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年份(年)184018601894191319201936
全国农村土布产量(百万匹)597.33604.71589.16497.20552.32352.98
农村土布用纱总量(万担)751.26760.55740.99582.61594.65443.95
土布用机纱量(万担)3.034.28173.54452.51352.63337.13
机纱量占用纱总量(%)0.400.5623.4277.6759.3075.94
土布用土纱量(万担)748.23756.27567.45130.10242.02106.82
土纱量占用纱总量(%)99.6099.4476.5822.3340.7024.06
A.列强侵华方式出现重大变化B.洋务运动促近代机器织布业发展
C.自然经济已经退出历史舞台D.中国农村纺织分离现象逐渐凸显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如表为中国近代农业生产发展情况统计表。这反映了(        
耕地
(千公顷)
从业人员
(千人)
土地产值
(元/公顷)
劳动力产值
(元/人)
19世纪80年代63047160118158.3762.36
20世纪30年代93886200444177.2583.02
年增长率0.800.500.230.59
A.近代中国农业尚未转型B.小农经济已经逐步瓦解
C.农业的商品化趋势增强D.中国日益卷入世界市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南京条约》签订后,纺织品进口税率平均由19.9%降至6%,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降至5%以下。1845年后“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之一”“松太(江苏松江府与太仓州)布市,消减大半”。1892年由镇江进口洋纱达8.5万担。1895年南通、海门两地,每日可销洋纱20大包,已合1万纱锭的产量。上述材料表明(     
A.不平等条约签订拉动中国经济的发展B.进口纺织品价廉质优受到消费者喜爱
C.中国经济被动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D.中国近代产业与世界市场的深度融合
4 . 上海开埠后,“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土布)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削减大半"。1843到1855年间,茶的出口由1300多万斤增加到8400多万斤;丝的出口从1000多包增加到56000多包。由于丝、茶等农产品的大量出口,一些地区的农民放弃粮食生产转而种桑植茶。上述变化可反映(     
A.近代中国经济呈现出半殖民地色彩B.近代生产方式正在中国缓慢发展
C.中国开始呈现农产品商品化的趋势D.自然经济长期主导地位得以改变
2023-01-06更新 | 195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表为1849—1911年清政府各项收入统计表(注:数额:万两;比重:%)。这表明这一时期(     
年份农业税收入工商杂税收入其他收入总收入
数额比重数额比重数额比重数额比重
184932817796923004250100
188530714039235171497708100
1911481016204416944451529696100
A.自然经济开始逐渐解体B.经济结构有了显著变动
C.政府财政危机有所缓解D.民族经济得到良性发展
2022-12-17更新 | 161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景德镇市2023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6 . 下表所示为1845年、1855年英国对华商品输出情况。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源是(     

1845年

1855年

增长率

棉纱输出

260万磅

290万磅

10%

棉布输出

310万匹

200万匹

-30%


A.洋纱洋布的价格高昂B.通商口岸的数量太少
C.洋务运动的蓬勃开展D.自然经济的顽强抵制
7 . 下表所示为1840年与1894年中国生丝销售价值估计比较。据表可知,这一时期的中国(     
(单位:万关两)
生丝出口值生丝内销值制丝总收入
1840年202.17864.831165.06
1894年2728.012438.135640.91
A.外贸入超局面得以扭转B.列强资本输入规模扩大
C.近代民族工业发展迅速D.农业商品化的趋势增强
8 . 鸦片战争前,经济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尚有较多的经济联系;其后,沿江沿海地区由于外国原料、粮食由海运进口,且质量较高,比从交通落后的内地购买更加便捷、稳当。由此推知,当时中国(     
A.持续扩大进出口贸易B.限制了国内统一市场的发展
C.内地自然经济开始解体D.资本主义生产萌芽得到一定发展
2022-10-10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景德镇市六校2023届高三10月联考历史试题
9 . 据粤海关统计,18世纪30年代到18世纪末平均每年税银不过5万两左右,而19世纪初则达到每年100多万两。1828年至1837年,关税收入更高达1500多万两。这一时期,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大量出口。据此推知,这一时期(     
A.中国传统手工业仍具有竞争实力B.朝廷越来越依赖于关税收入
C.政府废弃了自主限关的外贸政策D.中国融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如表为1849—1911年清政府各项收入统计表,这表明当时(     
年份农业税收入工商杂税收入其他收入总收入
数额比重数额比重数额比重数额比重
184932817796923004250100
188530714039235171497708100
1911481016204416944451529696100
(注:数额:万两;比重:%)
A.自然经济彻底解体B.经济结构显著变动
C.财政危机有所缓解D.贸易逆差得以扭转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