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7 道试题
1 . 1867年,左宗棠与福州船政局的法国技术人员德克碑、日意格约定,如在“五年限满,教习中国员匠能自按图监造,并能自行驾驶,加奖两人银各二万四千两”。在开办徐州利国驿煤矿时,他要求“召集学员,学制机器”,待洋人限满辞退,全部由自己接办。由此可见,左宗棠
A.对既有体制有所反思B.具有自主自强的民族意识
C.支持商办企业以求富D.注重学习外国的企业文化
2 . 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所办的新式海军学堂仅仅为培养初级海军军官,所学重点基本上为海军技术,较少涉及西方军事理论和战略战术的研究,同时海军学堂具有明显的地方色彩,各立门户。这表明
A.海军近代化取得明显成效B.门户之见导致甲午战争失败
C.认识短视阻碍了海军建设D.清朝政府昏庸不谙近代军事
2020-11-10更新 | 82次组卷 | 3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历史试题
3 . 1895年3月,榜眼黄自元投入长沙近代化热潮,兴办实业,出任宝善成机器制造公司董事。同年,状元陆润庠在家乡苏州创办了苏经丝厂和苏纶纱厂两家近代工厂。这些现象反映了
A.民族工业抵制了列强资本输出B.官督商办企业得到迅速发展
C.新式工业成为社会经济的主体D.传统社会价值取向发生变化
2020-11-10更新 | 112次组卷 | 3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历史试题
4 . 有历史学家曾提出,研究历史要坚持“历史理解之同情(即强调要站在当事人所处的时代思考和评价历史事件)”的原则,下列评述符合这一基本原则的是
A.商鞅不能将“德治”与“法治”结合致变法失败
B.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主要是为推动手工业的发展
C.洋务运动强调“中体”与“西用”均落后时代
D.新文化运动全盘否定传统文化是激进派反封建之必须
5 . 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某些客观条件,这主要包括
①壮大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
②分解着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
③扩大了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
④传入了西方近代生产技术和机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020-10-02更新 | 130次组卷 | 16卷引用: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第一完全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据《上海制造局译印图书目录》统计,洋务运动期间,上海制造局译西书以兵学、工艺、算学、兵制为最多;《西学书目表》所录江南制造局译刊的矿政、工政、兵政、船政类书籍多达74种,官制、学制等都无译书。这反映出洋务运动
A.排斥西方社科类著作B.未能准确认识晚清困境
C.推动晚清出版业转型D.以发展近代军事为核心
2020-09-22更新 | 199次组卷 | 17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历史(文)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经过三十年和平发展的自强运动,到1900年庚子国变前夕,大清朝的国民生产总值占全世界的6.8%,先辈们用短短三十年的时间走完资本主义国家一百多年才走完的路,这是一个令世人感叹、世界瞩目的成就。”材料表明
A.自然经济解体加快B.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C.洋务运动成效明显D.近代经济结构变动巨大
8 . 据时人(1846年)记载,“松(江)太(仓)利在梭布,较稻田倍蓰。……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该现象说明近代中国
A.产业结构发生巨变B.耕与织的联系更加紧密
C.小农经济逐渐解体D.民族企业发展的曲折性
9 . 两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国东印度公司多次把产自印度的棉布运到中国广州试销,却经常赔本,而且销售量也很小。出现这一情形的主要原因应是
A.印度棉布不具有价格优势B.清朝推行闭关锁国政策
C.中国生产的土布物美价廉D.中国传统经济顽强抵制
10 . 《闽海关十年报告(1892 ~ 1901年)》载:“福州周围农村生产很多马铃薯,运往香港和新加坡售卖。”这种现象说明
A.马铃在清朝末年传入福州地区B.福州的农业生产与世界市场联系紧密
C.福州成为中国农业的最发达地区D.清政府支持福州地区的农业产品出口
2020-08-08更新 | 102次组卷 | 17卷引用:青海省海东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