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 道试题
1 . 爱迪生创办了美国第一个工业实验室,这个实验室被戏称为发明工厂,后来发展成为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从1868年到1910年,以爱迪生的名字命名的新发明就有1300多项。这一发展历程表明(     
A.经济发展动力发生转变B.美国率先进入电气时代
C.工业革命助推科技创新D.现代工厂制度加快确立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十三行”产生于“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广州。清政府出于自身的利益支持“十三行”的发展,颁布一系列特殊政策,为“十三行”行商走向鼎盛创造了制度优势。在中外贸易大增的环境下,行商以良好的商业精神、开放的心态等,在对外贸易不断增长中抓住机遇,实现了创造财富的梦想,成为了当时最富有的人。同时他们以开放、兼容的姿态面对世界,促进了中西文化、经济等交流,从某种意义上说,“十三行”推开了中国走向世界的一扇门,打开了世界透视中国的一扇窗。

——张剑《清代初期广州“十三行”鼎盛原因探析》第6页共7

材料二   世界市场,是世界范围的商品交换和商品流通,是通过商品交换把各国市场紧密联系起来的总体。它发端于15世纪末16世纪上半期的地理大发现,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其形成的历史,就是资本主义势力从欧洲扩张到全世界的历史,就是把所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纳入到资本主义国际分工体系的历史。

——摘编自何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及殖民体系研究》

材料三   机器大工业在促进技术革新、生产发展的同时,还使资本主义获得了极大的推动力和加速力,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大工业建立了由美洲的发现所准备好的世界市场。世界市场引起了商业、航海业和陆路交通工具的大规模的发展。这种发展又反转过来促进了工业范围的扩大……”工业革命成为人类历史上的一次巨大变革,它根本地改变了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面貌。

——摘编自杨圣明等《马克思世界市场理论及其现实意义——兼论“逆全球化”思潮的谬误》


(1)据材料一,概括广州“十三行”走向鼎盛的因素,简评“十三行”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自拟一个论题,并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
2022-07-04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复杂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19世纪中后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


材料三   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使得远程运输更为广泛、安全、便捷;电信工具的创新加速了商业信息的传播与交流,使得人们的跨时空联系日趋频繁和便利。世界各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紧紧地联结在一起,人类朝着世界一体化的进程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人民出版社《历史》必修第二册


请回答
(1)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
(2)工业文明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对19世纪四十到六七十年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022-06-12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6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4 . 下表为两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发明者职业变化情况表。

工业革命

人物

哈格里夫斯

怀特

克隆普敦

瓦特

职业

纺织工

木匠

纺织工人

修理工

第二次

工业革命

人物

诺贝尔

西门子

法拉第

爱迪生

职业

化学家

物理学家

物理学家

发明家

这一变化说明
A.发明者的出身决定研究水平B.科技创新不再需要生产经验
C.科学与技术的结合程度加深D.科学理论比生产经验更重要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内燃机的发明,其意义远远超过瓦特对蒸汽机的发明,它造就了20世纪的石油世纪,使石油变成了战略资源,打开了石油的‘潘多拉盒子’。”下列结论与材料信息相符合的是
①新能源及新兴工业迅速发展
②动力革命推动交通工具革命
③国际关系更趋复杂,对能源产地争夺更激烈
④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2-05-26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龙泉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近代以来,英国村庄的聚落形态发生了变化,中心聚集型村庄越来越少,呈手指状或章鱼须状向外放射型的村庄越来越多,“指尖”则是农田,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A.工业革命推动了农村城市化的进程
B.自由主义思想的盛行加剧农村的分散
C.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新型交通工具的兴起
D.工业化严重破坏了乡村的生态环境
2022-05-25更新 | 188次组卷 | 16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法国银行资本虽很发达,但银行家们热衷于把资金投向国外,通过放债取得高额利息,广大中小资产阶级喜欢把钱存入银行或购买万无一失的债券。这一现象(  )
A.引发英法两国激烈争夺殖民地B.加剧了法国社会贫富分化
C.表明法国成为世界的金融中心D.延缓了法国工业发展速度
8 . 从19世纪初期开始,普鲁士开始了一场以追求“纯粹科学”为目标的大学改革运动,造就了多所世界一流大学。从1860年代开始,德国借鉴法国的经验,在柏林、慕尼黑等地相继创办了一系列高等技术学院。这些举措
A.促使高等教育完全技术化B.得益于国家统一的实现
C.推动了工业革命发展进程D.缓和了法德两国的矛盾
9 . 在18-19世纪伦敦、巴黎的夜生活中,灯光的使用已超越了实用照明的范围,成为炫耀和吸引眼球的手段。一些奢侈品在灯光的映衬下显得更加光彩和豪华。这说明当时
A.技术发展影响经济生活B.民众生活水平迅速提高
C.夜间经济主导城市发展D.电力资源得到普遍使用
10 . 1907年,英国建筑师威廉·维莱特正式向英国议会提出夏令时的构思,在天亮早的夏季人为将时间调快一小时,使人们早睡早起。夏令时的提出
A.使人民的身体素质普遍提高B.有利于能源的节约
C.适应了协调世界时间的要求D.阻碍了电力的推广
2022-05-07更新 | 116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隆昌市第七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