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地位和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阅读“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特征及部分原因表”,根据表格分析下列观点准确揭示近代民族工业发展规律的是
阶段民族工业状态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短暂春天欧洲列强放松侵略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萧条列强卷土重来
抗战时期遭摧残日本的经济掠夺
解放战争时期陷入绝境美国商品的涌入

A.国家独立是民族工业发展的前提
B.近代民族工业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与剥削
C.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缓慢
D.列强侵华态势的变化是影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2 . 下表是甲午战争以前中国买办投资的去向(1840—1894年),据此表可知,买办
项目支出额占总数%
交存外商企业的保证金约1亿两50
附股于外商企业约1200万两6
购买城市房地产约3000万两15
投资于近代工业、航运业约500万两2.5
投资于商业、银钱业约5300万两26.5

A.资本的产业资本转化比例较高B.事实上主导了近代中西方贸易
C.对民族工业的发展有双重作用D.阻断了西方列强对华资本输出
3 . 下表为政府资本在近代中国新式产业中的比重构成情况。据此可知
A.官僚资本始终占据主导B.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曲折
C.民族工业迎来发展春天D.外国在华资本日益萎缩
2020-11-07更新 | 103次组卷 | 2卷引用:新疆喀什地区喀什第二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徽州绅商往往是由商向绅的单向流动……徽商通过捐赀得官,“俨然列于缙绅”……显然有助于提高徽商调节商业纠纷、抗衡官吏敲诈的能力……为了跻身于绅衿行列,徽商不得不付出一笔商业利润,一些徽人就感慨过;“捐监援职,计费匪轻”。同时,“输粟入监”与“官衔买卖”的推行,使一部分商人通过身份买卖的方式得以进入更高的等级,既维持了旧的身份等级体系,又削弱了社会反抗的势力,增强了商人与官僚、封建国家间的相互依赖关系。

——梁仁志《明清徽州的绅商》

材料二   1870年以后,因为官员们开始主办工业企业,许多买办商人都被招聘去当官办企业的经理。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官员被任命去帮助管理或监督各种新办的企业。正像商人捐纳官衔那样,官员和士绅也纷纷从商,从而扩大了商人队伍。到了1900年,有那么多人亦官亦商,致使经商活动已经变成仕途以外另一个受人尊敬的选择了。这些发展的结果产生了商人大阶级之内的新的“绅商”社会阶层。

   ——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国晚清史》

材料三   尽管绅商阶层同传统的绅士和旧式商人阶层有着密切的历史渊源,带有明显的过渡特征,但从本质上已不同于二者,在新的时代氛围下,其价值趋向是近代的。下表是苏州几名上层绅商的产业及收入分布情况:

姓名田产及收入商业资本及收入近代企业投资
尤先甲祖传田产6、7千亩,年收租约5万元。同仁和绸缎庄资本2万元,年销售额约6万元。投资苏经苏纶丝、纱两厂,新老股各占20股以上,最低资本额2600两
张履谦祖传田产4、5千亩,年收租约3万元。保裕典资本2万元,年营业额9万元,年收典息约1.5万元。同上,但在任该两厂经理期间垫款甚多。
杭祖良购置田产约数百亩。 杭禄富记纱缎庄,资本约2万元苏省铁路股东,苏经、苏纶厂少量股本。

——摘编自《苏州商会档案》

材料四   20世纪初年,当清政府亲自着手推行现代化时,主要通过重用绅商等手段,来加强官、商之间的联络。事实上,由绅商出面来调谐官商关系,尚存在有负面意义的一面,绅商在经商营工,攫取利润的同时,骨子里仍潜藏着儒家文化意识。这不能不损害他们创办企业的成就,阻碍资本主义企业精神在中国的抽萌、成长。

——摘编自马敏著《官商之间—社会剧变中的近代绅商》


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材料一,概括徽商捐赀买官的目的。有学者认为徽州绅商“单向流动”阻碍了中国向近代社会转型,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加以说明。
(2)据材料二,指出近代绅商阶层产生的主要途径。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推动近代绅商阶层发展的因素。
(3)据材料三,概括绅商阶层带有“过渡特征”的表现。   
(4)据材料四,辩证地指出绅商阶层对近代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反映的是中国近代棉纺织企业的贷款情况。表中数据反映出
贷款机构时间被贷款企业方式贷款额贷款结果
美国慎昌洋行1920年郑州豫丰纱厂借款200万元因无力偿还被接管
日本东亚实业1921年上海宝成一、二厂借款500万日元1925年被拍卖
英国汇丰银行1922年崇明大生纱厂借款180万两大生二厂1935年被拍卖
日本裕丰纺织公司1932年唐山华新纱厂合办300万日元1936年由日厂接办

A.日本已控制中国的棉纺织业B.中国政府对民族企业的漠视
C.近代中国民族企业发展艰难D.外国资本在中国竞争激烈
6 . 据下表信息可以推断出,抗战胜利后下表法币发行与物价指数表
年月法币发行额(亿元)发行指数上海批发物价指数重庆批发物价指数
1937.614.1111
1945.1103197328851405
1946.1237261264257132688
1947.12331885235378379640107
1948.8663694647070549270001551000

A.财政危机主要由国民政府腐败引起
B.财政金融危机对国民政府的统治有瓦解作用
C.物价的上涨必然引起恶性通货膨胀
D.纸币发行增长幅度超过了物价涨幅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表是1890~1933年中国部分经济部门占GDP百分比(按照1933年价格计算)

1890年1913年1933年
种植业、渔业、林业68.56764
手工业7.77.77.4
现代制造业0.10.62.5
采矿业0.20.30.8
电力000.5

从材料中提取两项有关这一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特点的重要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苏州风俗考》记载明代苏州纺织业情况是“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若机户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猛烈增加。中国进口的货物,第一是鸦片,第二是纺织品。1885年以后,棉纱和棉布的进口值超过鸦片进口值。中国出口商品仍然以传统的丝、茶为大宗。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对外贸易逐渐由顺差向逆差转变。

——赵德攀《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材料三   荣氏兄弟(荣宗敬、荣德生),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1902年,与他人合股创办无锡保兴面粉厂。1912年,荣氏兄弟与王禹卿等人集股在沪创办福新面粉厂,荣宗敬任总经理。到1922年,荣氏家族拥有12家面粉厂,产量占全国民族面粉企业产量的之一左右,被称为“面粉大王”。

——人民版教材《历史》必修第二册

材料四   下表是中国某一时期不同所有制企业总产值对比表(单位:%)


年代全民集体公私合营私营个体手工业
开始年41.53.2430.720.6
结束年54.517.127.20.041.2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出苏州纺织业的哪些社会现象?这些现象表明的本质是什么?
(2)材料二中,中国与西方国家的贸易状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这种变化带来的经济影响。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析1912—1920年荣氏企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4)根据材料四指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命运。
9 . 下表是某一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情况,根据该表得出的结论是这一时期
时期注册公司数资本总额年均设立公司数每个公司平均资本
1903-1908年127家5122万元21家40.5万元
1913-1915年124家2442万元41家19.6万元

A.中小企业数量呈增多趋势
B.民族资本主义整体上呈现萎缩趋势
C.中国民族工业多集中于轻工业
D.民族资本呈现增多趋势
10 . 从下表数据对比中可以看出当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特点有 (  )
项目私人企业官办企业外商企业
企业数量(家)3003151931
企业资本(万元)72917539782

①资金少 ②规模小 ③技术力量薄弱 ④受官办和外商企业挤压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013-12-03更新 | 10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浙江省宁波市重点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