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地位和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 道试题
1 . 下表是中国近代1840-1949年间知名企业品牌分类统计表。这可以说明近代企业(     
商标分类有“华”或“国”字以物象为称直接表达意愿的
百分比28.642.828.6
举例及说明“大华”牌仪表
“爱国”牌香烟
“钟标”牌,图案是盾牌形状,盾牌上有写着“中”字的警钟“抵羊”牌,图案是“双羊抵角”,含有抵制洋货之意
A.引导历史发展方向B.承担实业救国使命
C.重视产品功能营销D.深受外资企业压迫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张謇是甲午(1894年)科考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他创办大生纱厂,不仅在筹建期间曾借用公款,依靠官兵保护厂房,而且开工以后还依仗清政府的扶植,取得了“二十年中,百里之内,不准别家设立纱厂”的垄断权。1904年,上海纺织业资本家朱畴拟在崇明增设大有公司,清政府商部竟出面替张春加以阻止;朱畴拟改在海门设立裕泰纺织分厂,又遭到张謇的坚决抵制。由于具有这种垄断地位,张謇经营的大生纱厂获利甚丰。他用纱厂的部分盈余结合招股,先后创办了通海垦牧公司、广生油厂、大达外江轮步公司、天生港轮步公司、资生铁冶厂等20多个企业,并充当江苏教育会副会长、江苏铁路公司协理、中国图书公司总理、江苏谘议局议长,清廷赏予三品衔和商部头等顾问官,俨然成为“东南实业领袖”。

——李侃《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但是好景不长,欧战后帝国主义的卷土重来,再次使民族工商业陷于凋敝。而袁世凯死后,军阀统治由表面统一转入公开混战,更给整个国民经济造成极大灾难,同时也使大生资本集团很快由盛而衰。张謇被迫把全部企业交给债权人江浙财团接办,将近30年苦心经营的企业体系濒于土崩瓦解。

——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张謇创办实业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张謇实业救国梦想破灭的原因。
3 . 下表是1912-1949年我国工业增长速度表(分时段)

资源章长基:《1912-1949年中国的工业生产》,张仲礼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论著选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第311页。根据上表可知,1912-1936年
A.民族工业失去发展空间B.民族工业企业迅速发展
C.国民政府奖励实业成效不佳D.我国民族工业基础薄弱落后
4 . 清末的商会因积极参与政治活动,威望不断提高,所管事物与日俱增。不仅有解决成员之间的纠纷、管理商品生产和协调市价等职权,而且还参与城市社会的生活管理。如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天津商会开办大事记》列举了天津商会成立以来的大事计有:办报纸、兴学堂、教灾、戒烟、劝工等。这从侧面反映出
A.商会成为了基层的政经一体化组织
B.商会解决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障碍
C.民族资产阶级主导了近代社会转型
D.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成熟与真正形成
2021-12-02更新 | 184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天壹名校联盟.宁乡市2022届高三11月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20年日本对华出口较1919年下降7.2%,下降数额2915万美元,1921年日本对华出口又同比下降8696万美元。同期,其他国家对华出口增长30%以上。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
A.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受阻B.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C.群众性爱国运动的高涨D.欧美列强的商业竞争
6 . 《海防档》记载:鸦片战争后,沿海地区“间有商人向外国人雇买洋船,仍须与外国人合伙。是不仅资其管驾之力,实须购其修葺之料也。”这一现象说明
A.中国近代军事工业的开始兴起B.封建势力对民族资本的束缚
C.民族工业对外国资本的依赖性D.列强在中国开办船舶制造业
2021-11-16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玉林市田家炳中学2022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领域的转型

传统社会近代社会
转型的表现经济结构以小农生产方式为特征的封建自然经济结构封建自然经济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封建官办经济
经济体制维持自然经济的体制发展商品经济与维持小农经济并存的体制
经济政策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鼓励实业发展的经济政策
转型的
动力
传统认识传统认识外来压力说;中国自行发展说
新认识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经济的侵略、近代中国对源自西方的资本主义全球扩张文明的应激式学习

——摘编自陈广亮《资本全球化与近代中国社会转型》


依据材料,提出两个观点,并运用中国近现代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2021-10-26更新 | 149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学程考试历史试题
8 . 下表为1914—1927年中国的净进口货值和净出口货值(单位:千海关两)
年份净进口货值净出口货值入超
1914589,241356,227213,015
1915454,476418,86135,615
1917549,519462,93286,587
1919646,998630,80916,188
1920762,250541,631220,619
19261,124,221864,295259,926
19271,012,932918,62094,312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中国半殖民地的程度不断加深B.中国的进出口产品结构不断优化
C.进出口贸易深受时局变动的影响D.中国民族工业在一战后迅速萧条
2021-10-01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银川市银川一中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9 . 据统计,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从诞生到1894年,资本总额只有722.5万元,大致同时,洋务民用企业资本为2796.6万元,外国在华资本为54335万元。此时期,平均每个民族企业的资本不到9万元,平均每个洋务企业的资本为85万元。材料可用来说明近代中国民族工业
A.缺乏规模发展的条件B.受到国内资本的压迫
C.发展阻力的持续增加D.顺应了当时中国国情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综合各家学者看法,清末中国工业未显著发展的原因约有下列几项。

①关税不能自主,外商在中国拥有许多特权,使中国工业难以大幅发展。

②外商在中国设立的企业,……因其所获利润多汇回本国,故其发展对中国国内经济的助力不大。

③因金融组织不够健全,一般人仍以土地、高利贷为主要投资对象,这导致工业发展的资金不易筹集。

④清末农业的不发达,以致工业发展所需的原料、都市人口增加之后所需的粮食,以及销售的工业产品市场,均不充裕,这是工业未能发展的最根本因素。

⑤工业本身管理的不健全,如官方干涉、没有企业精神、滥用外籍人士或多用族亲本籍等。

——王建朗、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


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论述说明。(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