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7 道试题
1 . 下表是民国初年在中国境内煤矿工业发展状况表。这说明中国民族煤矿工业 (     

年产量(万吨)

≥100

99-10

9-1

≤1

外商

100%

88.5%

41%

0%

华商

0%

11.5%

59%

100%


A.出现了短暂的发展春天B.对外资有较强抵制作用
C.资金少规模小竞争力弱D.受内战影响陷入了困境
2022-08-04更新 | 32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零模文综历史试题
2 . 1873年,英国领事麦华陀以建筑“一条寻常马路”为名向上海地方当局提出购买上海、吴淞间地皮的要求,并将英商怡和洋行依托“吴淞道路公司”的名义购入的修建铁路所需器材称为“供车路之用”的铁器等件。这一现象可以解释(     
A.列强侵略的两面性B.外商企业的虚伪性C.清朝政府的腐朽性D.通商口岸的独立性
3 . 以下材料为学者对于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历程的论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近代的新式工业,是以机制品为主的。自非旧式的手工业所能与之竞争。经营新式工业,既需人才,又需资本,中外初通时的工商家,自不足以语此,自非赖官方提倡不可。然管家的提倡,亦殊不得法。同治初年,制造局、造船厂等的设立,全是为军事起见,不足以语于实业。光绪以后所创办的开平煤矿、湖北铁厂、纱厂等,亦因办理不得其法,成效甚少。外货既滔滔输入,外人又欲在通商口岸,设厂制造,利用我低廉的劳动力,且省去运输之费。自咸丰戊午(1858年)、庚申(1860年)两约定后,各国次第与我订约,多提出此项要求。中国始终坚持未许。到光绪甲午,和日本战败,订立《马关条约》,才不得已而许之。我国工业所受的压迫,遂更深一层,想挣扎更难了。然中国的民智,却于甲午之后渐开,经营的能力,自亦随之而俱进。近数十年来,新兴的工业,亦非少数,惜乎兴起之初,未有通盘计划,而任企业之家,人自为我,大多数都偏于沿江沿海。(民国)二十六,战事起后,被破坏的,竟达百分之七十。这亦是一个很大的创伤。

——吕思勉《中国通史》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官家提倡”的新式工业的经营阶段及内容?
(2)材料“我国工业所受的压迫,遂更深一层,思想挣扎更难了”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3)材料反映出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有哪些特点?依据材料,试分析影响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
2022-10-29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巴音郭楞州兵团第二师八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继昌隆缫丝厂在南海创办后的三年,到厂学艺取经的人就达一千多。而且,继昌隆缫丝厂所在的简村至江浦一带,仿照继昌隆设厂的就有四家;八年后,当地的机器缫丝厂增加到十家。这些现象反映出(     
A.华侨办厂设局得到政府支持B.机器生产受到民众广泛认可
C.当地民众具有先进经营理念D.近代企业利润促进行业发展
2022-10-19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稳派名校2023届高三10月调研历史试题
5 . 读如表,分析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1867—1894年中国金属进口量值状况统计表
年份平均每年进口金属量(公吨)平均每年进口金属值(银两)进口量指数
1867—1869288902813211100.0
1870—1874312313429377108.1
1880—1884689664888249238.7
1890—18941071508016895370.9
A.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获得了初步发展B.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限制
C.列强在华经济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D.近代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2022-10-01更新 | 109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市睢县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城镇中“络玮机杼之声通宵彻夜”的情形亦载于史籍。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职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清初在苏州复置官局,设机800张,织工2330名。至康熙六年(1667)缺机170张,机匠补充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3400张。“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已。”

——摘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材料二   直到鸦片战争前夕,中国社会经济中能够直接应用机器生产的棉纺织工场微不足道,棉纺织业的工业化,还缺乏可资利用的现存的手工业基础。民族机器棉纺织业的纱锭数,截至1895年底止,“共为197396枚,工作纱锭162396枚,布机累积数4008台,工作布机3550台”。1895年后,机器棉纺织业成为华商投资设厂热潮的重点。据统计,“至民国2年(1913),中国全国华洋各厂共有纱锭982812枚,其中华商651676枚,日商233448枚。全国布机9389台,其中华商4633台,日商3546台,英商1210台”。日商与英商数量呈下降趋势。……这些经济的发展使民族资本家和产业工人数量增加,为救亡图存运动积蓄了力量。

——摘引自《中国早期工业化进程中的二元模式》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之际江南手工业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棉纺织业生产方式的变化,并说明近代棉纺织业发展的影响。
2023-03-08更新 | 314次组卷 | 4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如表为中国1865-1911年对外贸易数据统计表(单位:两)。表中数据说明
年代进口出口
18655571545854103274
18858820001865005211
1905447100082227888197
1911471503943377338166

A.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开始解体B.近代民族工业得到初步发展
C.中国与世界市场联系日益密切D.清政府鼓励工商业初见成效
8 . 下表为晚清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到1894年创办的机器厂矿和公司状况表。它反映了当时
类型数量经费或投资额(单位:两)工人(单位:人)
洋务派军事企业19个5000万1000
洋务派民用企业27个2964万25500~29500
私人资本企业170个879万60000

A.洋务企业阻碍私人企业发展B.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C.民主革命具备了一定的基础D.“实业救国”思潮高涨
2022-06-01更新 | 394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届高三模拟考试(三)历史试题
9 . 如表为1894年中国产业工人地域分布统计,其中居前7位的城市分布状况。根据你的判断,其中①②③分别代表的城市最有可能是
地域(代号)工人数(人)占工人总数的%
36,22047.75-46.40
12,850-13,35016.94-17.10
10,30013.58-13.20
3,080-4,1804.06-5.35
2,970-3,2403.92-4.15
1,0001.32-1.28
700-1,0000.92-1.28
其他8730-877010.72-10.47
A.上海、汉口、广州B.南京、福州、苏州
C.香港、厦门、重庆D.北京、天津、宁波
2022-06-01更新 | 401次组卷 | 8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10 . 19世纪40年代以来,广东对外贸易出现了严重的衰退,特别是生丝出口。19世纪70年代,广东出口的蚕丝大量地在欧洲、美洲和印度等市场销售,广东对外贸易出现了回升的趋势。这主要是因为
A.自然经济的进一步瓦解B.机器使用带来的变革之风
C.列强暂时放松经济侵略D.清政府放弃闭关锁国政策
2022-06-01更新 | 16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届广东省广州市广东实验中学高三5月考前练笔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