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洋务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40年以来,几乎每一次社会变革,政府几乎都查无例外地站出来反对。而改革开放以后,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新一代党中央的带领下,我们大胆探索,敢走别人没有走过的道路。新政策出台总是要先在一些地区试点,如果效果不错,就继续进行全国范围的推广。政府对变革中的支持力度也是前所未有的,这当中既包括政策上的鼓励和经济上的指导,更包括对人民群众实践的肯定。

中国革命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先农村后城市的道路。无独有偶,我国的社会转型走的也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摘编自宋彩梅《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标语口号分析》


材料反映了学者关于我国近现代社会转型的认识,对此认识(任意一点或整体)提出你自己的见解(赞成,质疑,修改皆可),并说明理由。(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铁路开发商和他们在政府中的赞助人基本上赢得了争论,铁路被看成是让人兴奋的事物。从1830年利物浦—曼彻斯特铁路建成,到新旧世纪之交,仅仅两代人的时间,世界各地变化的速度和广度,达到了史无前例的程度。铁路显然需要蒸汽机,但它们也需要资金,资金为铁路的发展和快速传播铺平了道路。……更早一些时候车轮的发明,让人们能够更方便地出行,但较为局限,只允许相对较短的旅途。人们的眼界,在很大程度上一直被限制在离家周围几英里之内。而铁路所触及的范围就要大得多了。

——摘编自[英]克里斯蒂安沃尔玛尔著(铁路改变世界》

材料二   1872年李鸿章提出改“土路为铁路”的倡议:“俄人竖拒伊犁,我军万难运役,非开铁路,则新疆、甘陇无转运之法,即无战守之方。俄窥西陲,英未必不垂涎滇、蜀。”1880年,刘铭传在应召进京议防务时提出:”自强之道,练兵造器,固宜次第举行,然其机括,则在于急造铁路。铁路之利,于漕务、赈务、商务、矿务,厘捐、行旅者,不可殚述,而于用兵一道,尤为急不可缓之图。”李鸿章赞同并进一步强调:西方各国的铁路“六通四达,为路至数十万里”,实乃致使其富强的重要原因之一。”处今日各国皆有铁路之时,而中国独无,譬犹居中古以后而摒弃舟车,其动辄后于人也必矣。”。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这一时期西方国家发展铁路的原因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洋务派力主修筑铁路的原因。
2022-04-22更新 | 299次组卷 | 3卷引用:海南省2022届高三全真模拟卷(四)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中国国被卷入世界市场体系,通商口岸不断增加。海关税收从1861年的490余万两增加到1902年的3000余万两。1866年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附设福州船政学堂。1868年,江南制造总局制造的第一艘近代海轮“惠吉”号下水。1904年,张謇上奏朝廷,请准各省成立海洋渔业公司,购置新式海轮,发展海洋渔业。19世纪60年代后,清政府与英法等国签订条约,允许百姓出国,“毫无禁阻”,仅南洋地区,就有中国移民500万人。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等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随着列强由海入侵的步步深入,清政府采取的海防战略从“弃大洋,守内河,以守为战”到“师夷智以造炮制船”“水陆兼防”“以水为主”。1885年成立海军衙门,但其权限被限制在军政方面,军令权掌握在皇帝和军机大臣手里,舰队指挥权掌握在前陆军将领手里。同期日本形成了在天皇统率之下的海军省和海军军令部,海军以平均每年置舰两艘的速度加快建设。清朝“自光绪十四年后,未增一船”,战时甚至出现“子弹巨细,多与炮径不符”的窘境。甲午中日战争以后,晚清政府开始意识到“争夺制海权”的重要性。

——摘编自李强华《晚清海防战略的嬗变历程、制约因素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时期我国海洋利用的主要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海防失败的主要原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大革命以前,法国就已经从英国进口了蒸汽机和珍妮纺纱机。大革命爆发以来,法国政局长期动荡,工业革命进展有限。1830年七月革命后,工业革命的环境有所改善,但整体来看,法国经济中仍然是小生产占绝对优势,机器为大工业的贡献除了军工以外并不很多。资产阶级大多将资金投入到信贷业务上,甚至贷出国外,坐食利息。第二帝国时期,拿破仑三世鼓励建立大公司,降低工业税,疏通运河,大力兴建铁路,兴修水利。以至于在其统治的20年时间里,煤产量增长2倍,生铁近2倍,钢近3倍,钢轨近5倍。在农业上,化肥,脱粒机,收割机的使用也普遍起来,农业人口开始低于域市人口。重工业机器制造业发展起来。

——摘编自蔡文林《近代法国近代化新论》

材料二 近代中国的产业革命,发端于洋务运动。比之于西欧各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后进行的产业革命,中国是在缺乏产业革命条件下出现的产业革命迹象。经历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和太平天国的冲击,为挽救统治危机,洋务派引进一些西方的先进技术,创办了一些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也创置了一些有益于近代科技,文化,教育发展的设施,但因洋务派以“中体西用”为宗旨,不论是官府出资兴办的军事工业还是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的民用工业,都难以挣脱君主专制传统的羁绊。结果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零零碎碎的。是零买的,不是批发的”。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8世纪晚期至19世纪末法国工业的发展态势,并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近代法国与中国工业化中得到的启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实际上导源于它是近代中外关系史的开端;鸦片战争打开 了中国的大门,把中国拉进世界潮流之中,这就从一个方面推动了中国的外交近代化。到清朝覆灭时, 中国在处理对外关系上已能从多方面适应世界潮流,大体走上了正常轨道。

————摘编自张振鸥《中国近代史开端与近代中外关系》


材料二       新世纪中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与西方发达国家传统的工业化道路和 中国计划经济条件下 的传统工业化道路不相同,是信息化带动、以集约型增长为主、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协调机械 化与就业、力求产业结构优化、与城镇化适度同步、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实现可持续发展、对外开 放和政府导向、市场推动型的工业化道路。

——摘编简新华 向琳等《论中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化和工业化的一大特征是什么,并说明这一特征对 中国近代化与工业化进程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实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方式,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建国以来党和政府在 “工业化道路”策略上的变化。
(3)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雄安新区相比深圳和浦东定位有何不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