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如表是近代中国植茶面积、茶产量、销量估算表。据表可知,近代中国(     
年份万亩植茶面积产量(万担)内销(万担)外销(万担)
1832—1837(年均)521260.520060.5
1861625312.5202.5110
1871819409.5202.5207
1886934.9567.46205362.46
A.茶叶的产销受世界市场影响B.茶叶是最主要的出口商品
C.垄断了世界茶叶生产和市场D.茶叶出口导致了贸易逆差
2022-08-27更新 | 454次组卷 | 5卷引用:第五单元晚晴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单元检测)-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纲要上同步练测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1842-1846年,中国茶出口增长1倍,丝的出口增长将近5倍;1846-1856年,茶出口又增长55%,丝的出口增长3倍多。这表明当时中国
A.手工工场大量创办B.已被卷入世界市场
C.小农经济已经解体D.完全沦为半殖民地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这种“解体”的含义是
A.大批洋货涌入中国B.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控制了中国市场
C.自然经济被近代资本主义企业取代D.封建农业和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
2020-09-09更新 | 99次组卷 | 60卷引用:人教版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单元质量评估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4 . 有学者认为,外国商品输入造成中国自然经济逐步瓦解……可以做为该观点直接证据的是(    )
A.19世纪末镇江海关报告称“从前如江北内地各州县,均用洋布,近则用土布者渐多”
B.20世纪初有人指出“商市展扩所及,建筑盛则农田少,耕者织妇弃其本业而趋工场,必然之势也。”
C.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
D.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这里对棉织品的需要,和在广州上海一样,长期受到限制……”
2020-09-08更新 | 1819次组卷 | 43卷引用:学易试题君之单元测试君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2(第03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852年英国驻广州代办密切尔惊异地说:“经过和这么一个大国开放贸易10年之久,并且双方都已废除了一切独立制度,而拥有如此庞大人口的中国,其消费我们的制造品竟不及荷兰一半……这好像是一个奇怪的结局。”这一结局的根源是
A.清廷继续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B.英国产品不合国人消费习惯
C.自然经济对外国商品的抵制
D.鸦片的输入削弱国人购买力
2019-09-02更新 | 131次组卷 | 2卷引用:人教版新(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检测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厦门被开放为通商口岸以前,产自江浙和福建的棉布十分畅销,但自从开埠通商后,“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商人多不贩运”。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最有可能是
A.土产棉布质量的下降
B.洋布洋纱的冲击
C.人民生活水平的下降
D.交通运输的不便
7 . 19世纪中期以后,上海、武汉、南京、广州、福州等地的市场上外国商品日益增多,洋钉子、洋纱等用品在距离这些城市较远的乡村都有出售,而且货量充足。这种状况表明
A.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彻底解体了
B.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C.近代中国市场主动开放,惠及乡村
D.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8 . 中国梦,是2012年11月29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过程中,习近平发表的重要讲话之一。中国梦代表了新一届政府对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和信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随着另一场梦的破碎产生的。长期以来,中华文明以其独有的特色和辉煌走在了世界文明发展的前列,为世界文明进步作出过巨大的贡献。然而,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随着近代工业革命脚步的加快,中国很快落伍了。固步自封的封建统治者仍然沉浸在往日的辉煌所造就的梦想之中,等待着“万国来朝”。不料,等来的却是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等来的却是亡国灭顶之灾。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伊始,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就带领中国共产党和全国各族人民,为建设一个繁荣昌盛、各族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然而,探索的道路并不平坦。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实行彻底的民主革命并取得胜利固然不易,在这样的大国穷国中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更是一件前无古人的伟业。实现伟大的梦想,想要一帆风顺,没有牺牲,不付出代价,是难以想象的。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另一场梦的破碎”是由什么事件导致的?这一事件对中国的经济结构产生了哪些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新中国成立后经济建设上的哪些事件让我们付出了难以想象的代价?
(3)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为了实现“中国梦”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表现。
(4)中国几代人为实现中国梦而作出的探索,给了我们今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哪些启示?
2019-05-28更新 | 453次组卷 | 19卷引用:江西省宜丰县2016届高三历史总复习必修二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单元检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近代中国遭受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门户被打开后,开始了城市化进程。对这一“城市化进程”理解正确的是
A.城市手工业发展充分,转化成近代经济B.民族资本主义主要集中于沿海城市
C.封建自然经济逐步瓦解,城市人口激增D.城市经济遭受破坏,人口转入农村
10 . 江西吉安土布业,素为县属妇女的主要手工业,亦为当地最重要之土产也。往昔原料,均自种自纺……自海禁洞开,洋纱充溢国内,业是者,均转采购舶来品,农家棉产,几告绝种。材料中的现象
A.反映了崇洋风气日益盛行B.说明西方对中国的侵略加剧
C.不利于经济近代化的发展D.加速了传统自然经济的解体
2018-10-20更新 | 49次组卷 | 2卷引用:智能测评与辅导-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民族工业的兴起及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