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50 道试题
1 . 1861年,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说:“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下列近代企业与该思想主旨不.相.关.的是
A.江南制造总局B.汉阳铁厂C.天津永利碱厂D.福州船政局
2022-02-02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丽水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1866年,上海《字林西报》报道称,该机器的制造成功是“显示中国人具有机器天才的惊人的一例”、“雌雄螺旋、螺丝钉、活塞、气压计等,均由徐氏父子之亲自监制,并无外洋模型及外人之助”,曾国藩也称“洋人之智巧,我中国人亦能为之!”关于该机器说法正确
A.加速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B.标志着中国铁路时代的到来
C.揭开中国近代造船业的序幕D.中国近代航运史上的里程碑
3 . 下表是中国近代某一时期三个学堂的课程内容表,与这三个学堂的设立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应是
学堂1课程《圣谕广训》《孝经》、船舶驾驶、射击、指挥
学堂2课程经学(儒家经典)化学、天文测算、万国公法
学堂3课程学员需通儒家经典、微积分、重学、汽学

A.洋务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
2022-01-24更新 | 165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61年,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

1862年,北京设立京师同文馆。

1865年,李鸿章筹办江南制造总局。

1866年,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

1866年,设立福州船政学堂。

1867年,崇厚建立天津机器局。

1872年,李鸿章在上海设立轮船招商局。

1872年,曾国藩派遣容闳率领首批30名幼童赴美留学。

1878年,李鸿章在天津设立开平矿务局。

1885年,天津设立陆军武备学堂。

1887年,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初具规模。

1888年,北洋舰队建成。

1890年,张之洞建汉阳铁厂。

1893年,设立湖北自强学堂。

——摘编自陈恭禄等《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维新派认为,就当时形势来看,先要变通的就是富国之法、养民之法及教民之法。富国之法有六项:钞法、铁路、机器轮舟、开矿、铸银和邮政;养民之法有四项:务农、劝工、惠商、恤穷;教民之法也有四项:普及教育、改革科举、开设报馆和设立道学。此外,康有为还建议光绪帝裁撤冗官、紧缩机构、澄清吏治和改革官制。

——摘编自陈可畏《康有为〈公车上书〉与〈应诏统筹全局折〉之比较》

(1)根据材料一,归纳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并说明其积极作用。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维新派在近代化探索中的进步之处。
5 . 上海是近代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缩影。下列历史叙述,按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序号历史叙述
官督商办的轮船招商局在上海正式成立
上海开始“依港兴市”,租界中“华洋杂居”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是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
建成上海沪嘉高速,是中国大陆第一条高速公路

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③②①④D.④①②③
6 . 晚清思想家冯桂芬(1809年-1874年)对洋务运动评价道:“始则师而法之,继则比而齐之,终则驾而上之。”下列各项中使冯桂芬能得出此认识的史实是
A.先施百货公司的成立B.轮船招商局的开业
C.中国通商银行的创办D.汉阳铁厂的修建
2022-01-21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7 . “自强运动”出自《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19世纪60年代后,中国掀起了以“自强”为目标的仿效西方的新政运动。该运动
A.创办了上海机器织布局、福新面粉公司等新式企业B.始终不曾脱离于中国政治、文化的传统框架
C.实现了保障国家安全、抵抗外敌侵略的目的D.期间创建的北洋舰队在黄海海战中全军覆没
8 . 洋务派在实践中认识到:“必先求富而后能强”,为此他们创建了一批企业,“欲收已失之利还之于民”。这批企业采用的主要设厂模式是
A.商办B.官办C.官督商办D.中外合办
2022-01-17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者掀起了洋务运动。作为运动代表之一的李鸿章曾说:“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基于此种认识,李鸿章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金陵制造局等。随着洋务运动的深入,李鸿章认识到“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能强。”于是,他又先后创办了轮船招商局、上海机器织布局等。李鸿章的所作所为,正代表了地主阶级进行工业化探索所走过的独特发展道路。

——摘自张岂之《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材料二   钢铁是大工业的基础。……根据“一五”计划,我国要扩建当时最大的钢铁基地鞍山钢铁公司……而鞍钢的建设又是“一五”计划钢铁建设的中心。为此中共中央发出了“支援鞍钢”的号召……一五计划的5年间,重工业生产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52年的35.5%提高到45%,旧中国重工业过分落后的面貌有所改变。由于基本建设投资半数以上投放内地,一大批工矿企业在内地兴办,使旧中国工业过分偏于沿海的不合理布局初步得到改进。

——摘编自洪向华、石建国《一五”计划:新中国工业化的奠基之作》

材料三   1992年后,天津滨海新区“三资”企业发展迅速。2003年,已有几十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在此投资,“三资”企业工业总产值完成1037亿元。……1993年到2003年,滨海新区外贸出口由5.03亿美元增长到89.38亿美元。……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群已初具规模。

——引自国家发改委《天津滨海新区重点产业选择和布局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李鸿章等人“所走过的独特发展道路”对中国社会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全国“支援鞍钢”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述20世纪90年代以来天津滨海新区经济发展的新变化。
10 . 下表是清政府在鸦片战争后至太平天国之乱前,清朝的财政收入结构表。这种税收结构表明(   
A.鸦片战争敲响了清廷从经济上走向灭亡的丧钟
B.关税收入大幅增长说明清廷正向现代化国家转型
C.清廷当时仍是一个传统税收为主的国家
D.税收繁多沉重加剧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2022-01-10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山河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联考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