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地位和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个城市或地区举办重大赛事,都会在开幕式中展示其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20219月,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在陕西省省会西安举行,开幕式包括序曲和“民族根”“延安魂”“中国梦”3个篇章,展示了黄帝陵、秦兵马俑、大唐盛世、丝绸之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延安精神、新中国建立、科技兴国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容。

选择你熟悉的国内某一城市或地区,围绕其近现代历史的发展,为该地重大赛事开幕式的筹办,拟定一个历史主题,举出与该主题相关的具体史实并予以说明。(要求:主题明确;提供至少三个相关的近现代历史史实,具体准确;说明完整清楚,观点正确)
2023-01-07更新 | 2171次组卷 | 13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十二中学2024届高三8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下表是中国近代1840-1949年间知名企业品牌分类统计表。这可以说明近代企业(     
商标分类有“华”或“国”字以物象为称直接表达意愿的
百分比28.642.828.6
举例及说明“大华”牌仪表
“爱国”牌香烟
“钟标”牌,图案是盾牌形状,盾牌上有写着“中”字的警钟“抵羊”牌,图案是“双羊抵角”,含有抵制洋货之意
A.引导历史发展方向B.承担实业救国使命
C.重视产品功能营销D.深受外资企业压迫
3 . “‘公和永’……仅有丝车一百零四部,各项机械均购自意、法等国。……斯时运用缫丝机械尚无相当人才,乃延意麦登斯为工程师,指导常务。且所有出品需运往国外市场。自光绪八年到十三年,营业失败。”近代中国,类似情况屡见不鲜。这主要说明中国当时
A.经济发展由外部环境决定B.近代化发展道路举步维艰
C.侧重轻工业而偏废重工业D.民族工业忽视了市场开发
4 . 下面是1920~1949年中国新式产业和传统产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表。由此可以推知,当时
年份1920年1933年1936年1919年
新式产业(%)7.731.3313.3717.00
传统产业(%)92.2789.6786.6383.00

A.生产技术的更新缓慢
B.自然经济仍然占统治地位
C.工农业发展严重失衡
D.半殖民地化程度日益加深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民国时期,有学者认为,“在发展过程中,为着帝国主义间,彼此有矛盾,所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某限度的蓬勃,但总不能蓬勃到可以脱离半殖民地的地位”。在他看来
A.民族资本主义在当时的中国没有发展空间
B.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依赖于帝国主义间矛盾
C.民族独立以民族资本主义蓬勃发展为前提
D.民族资本主义蓬勃发展以民族独立为前提
2019-06-10更新 | 5138次组卷 | 60卷引用:2019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如表为1873~1947年中国进口货物结构变动表(单位:%)
年份生产资料消费资料
18738.891.9
190315.085.0
192028.571.5
194752.847.2

由此可见,近代中国
A.产业结构协调合理
B.已经实现了工业化
C.工业化程度不断加深
D.居民消费水平下降
7 . 在世界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英国是原发型工业化国家,中国则是后发型工业化国家。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英国政府已颁布《专利法》,保护技术发明创新。资产阶级革命期间,通过《航海条例》,鼓励扩展海外贸易和市场。18世纪中期以后,英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英国资产阶级在殖民地大肆掠夺:有人统计,1757~1857年间,英国仅从印度就攫取了价值10亿英镑的财富不仅如此,随着对外贸易的繁荣和圈地运动带来大批的雇佣劳动力,英国的工场手工业蓬勃发展起来。有资料记载,当时的手工工场造一根针就要分成十八道工序,每个工人完成其中的一道工序,这样分工协作,一个工人每天能生产4800枚针工不但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而且使劳动工具专门化,这就为发明和使用机器创造了条件。

——摘编自《世界近现代史》(上册)

材料二   近代中国的产业革命,发端于洋务运动。比之于西欧各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后进行的产业革命,中国是在缺乏产业革命条件下出现的产业革命迹象。经历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和太平天国的冲击,为挽救统治危机,洋务派引进一些西方的先进技术,创办了一些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也创置了一些有益于近代科技、文化、教育发展的设施,但因洋务派以“中体西用”为宗旨,不论是官府出资兴办的军事工业还是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的民用工业,都难以挣脱君主专制传统的羁绊。结果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零零碎碎的。是零买的,不是批发的”。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概括促成英国率先进行产业革命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8 . 经济史专家认为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曾出现三次热潮: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这“三次热潮”的相同作用是
A.根本上动摇了传统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
B.促进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
C.一定程度上瓦解着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
D.为辛亥革命奠定了物质和阶级基础
2020-06-01更新 | 509次组卷 | 78卷引用:2017届新疆区库尔勒市四中高三上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9 . 在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史上曾出现一种奇怪的现象:有的民办企业向清政府交纳一部分资金,以获取清政府的支持和庇护;有的民办企业依附于洋人,如上海发昌机器厂造成一艘小汽船,船头挂英国国旗,船尾挂中国龙旗;19世纪70年代,宁波买办严信厚创办轧花厂,但在表面上却依附于日本。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民族企业对外国技术有依赖性B.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
C.外国资本主义企业经营方式的吸引D.清政府对民族企业进行鼓励和支持
2020-08-08更新 | 187次组卷 | 45卷引用:新疆喀什地区二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卷
10 . 李福明办有一家机器面粉厂,因不满北京官府衙门的勒索而到官府讲理,结果被以“私设磨坊”“哄闹官署”等罪名“交刑部按例治罪”,他的面粉厂被迫停厂。这件事表明
A.清朝是一个没有法律的政权B.封建势力严重阻碍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侵略势力严重阻碍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D.封建势力反对一切外来事物
2020-06-05更新 | 97次组卷 | 23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