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如图为美国摄影师刘易斯·海因于1908年拍摄的纱厂女孩。刘易斯通过冒充圣经销售者、工业摄影师等方式进入了多家工厂,向大众展示了近200万童工的困境。他的记录促使政府监管立法,从1910年到1920年将童工减少了近一半。据材料可推知当时(     
A.纺织业是美国的支柱产业B.技术革新助推经济发展
C.工业生产中普遍使用女童D.工业革命引发社会变革
2023-12-24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景博中学、永宁县上游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62年,日本神户大学教授、著名科学史家汤浅光朝指出:当一个国家的科学成果占同时代全世界成果14以上时,该国家就为世界科学中心,持续的时间为科学兴隆期,近代科学兴隆期平均为80年,自此学术界就把这一规律以汤浅命名,称世界科学中心的转移为“汤浅现象”。据研究世界近代科学中心发生了如下转移:意大利(15401610)、英国(16601730)、法国(17701830)、德国(18101920)、美国(1920—现在)。

——摘编自王晓文、王树恩《三大中心转移与汤浅现象的终结》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相关知识,对“汤浅现象”进行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3-12-23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景博中学、永宁县上游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已形成三次现代化高潮:英国工业革命触发了第一次高潮,并在大西洋两岸形成现代化的始发区;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是第二次高潮,它使欧洲核心地区迅速卷入现代化,并且向其他地区强劲推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真正的全球性浪潮,世界一切地区几乎都身不由己地卷入了现代化潮流。

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是中国现代化的初始阶段,封建旧王朝体制下的清政府谋求封建王朝的延续和资本主义的改革。从1911年到1946年,中国的现代化虽然实现了向资本主义模式的转变,但处于自发的游离状态。新中国建立后,中国选择了适合自身国情的现代化道路,探索非资本主义现代化。1979年后开始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找到了顺应全球发展潮流、兼采各国发展所长、发挥自身独有特色的发展方式。

——摘编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进程》和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材料二   西方人认为世界就像一部“自动扶梯”:各国根据其发展阶段的不同水平,朝着同一个方向前进,注定要像西方一样,站在自动扶梯的顶端。按照这种思维,现代化意味着整个世界的西方化。但问题在于它忽视了历史和文化,每个社会都被简化为在本质上与西方相同的社会。显而易见,不同的历史和文化深刻地塑造了不同的社会,这反过来又决定了它们现代化的性质和现代性的特征。

——摘编自[英]马丁雅克《西方化不是现代化的唯一标准》


围绕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路径”为题,谈谈你对“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式现代化”的认识。(要求:围绕论点展开论述,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4 . 20世纪初,西奥多·罗斯福总统时期美国先后通过了《工厂检抽查法》《童工法》《纯净食物和药品法》《肉食检查法》《赫伯恩法》(禁止铁路公司擅自定价,授权州际商务委员会确定铁路最高运费)等一系列法律法规,这些法律的制定颁布(     
A.旨在维护垄断资产阶级利益B.大大缓解了经济危机的破坏
C.适应了生产社会化发展趋势D.确立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摘编自侯紫娟《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历史进程1947~1994


采用一个新的时间尺度,对这一时期的国际贸易发展进行阶段划分,并说明划分依据。
7 . 下表是美、德两国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就业结构表(单位:%)据此表可知
1870年1890年1910年1930年
第一产业美国52.245.134.924.9
德国49.140.035.127.3
第二产业美国23.526.329.229.5
德国29.135.737.940.6
第三产业美国24.328.435.945.4
德国21.824.327.032.1
A.美德两国农业生产逐渐落后B.就业结构与生产力水平有关
C.德国的制造业实力超过美国D.结构不合理将引发经济危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