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19世纪60年代至清末,九江的绿茶,汉口的茶叶、牛皮、猪鬃、芝麻,宁波的湖丝、茶叶、棉麻,芜湖的蚕丝等大宗土货都运往上海出口。这些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工业发展的刺激B.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C.区域间长途贸易兴盛D.外国放松对中国的侵略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中国近代社会经济结构变迁中,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而未解体,逐渐瓦解而未瓦解,其根本原因
A.洋务运动对自然经济具有保护作用B.自然经济与封建制度契合且生命力顽强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D.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破坏力度不够
3 . 《法华乡志》记载:“光绪中叶以后,开拓市场,机厂林立,丁男妇女赴厂做工……生计日多,而专事耕织者日见其少矣。”这说明近代中国
A.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B.手工业完全消失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D.工业化彻底实现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这种“解体”的含义是
A.大批洋货涌入中国B.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控制了中国市场
C.自然经济被近代资本主义企业取代D.封建农业和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
2020-09-09更新 | 99次组卷 | 60卷引用:2015-2016学年宁夏六盘山高中高二下第二次月考历史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闽海关十年报告(1892 ~ 1901年)》载:“福州周围农村生产很多马铃薯,运往香港和新加坡售卖。”这种现象说明
A.马铃在清朝末年传入福州地区B.福州的农业生产与世界市场联系紧密
C.福州成为中国农业的最发达地区D.清政府支持福州地区的农业产品出口
2020-08-08更新 | 102次组卷 | 17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形态。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其标志是
A.重农抑商政策的破产
B.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
C.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D.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19世纪70年代后,江苏通州海门一带,“乡人穷极思变,购用洋纱,参织大小布匹线带,以致洋纱倒灌内地,日甚一日”。这一现象反映出
A.家庭棉织业日益衰败
B.近代棉织业发展迅速
C.自然经济走向了解体
D.西方加剧了棉纱倾销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19世纪90年代在中国通商口岸或内地市镇、城乡,出现了“衣大(土)布者十之二三,衣洋布者十之七八”的局面。这一局面的出现说明了
A.中国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B.中华民国的建立改变了人们的服饰习惯
C.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中国人的服饰出现了崇洋逐新的趋向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19世纪中叶后,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它对中国最主要的影响是
A.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
B.自然经济迅速崩溃
C.近代化进程开始启动
D.农民起义风起云涌
2019-07-11更新 | 303次组卷 | 53卷引用: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曾出现三次高潮:“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这“三次高潮”都得益于
A.清政府放宽民间办厂限制
B.列强逐步放松对中国侵略
C.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D.近代中国政治体制的变动
2019-06-01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银川市长庆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期中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