
C.工厂的出现加速了欧洲工业化发展D.工业化是欧洲超越中国的主要原因
2019-01-30更新 | 3145次组卷 | 67卷引用:2016届黑龙江双鸭山一中高三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出现了一种新的科学的生产管理方式——泰罗制。20世纪初,泰罗制被广泛推广,企业生产效率提高,美国经济迅速发展,职业经理人开始出现。对这一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科学管理成为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原因
B.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企业规模的扩大催生了科学管理体系
C.泰罗制的推广促使美国经济进入“大企业”时代
D.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经营者革命”的出现
7 . 霍布斯鲍姆《帝国的年代》记载:“最惊人的变化首推出现了许多以女性为主要从业人员的职业:商店和办公室中的职业。在德国,女性店员由1882年的约3.2万人(总数的五分之一)增加到1907年的17.4万人(大约是总数的40%)”。当时女性解放的原因有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 ②民主政治的进步③教育的普及 ④女性经济地位的提升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