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地位和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3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人自己开办并拥有的棉纺厂的纱锭数,从1913年的651676支,增长到1919年的1173012支。除此之外,日本人也在中国新建了若干工厂。中国工人阶级增长的速度,比中资工厂的增长速度以及中资和外资工厂加起来所拥有的生产设备的增长速度都要快。在此期间,被运往国外的“苦力”(华工)也有千百万人,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特别是在俄国做工的,不久后就受到革命思潮的影响。随着人数的增长,视野的开拓,工人阶级必然要向过去自己完全被埋没的处境发出挑战。

——摘编自伊斯雷尔.爱泼斯坦《爱泼斯坦全集:国际视野回顾近代中国变迁》

材料二   “革命就是解放生产力”。然而辛亥革命毕竟是一场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它所产生的对社会生产力的推动作用是有限的,如果没有其他重大因素发挥作用,由革命引发的新一轮发展实业热潮不会持续太久。1914-1920年,私人产业资本平均年增长率为10.54%,一些主要行业的增长率更高,面粉业为2.8%,卷烟业为36.7%,棉纺织业为17.4%。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前十年间,国民政府提出兴办国家工业的方案,并规定了提倡国货的具体办法;1934年制定了《工业奖励法》及其各项附属法规。当时的私人资本,棉纺织业始终执工业界的牛耳。根据1933年的工业普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沿海六省的厂家数目合计约占总数的92%。

——摘编自章开沅《中国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14-1920年与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十年(1927~1936年)的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相似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并说明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历史意义。
2022-07-28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到1936年,帝国主义在华资本已达42.8亿多美元,控制了中国生铁产量的96.8%,原煤产量的55.7%,发电量的55%,从中可以看出(     
A.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没有对重工业的投资B.中国重工业呈现殖民地化特征
C.国民政府建立后官僚资本迅速聚敛财富D.经济危机中帝国主义加强掠夺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工业结构的不合理分配和地区分布的不均衡,客观上注定了中国民族工业不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民族工业不完整的发展道路,致使民族工业相对于外国资本主义力量薄弱,无法摆脱外国资本主义的控制。

——摘编自张汝《论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畸形发展》

材料二   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第一天起,就担负起100多年来受到严重阻碍的工业化的重任。“一五”计划进行了多项重点工程建设,其中冶金、机械、能源工业企业分别是20个,24个、52个,化工企业7个,轻工和医药企业3个,国防军工企业44个。我国“一五”计划实施过程中,民用工业企业中分别有50个部署在东北地区,32个部署在中部地区;国防工业企业中的大部分部署在了中、西部地区。

——摘编自武力《中国共产党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认识和实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工业结构不合理和地区分布不均衡”的具体表现,并分析此种状况带来的严重后果。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一五”计划时期工业化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022-07-11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滑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商务印书馆编印的《中国近代史》指出:“自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以来,纵观中国民族工业的成长,经历的是一条曲折发展的道路。”造成民族工业成长道路曲折的主要原因是
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和掠夺
②中国社会自然经济的顽固与强大
③近代中国政府根本不支持民族工业
④"重农抑商”思想贯穿中国近代的始终
A.①②B.①②③C.②④D.①②③④
2022-02-27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海西州天峻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业革命之前,人类使用的动力主要是自然力,如畜力、风力、水力。工业革命动力的革新,加快了工业化的步伐。……第二次工业革命动力有了更高效便捷的能源作为动力,它给人类文明带来的深刻影响是l8世纪的动力革新所望尘莫及的。

——高中历史教科书岳麓版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

材料二   1619世纪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年代1520160016701700175018011851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5.258.2513.517.021.027.551.0

材料三   在此期间,城镇人口由1843年的2070万人,至1893年增至2350万人。从占总人口的5.1%上升为6.6%。至1949年增至5766万人,从占总人口的5.1%上升至10.6%。……从“五口通商”始,至甲午战争前,全国通商口岸34个。这些口岸一般是被迫开放的……中国各地工厂有外资工厂官办和官商合办工厂、民族资本主义工厂三大类。

——皮明庥《洋务运动与中国城市化城市近代化》

材料四   我国城镇人口数的变化表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两次工业革命期间人类使用的动力方面各有哪些革新?
(2)据材料二反映什么现象?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对比材料二、三归纳中国近代城市化的特点。
(4)结合所学分析材料四图表中E-F阶段我国城镇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是什么?
2022-08-05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统税是国民政府时期首创的税目.1928年开始试点,后来逐渐推行至各行业。其规定:外商纱厂生产的细纱从价税率为2.7%,而华商纱厂“生产的粗纱从价税率却为3.2%:华商烟厂生产低价烟的税率为销售价格63.5%以上.外商烟厂生产高价烟的税率为销售价格15.2%以下。这反映了国民政府时期
A.重工业发展困难大B.外资企业垄断中国市场
C.民族工业发展艰难D.官僚资本挤压民营企业
7 . 某公司在成立之初,注册为香港“英商”企业,1937年被撤销,继而转向美国注册。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近代中国
A.弱小的民族企业B.狭小的国内市场
C.特殊的社会性质D.畸形的资本主义
2020-08-09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的近代工业发端于19世纪40年代,从1843年上海出现第一家现代企业开始,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虽然经历了100多年,但是现代工业十分簿弱。外国资本在中国投资工业,主要是为了掠夺中国的资源和榨取廉价劳动力。因此,外国资本的投资集中在采矿业和轻纺工业,而钢铁工业和机械制造业得不到发展。

——陈向东(毛洋东五十年代在天津调查研究的实践与思想》

材料二   有学者认为, 从1953年起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断中国在国民经济设复的基础上开始步入了工业化的初创阶段,从而在中国现代化发展史上揭开了断的一页。其突出的特点是实施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战略,依靠国家的整体力量启动工业化进程,以国营经济为主体,以此推进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石建国、武力《建国初期中国工业化道路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述评》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特点。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建国初期确立“以重工业为中心”工业化道路的原因。
2020-07-24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新余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胡适评价张謇时曾说,(张謇)先生在近代中国史上是个很伟大的失败的英雄.他独力开辟了无数新路,做了30年的开路先锋.终于因为他开辟的路子太多,担负的事业过于伟大,他不能不抱着许多未完的志愿而死。张謇许多志愿未能完成的外部原因是
A.受外国资本主义与本国封建势力的压制B.工人不断要求增加薪酬、缩短工时
C.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着诸多弊端D.缺乏技术人才和机器设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