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经济全球化

(1)参照时间轴,结合所学,根据提示,请将下列表格填写完整。
时间重大事件发源地和中心趋势
15—16世纪新航路开辟A.B萌芽
17世纪C葡萄牙、西班牙、英国等无序
D世纪后期第一次工业革命E无序
19世纪后期第二次工业革命F.美国启动
1914—1918年G德国无序
H年世界经济危机美国I
1939—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日本、J无序
二战后K体系L发展
M世纪末世界贸易组织美国有序

(2)根据图示和表格,说明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
2021-02-17更新 | 145次组卷 | 3卷引用:上海市黄浦区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2 . 从十八世纪六十年代的英国开始,人类逐渐进入工业时代,到 20 世纪初,两次工业化浪潮席卷世界,推动人类社会在各个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


1. 将下列工业时代发生的历史大事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① 科学社会主义诞生       ② 日本明治维新开始       ③ 现代工厂制度诞生
④美国南北战争结束⑤ 德国跃居欧洲头号工业强国 ⑥ 内燃机的发明
2. 观察工业时代<英、美、中、德四国的制造业产值曲线图>。判断 ABCD 四条曲线分别代表哪个国家?并说明判断 BC 代表国家的理由。

<英、美、中、德四国的制造业产值曲线图>


3. 下面两幅图示体现了工业时代的中英疆界观

问题:两幅图示所反应的中英疆界观有何不同?分析两种疆界观对各自历史发展进程的影 响。
2020-06-01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上海市虹口区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3 . 向“距离”挑战

古往今来,重大的科技发明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还拉近了世界的距离。


(1)根据图示,在字母处填上相应的内容。
(2)分别写出A、B两个时代“向距离”挑战的重要发明。
(3)马克思认为“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国的孤立状态。”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述在A、B时代,世界是怎样被“拉近距离”走向整体的?
2019-02-14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区级联考】上海市闵行区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4 . 瓜分世界

观察《资本主义列强瓜分世界示意图》,回答问题。



(1)从图中看,除日本和美国外,这一时期从事殖民活动的国家主要是洲国家;被殖民的地区主要集中在洲、洲、大洋洲和洲
(2)从图例看,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列强瓜分世界主要有哪些方式?
(3)根据图中信息,你认为该地图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世界形势?简述你的理由。
(4)结合史实,简述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过程,简要谈谈你的认识。
2022-02-10更新 | 12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奉贤区致远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合格考)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工业化中的近代铁路交通问题近代世界工业化的发展过程中,铁路交通一直是绕不开的问题。为了探讨这一主题,请根据提示完成一下学习活动。


(1)第一步:在收集到的下面两件历史资料(图1和图2)中,分别结合资料信息说明能否印证活动主题的理由。

(2)第二步:为进一步佐证,检索到下列三份资料,请对其史料价值做评估与说明。
①位于英国约克郡的大英铁路博物馆收藏的大量文字记录原件。
②美国实业家、“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1835—1919)所著《瓦特传(工业革命的旗手)》
③卡罗尔·里德执导的电影《开往慕尼黑的夜车》(1940年)
(3)第三步:根据下列两则材料解释近代铁路交通发展的原因。

材料一   1850年《工业革命在欧洲的扩展示意图》


材料二   近代世界铁路建设大事记


1804年理查·特里维西克制成了世界第一台蒸汽火车
1825年世界上的第一条铁路在英国成功通车
1837年古巴第一条铁路通车,英国提供资本,用于运输蔗糖
1851年智利第一条铁路通车,用于运输铜矿
1853年英国在印度修建的第一条铁路通车
1869年美国两家公司合力建成第一条横贯美洲大陆的太平洋铁路
1872年日本政府修建了第一条铁路通车
1876年中国第一条铁路吴淞铁路通车,由英商怡和洋行擅自修建
1893年德国政府制定了从欧洲经小亚细亚、直抵波斯湾的铁路修建计划
1894年德国工程师威廉·普利斯曼制造出一台柴油机车
1904年俄国政府修建世界上最长的铁路西伯利亚大铁路完工,增强了对远东的扩张

6 . 技术的变革技术的变革在推动人类历史进程的同时,也带来了经济活动、社会结构、思想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变迁。

材料一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科学家虽然仍有不少发明,但他们固守原有工业革命时期的旧有技术,无视电力技术的应用,使得电力、化工等新兴工业发展缓慢。而同时期的美国则非常重视新的技术及其成果,他们特别注重发展应用技术,加强在这方面的技术研究和引进。一战期间,美国借助自己和平的环境及其优越的待遇,大量吸收欧洲及世界各地的著名科学家,为美国的快速发展集聚了大量人才。

——(美)菲利普·李·拉尔夫等著《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人类社会演进发展示意图


——据北美加拿大和北欧瑞典发展方向整理绘制


(1)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直接原因与核心内容是什么?
(2)依据材料一概括英美对待“新技术和新成果”的态度,以及产生的影响。
(3)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谈谈生产力发展与社会组织结构关系的认识。
7 . 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888~1894年日本工厂和蒸汽机数量增长示意图。

材料二 1901年日本八幡钢铁厂钢.铁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例图(图中阴影部分为八幡钢铁厂的比例),其原料主要是从中国掠夺的湖北大冶铁矿石。

注:以上两幅图是根据周一良《世界通史》(近代部分)和刘宗绪《世界近代史》提供的数据绘制。
(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日本经济发生了哪些变化?
(2)分析这些变化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3)这种经济上的变化导致东亚地区的政治格局在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发生了哪些变化?
2019-01-30更新 | 19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上海市十校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