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在1911—1913年的英国,25岁以上的人口中,4.93%的人拥有60%以上的财富。在德国,1911年3425个富人平均拥有的财产是532刀马克,另外161万人的人均财产只有2.3万马克,最贫困的人尚不在此列。这一现象(     
A.成为一战爆发的主要原因B.揭示了工人生活水平停滞不前
C.缘于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D.反映了资本主义制度急需变革
2 . “1880年时,我们所面对的不完全是一个单一的世界,而是一个由两部分所合成的全球体系:一部分是已开发的、具有主宰性的、富有的;另一部分是落后的、依赖的、贫穷的……”。该观点说明(     
A.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已经建立起来B.国际分工日益明显
C.资本主义列强完成对世界的瓜分D.发达国家开始剥削发展中国家
2023-01-18更新 | 1337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周口恒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19世纪末20世纪初,推动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事件是(     
A.新航路开辟B.早期殖民扩张
C.第二次工业革命D.第三次科技革命
4 . 1864年,美国成立移民局,通过了《鼓励移民法案》,积极鼓励接纳外来移民;1917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强制实行文化测验的移民法,规定凡年满16岁而不能阅读英文或其他语种文字的外国人,均不许进入美国。这一变化源于美国(     
A.文化发展的需求B.意识形态的偏见
C.经济转型的需要D.种族歧视的消除
2022-07-04更新 | 119次组卷 | 3卷引用:【好题汇编】专题04 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5 . 图是根据联合国《世界城镇化展望(2018年版)》等资料编制,反映了1800年到2015年。城镇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的变化情况。对图中数据解读,最为合理的是(     

世界城镇化趋势
A.二战后的城市化进展得益于不同类型国家均衡发展
B.不断发展的工业化水平推动了人类社会城市化进
C.1800年至1850年期间城市化进程最显著的国家是美国
D.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增长是城市化进程的唯一表现
6 . 下表为生产工具与经济要素变动表(部分)。据此可知(       

时间

工具

经济要素的变动

公元前4世纪

铁器的使用

小农经济逐步形成

18世纪末

第一次工业革命

工厂的普遍出现

19世纪末

第二次工业革命

集团公司日益增多

20世纪中叶

第三次科技革命

自动控制系统问世

A.经济要素的变动有利于生产工具革新B.科技在生产方式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C.科学技术与社会生产日益走向了分离D.经济管理与社会管理实现了一体化
7 . 英国在18世纪时,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1816年以后,死亡率上升。1831—1841年,在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千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利物浦由21%上升到34.8%。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
A.医疗技术水平下降B.人口增长过快C.工业城市环境恶化D.食物严重短缺
8 . 1879年,德国杜伊斯堡成为世界最大内河港口,输入矿砂和粮食,输出煤和钢铁制品。1900年,德国船队总吨位由1870年不足百万吨发展至近200万吨,成为蒸汽时代以来第一个能与大英帝国一争高低的船队。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德国(       
A.已经确立“世界工厂”的地位B.航运业的发展助长其海外扩张
C.海上实力飞跃源于蒸汽机的改进D.共和政体确立推动经济飞速发展
2022-06-09更新 | 11334次组卷 | 68卷引用:云南省泸水市怒江新城新时代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下图反映出
A.新式交通工具冲击了铁路运输B.紧张的国际形势阻碍了人们出行
C.铁路修建总里程数在逐渐减少D.铁路的发展落后于其他交通工具
2022-05-27更新 | 987次组卷 | 15卷引用:第13课 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
10 . 在18-19世纪伦敦、巴黎的夜生活中,灯光的使用已超越了实用照明的范围,成为炫耀和吸引眼球的手段。一些奢侈品在灯光的映衬下显得更加光彩和豪华。这说明当时
A.技术发展影响经济生活B.民众生活水平迅速提高
C.夜间经济主导城市发展D.电力资源得到普遍使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