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洋务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3 道试题
1 . 李鸿章说:“中国积弱,由于患贫。西洋方千里、数百里之国,岁如财赋动以数万万计,无非取资于煤铁五金之矿,铁路、电报局、丁口之税。”他还提出“酌度时势,若不早图变计,择其至要者逐渐仿行”。这表明他主张
A.开矿设厂B.改革政体C.先强后富D.寓强于富
2 . 驻美公使陈兰彬就裁撤留美幼童在奏报中说:“诚恐将来利少弊多,各学生撤回内地,严加甄别,择稍有器识者分派需用各衙门,充当翻译通事,俾之学习政事威仪。”材料表明
A.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B.封建保守思想根深蒂固
C.政府弃用留美归国人才D.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失败
3 . 杨小凯在《百年中国经济史笔记》中指出:“洋务运动坚持官办、官商合办、官督商办的制度,(政府)利用其裁判的权力,追求其球员的利益。这种制度化的国家机会主义使得政府利用其垄断地位与私人企业争夺资源,并且压制私人企业的发展。”由此可见洋务企业的弊端在于
A.积累不够发育不足B.官商一体破坏规则
C.国富民弱市场疲软D.近代化需要突破体制束缚
4 . 上海机器织布局在筹办过程中,李鸿章根据一些官绅的建议,向清政府奏请准予“酌定十年之内,只准华商附股搭办,不准另行设局”。此举
A.制约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C.抵制了外商在华势力的扩大D.改变了中国传统的经济政策
2020-06-02更新 | 83次组卷 | 2卷引用:高中新教材同步备课-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6课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1)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元时期,中国的对外贸易和海上交通十分发达……中国的船只远达大西洋沿岸,指南针正是这些远航水手传到阿拉伯和波斯的。通过他们,中国发明的航海罗盘为欧洲人所熟悉。13世纪初,欧洲开始有航海中使用指南针的记载。

传教士大批来华是在明朝万历年间(1572-1620),他们带来了西方的天文、数学、地理、物理学和机械学知识……顺治和康熙(1644——1722)对传教士比较信任,西学遂大量传入。

——据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材料二   从鸦片战争到1895年,清政府主要引进军事技术和少数相关技术,对西方技术体系一知半解,未发展机器制造等基础技术和基础工业。

——据张柏春《近现代中国科技发展的阶段特征》等

材料三   “两弹一星”研制成功,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促进了我国外交的发展,在中、美、苏战略大三角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从1965年到1975年的10年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由49个猛增到107个,中国不但成了第三世界国家信赖的朋友,也逐步实现了与西方许多国家关系的正常化。

——王纪一《毛泽东与“两弹一星”战略决策》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到明清时期中国科技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政府引进西方技术的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弹一星”的意义。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使清政府内部一批掌握实权的官僚觉悟到中国对西方有不能不学之处,而所要学的就是西方之技术,于是在奕䜣,曾国藩,李鸿章等重臣的倡导和主持下,洋务运动因此兴起。1861年初,清政府宣布设立总理衙门和北洋与南洋通商大臣,是洋务运动的先声,然后以派员采购外洋船炮并自行仿造为开路,随之在各地建立起一批军事工业。20世纪70年代,洋务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洋务派在继续兴办军事工业的同时,又着手兴办民用工业。

——摘编自《中国的现代化与洋务运动》

材料二 这场持续30多年的洋务运动,结局是令人沮丧的,但其客观上所起的积极作用是不容忽视和抹杀的。洋务运动对早期民族资本的促进作用,首先表现在他所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在转移社会风气、积累经营管理经验、锻炼和培养近代生产技术人才等方面,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开辟了道路。

——摘编自赵寅芬《洋务运动与我国早期民族资本主义》


(1)根据材料一、二,并指出洋务运动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洋务运动的意义。
7 .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入幕洋务企业机构、任职海关等涉外机构成为上海士人竞相角逐的职业;甲午战后,“舍儒而商”成为沪上和江南士人的新风尚。这反映了
A.儒家的义利观念被士人抛弃B.科举取士不合时宜
C.经济变动引发价值观念变化D.商人政治地位提高
2020-04-27更新 | 816次组卷 | 17卷引用:2022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试题(中国史部分)-课时练17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8 . 下面为黄海海战中北洋水师洋员参战表,这一状况
姓名国籍职务服务军舰
汉纳根德国北洋舰队总查舰队指挥舰定远舰
阿壁成德国舰总管轮
戴乐尔英国舰帮办副管驾
尼格路士英国舰炮手
哈卜门德国炮务总管主力战舰镇远舰
马吉芬美国帮办管带
余锡尔英国总管轮主力战舰致远舰
哈富门德国总管轮济远舰

A.是黄海海战中清军战败的根源B.体现了清廷向西方学习的态度
C.反映出北洋海军整体装备落后D.导致北洋水师受到列强的牵制
9 . 1880年,开平矿务局以“非由铁路运煤,诚恐终难振作”和“恐误各兵船之用”等理由,得到清政府许可,从矿区所在的唐山动工修筑一条铁路到青各庄,名唐青铁路,这是中国第一条国际标准轨距铁路。该铁路的修建
A.推动了中国交通运输近代化B.体现了近代化与传统观念的融合
C.实现了近代矿业的独立自主D.反映了社会核心价值观念的变化
10 . 甲午之役,民族之殇。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清廷共建立了4支舰队,北洋舰队、南洋舰队、福建船政舰队、广东舰队,分别归属直隶总督、两江总督、船政大臣、两广总督节制。而日本在1872年成立海军省后,海军发展就有了统一的指导机关。

——摘自德阳晚报《纪念中日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

材料二   “清国若为纯然之共和政治,即便缺乏忠君精神,但有富于爱国精神之义勇,在一朝有事之际,人心亦可以奋然于此。”

——【日】小川又次《征讨清国策案》

材料三   甲午战争是传统中国与近代中国的分水岭。梁启超对此曾有过入木三分的评论:“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

——刘新如《“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中国传统文化历来看重六十一轮回的甲子之年》


完成下列要求:
(1)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廷舰队”建立的原因。
(2)据材料一、二,从中日双方分析造成甲午战争结局的原因有哪些?
(3)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相关史实,谈谈对材料三中梁启超观点的理解。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