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1868年,沙船(传统的平底帆船)商人赵立诚等提出申办轮船公司,曾国藩以尽用轮船会使“沙船尽革”,危及社会安宁为由,极力反对。这反映了
A.近代新式航运业起步艰难B.传统自然经济遭受到冲击
C.洋务派极力维护官办企业D.清政府阻碍民族企业发展
2 .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来,随着规模的扩大、机器的广泛使用,民族企业在会计、采购销售、工人的管理等方面做出了相应的改变,西方工厂制度受到了民族企业广泛的关注。这说明
A.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
B.实业救国已经成为社会共识
C.制度创新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D.企业生产环境日益受到重视
3 .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外国人将自己的名字租借给中国人经办新式企业的做法,在通商口岸较为盛行。这一做法
A.导致民间设厂高潮局面的出现B.有利于中国新的社会阶层发展
C.加剧了外国资本对中国的输入D.扭转了中国对外贸易入超局面
2019-06-08更新 | 8988次组卷 | 92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实验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康有为(1858——1927),广东南海人,自幼接受严格的封建教育,熟读古代典籍。光绪五年(1879年)开始阅读《西国近事汇编》等介绍西学知识的书刊,并游历香港,后参加顺天乡试失败,南归途中大购西书,认真研读,初步形成了维新思想体系。中法战争失败后,要求变法图强,进行宣传活动。

严复(1854——1921)福建侯官人,14岁考入福州船政学堂。光绪三年(1877年)被派往英国流学。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连续发表《原强》《辟韩》《救亡决论》等政论文章,翻译《天演论》,为维新变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含理、明确,史论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