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清末有人描述说:“自与各国通商以来,……洋货充斥各处,已有洪水滔天之势。盖吾国工业素不讲究,各种物品皆粗劣不堪,……一旦光怪陆离之物杂陈市肆,国人任意选购,俨有抛弃本货沉溺洋货之势。大者佳者无论矣,甚至零星杂物,亦惟洋货是用。”这反映出当时(     
A.对外通商导致了传统手工业的覆灭B.民众与世界市场的联系加强
C.国人崇洋消费观念阻碍了工业发展D.欧美控制了中国日用品市场
2 . 据记载,英国领事在福州枯坐了3年后,于1847年报告本国说:“并无英船或其他外国船只来此贸易,也没有真心诚意地来考察过商务情形。”到1850年,福州一共有10个外国人,其中7个是传教士。这种局面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自开商埠适应外贸形势变化B.民族工业抵制了列强的侵略
C.福州成为对外贸易主要口岸D.小农经济传统观念根深蒂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鸦片战争后的半个世纪里,洋纱输入最多的是产棉稀少的华南、西南地区,而江南地区输入洋纱要少得多,上海附近的松江地区土布店收购土布时声明“掺和洋纱,概不收买”。这说明当时
A.自然经济解体的程度沿海超过内地
B.上海尚未成为对外贸易中心
C.洋纱排挤土纱进程受制于原料成本
D.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
2021-06-09更新 | 7107次组卷 | 59卷引用:宁夏银川市银川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鸦片战争前,中国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及商品粮有所增加;战后,在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一系列刺激下,其出口增加的幅度大为提高,1840- 1894年,仅桑蚕茧的产量增加了147万担,价值为4157万余两关银。这一变化
A.反映出中国日益卷入世界市场B.表明中国逐渐收回了关税主权
C.便利了西方列强对华商品输出D.说明中国经济作物竞争力提高
2021-05-05更新 | 205次组卷 | 5卷引用:宁夏银川市贺兰县景博中学2021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今天,随便走进哪一家农户,人们都可以看到,曾经是不可缺少的纺车,都蒙上了尘土,被人遗忘了。一捆捆机器轧的孟买棉纱似乎使人注意到手纺车已经不合时宜了。”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B.孟买棉纱的质地优良
C.手摇纺车的效率低下D.民族工业的举步维艰
2020-12-07更新 | 42次组卷 | 43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鸦片战争前,烟叶已经成为商品性的农作物,1844年,烟叶的出口数量为2.4443万担,1894年为11.3886万担。导致烟叶大量出口的主要原因是
A.鸦片战争使国内战乱不断B.封建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需求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
2020-10-09更新 | 76次组卷 | 18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9年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这种“解体”的含义是
A.大批洋货涌入中国B.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控制了中国市场
C.自然经济被近代资本主义企业取代D.封建农业和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
2020-09-09更新 | 99次组卷 | 60卷引用:2015-2016学年宁夏六盘山高中高二下第二次月考历史卷
8 . “嫂嫂织布,哥哥卖布……土布贵,洋布便宜;土布没人要,饿倒了哥哥嫂嫂”,近代中国的这首民谣反映了当时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这一社会经济现象是
A.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B.民族工业的产生
C.贸易中心的转移D.传统纺织业的发展
2020-08-15更新 | 559次组卷 | 74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李淘在《明清史》中说:“鸦片战争前夕的清代农业,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但是商业性农业已经出现。……商业性农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南的苏、杭地区和粤江下游广州附近地区。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商业性农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下列各项属于鸦片战争后中国“商业性农业”发展原因的是(   
A.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农业原料的掠夺
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主体地位未改变
C.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在夹缝中日益萎缩
D.清政府对“商业性农业”发展的重视
2020-08-09更新 | 319次组卷 | 60卷引用:2014届宁夏银川市唐徕回民中学高三下期四次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10 . 《闽海关十年报告(1892 ~ 1901年)》载:“福州周围农村生产很多马铃薯,运往香港和新加坡售卖。”这种现象说明
A.马铃在清朝末年传入福州地区B.福州的农业生产与世界市场联系紧密
C.福州成为中国农业的最发达地区D.清政府支持福州地区的农业产品出口
2020-08-08更新 | 102次组卷 | 17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