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3 道试题
1 . 清代前期,湖州所产生丝质量为全国之冠。1843年以后,湖州生丝主要通过上海出口,销路渐广。湖州生丝因其为手工缫丝而制成,规格不齐,“不合外人机织之用”,故1884年以后,国外销路渐衰。这说明,近代湖州传统缫丝业
A.受到民族工业挑战B.遭到外国资本输出的压制
C.依赖国际生丝市场D.借助上海开埠而享誉国内
2022-04-23更新 | 407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铁路开发商和他们在政府中的赞助人基本上赢得了争论,铁路被看成是让人兴奋的事物。从1830年利物浦—曼彻斯特铁路建成,到新旧世纪之交,仅仅两代人的时间,世界各地变化的速度和广度,达到了史无前例的程度。铁路显然需要蒸汽机,但它们也需要资金,资金为铁路的发展和快速传播铺平了道路。……更早一些时候车轮的发明,让人们能够更方便地出行,但较为局限,只允许相对较短的旅途。人们的眼界,在很大程度上一直被限制在离家周围几英里之内。而铁路所触及的范围就要大得多了。

——摘编自[英]克里斯蒂安沃尔玛尔著(铁路改变世界》

材料二   1872年李鸿章提出改“土路为铁路”的倡议:“俄人竖拒伊犁,我军万难运役,非开铁路,则新疆、甘陇无转运之法,即无战守之方。俄窥西陲,英未必不垂涎滇、蜀。”1880年,刘铭传在应召进京议防务时提出:”自强之道,练兵造器,固宜次第举行,然其机括,则在于急造铁路。铁路之利,于漕务、赈务、商务、矿务,厘捐、行旅者,不可殚述,而于用兵一道,尤为急不可缓之图。”李鸿章赞同并进一步强调:西方各国的铁路“六通四达,为路至数十万里”,实乃致使其富强的重要原因之一。”处今日各国皆有铁路之时,而中国独无,譬犹居中古以后而摒弃舟车,其动辄后于人也必矣。”。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这一时期西方国家发展铁路的原因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洋务派力主修筑铁路的原因。
2022-04-22更新 | 29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真题模拟题汇编—专题05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转型(1840-1894年)
3 . 1872年,有官员上奏称洋务派制造轮船“靡费太重”,应“暂行停止”。对此,左宗棠回应“若如言者所云即行停止,无论停止制造,彼族得据购、雇之永利,国家旋失自强之远图。”这说明,左宗棠
A.关注民用企业市场竞争力B.视航运业为洋务发展关键
C.重视国防工业的独立安全D.受到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
2022-04-21更新 | 822次组卷 | 9卷引用:历史-2022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全国乙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862年8月,清政府创办京师同文馆,以外国人为教习,专门培养外文译员;1872一1875年,清政府分四批选派了120名幼童赴美国留学;1876- -1877年,清政府又派遣人到英、法德等欧洲国家留学。清政府的举措(       
A.顺应了近代工业发展的需要B.促进了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C.标志着近代教育制度的确立D.颠覆了儒家经典的正统地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有学者指出:“他们中的许多人曾是洋务运动的支持者或直接参加者……由于他们个人的坎坷经历以及他们活动的范围大都处在中西文化交融的前沿,这就使其对西学的观察、体认比他们的前者多了一份全面和深刻,能够超越‘洋务’,提出更新的‘借法自强’方案。”其意在强调该方案
A.折射出全面西化思潮出现B.以孔教名义提出了革命新要求
C.主张推翻传统的君主体制D.是东西文化冲突下的理性认知
2022-04-19更新 | 216次组卷 | 6卷引用:山西省晋城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6 . 1872年,李鸿章决议创办轮船招商局,并提出“官督商办”的企业制度。他认为政府从事商业,必须掌握经营主导权,并成为最大受益者,引进民间资本以及买办人才,都是资源缺乏情况下的权宜之计。这反映了
A.官督商办意味政府与商人实现了对等B.洋务运动中政府与商人的矛盾不可调和
C.洋务运动的最终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D.官督商办是洋务运动过程中的权宜之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有学者在研究晚清困局原因时指出:国际形势演变,甲午战争失败,清廷内部派系之争,但根本点则是因为中国此前三十年所谓“自强运动”实际上并没有获得预期效果。该学者意在表明
A.洋务运动失败的必然性B.晚清政局变化的突发性
C.国家出路探索的复杂性D.西方列强侵略的破坏性
2022-04-10更新 | 566次组卷 | 17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8 . 1876年,天津机器局建成第一座铅室法硫酸厂,成为中国化学工业的开端,此后各类化工厂陆续建成,如表所示。永利碱厂的纯碱赢得国际金奖,合成氨厂的产品为农业提供化肥。对材料解读准确的是
时间地点工厂名称时间地点工厂名称
1889年唐山启新水泥厂1918年大连染料厂
1895年上海无烟火药厂1924年天津永利碱厂
1905年陕西延长石油官厂1925年石家庄焦化厂
1915年上海开林油漆厂1934年南京合成氨厂
①中国化学工业起步于洋务运动时期
②中国化工厂都设在沿海和通商口岸
③中国某些化工产品已达到世界水平
④中国的化工产品推动了农业近代化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2-04-09更新 | 375次组卷 | 6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受工业革命影响,英国农村地区就出现了一大批新兴工业区。当时,不仅有奠定英国民族工业的毛纺织业,还有就地取材而发展起来的采矿、冶金、制盐、木炭、造纸等行业。其中冶铁和采煤业,经过工业革命之后,成为工业世界初期机械和能源的两大支柱。乡村织布业创造的“新毛呢”,以其质轻价廉的优势,一举击败行会控制下的城市呢布业,以致城市的工匠和资金纷纷涌向乡村,史称“二次城市兴起”。它绝非一个时期或一个行业的偶然起落,而是英国经济发展的一种新趋势。乡村工业一改旧格局,成为日后工业革命新的生长点。

——摘编自侯建新《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和中国》

材料二   早在19世纪上半期,欧美丝织业的迅速发展带动了对中国生丝的需求。《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被迫对外贸易,进一步推动了中国市场体系的扩大。从规模和影响最大的蚕丝业和织布业来看,几个乡村工业核心区的形成和发展也都得益于于此。从19世纪、20世纪之交开始,在一些原始工业基础较好的地区,传统的乡村工业开始吸收现代工业文明的成果,在生产组织形式的演进方面,发生许多实质性的变化。不仅传统家庭经营组织的内涵发生改变,手工作坊和手工工场有了新的发展,而且包买商制度蓬勃兴起,各种类型的合作制也开始出现。

——摘编自于秋华(近代中国乡村手工业生产组织的变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前期英国乡村工业发展的特点和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乡村工业得以发展的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英两国乡村工业发展的启示。
2022-04-08更新 | 157次组卷 | 2卷引用:回归教材重难点04 工业文明的冲击—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夕-【查漏补缺】2022年高考历史三轮冲刺过关(全国通用)
10 . 洋务派在继续经营军事工业的同时,大力兴办以“求富”为目的的民用企业。其中主要的有1872年李鸿章创办的上海轮船招商局,目的在于“运粮揽货,以济公家之用”,“略分洋商之利”。1877年,上海轮船招商局又收购了美国旗昌洋行轮船18艘,组成了一支实力较强的商船队,航行于沿海与长江沿岸各商埠。这说明洋务企业
A.奠定了我国近代工业化发展的基础B.瓦解了中国传统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
C.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D.致使列强控制中国通商口岸局面结束
2022-04-02更新 | 249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核心模拟卷(中)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