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9 道试题
1 . 下表所示为1840年与1894年中国生丝销售价值估计比较。据表可知,这一时期的中国(     
(单位:万关两)
生丝出口值生丝内销值制丝总收入
1840年202.17864.831165.06
1894年2728.012438.135640.91
A.外贸入超局面得以扭转B.列强资本输入规模扩大
C.近代民族工业发展迅速D.农业商品化的趋势增强
2 . 下表是1867年至1894年中国茶叶出口统计表。据表可知,当时
时间出口茶叶总数出口总金额
1867年1314千担31123千两
1894年1939千担33197千两
增加值47.6%6.67%

A.中国已成为列强的原料产地B.开放通商口岸使中国丧失贸易优势
C.中国茶叶的国际竞争力下降D.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 . 鸦片战争后,洋纱首先涌入中国东南沿海的市场。因其质优价廉,取代土纱,使中国家庭棉纺织业的“纺”与“织”分离。随后,洋布输入,取代土布,又使中国农家的“织”与“耕”分离。这表明鸦片战争后
A.自然经济的解体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B.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有了一定的发展
C.农产品生产开始受到世界市场影响
D.买办和买办化的商人开始在中国出现
4 . 据如表可知,当时中国
1867年和1894年部分进口商品统计表
1867年1894年
数量货值(海关两)数量货值(海关两)
113,441(担)264,5031,185,411(担)2,467,590
33,502(担)582,14697,008(担)2,046,897
火柴79,263(箩)71,3846,615,327(箩)1,638,931
113,430(吨)992,649486,295(吨)3,21,343
186,176(担)754,6091,823,890(担)9,507,153
A.对外贸易由出超转变为入超B.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C.民族工业出现了较快的发展D.海关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2021-06-08更新 | 5962次组卷 | 62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赣县第三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874年至1894年20年间,中国洋布进口值增长88.4%,洋纱进口值增长将近986.7%。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外国商品完全占据中国市场B.中国织布业有较快发展
C.自然经济对外来商品顽强抵制D.外商获得在中国设厂的特权
6 . “道光末年,(湖南平江)红茶大盛,商民运以出洋。岁不下数万金,泉流地上,凡山谷间,向种红薯之处,悉以种茶”,“浏阳以素所植麻,拔而植茶”。这说明
A.中国茶叶种植技术获重大突破B.列强势力开始由沿海深入到内地
C.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D.传统农业和家庭手工业已经解体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鸦片战争后的二三十年间,清政府出口的产品主要为棉花、麻、茶叶、食用油等,进口的产品主要为棉布、钢铁、机械等,对外贸易的进口额度超过出口额度的数值越来越大。这表明当时中国
A.经济呈现半殖民化趋势B.传统小农经济根深蒂固
C.政府支持鼓励进口贸易D.进出口贸易被外商垄断
8 . 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中国茶叶出口量为53万担,远远超过鸦片战争前最高年出口量的 13万担,此后出口量继续上升。从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起,生丝的出口量在1万担的基础 上不断上升,咸丰八年(1858年)的出口量增加到6. 9万担。当时中国丝、茶出口量的上升
A.加速了自然经济的解体B.反映出中国外贸的不利局面得到了改变
C.源于晚清近代化的起步D.说明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今天,随便走进哪一家农户,人们都可以看到,曾经是不可缺少的纺车,都蒙上了尘土,被人遗忘了。一捆捆机器轧的孟买棉纱似乎使人注意到手纺车已经不合时宜了。”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B.孟买棉纱的质地优良
C.手摇纺车的效率低下D.民族工业的举步维艰
2020-12-07更新 | 42次组卷 | 43卷引用:2010江西安福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