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上海社会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商业企业的资本主义发展不仅在起步时间上早于工业企业,而且商业资本的数量也超出工业资本近一倍。因此,在讨论近代上海城市经济由传统经济向资本主义经济转型时,对商业企业的发展及其制度的演进情况需尤为关注。近代上海资本主义新式商业首先从洋行开始,其后发展到华商洋庄及洋布、五金、西药等行业,至环球百货的兴起标志着上海新式商业发展到高峰。上海开埠后从原来封闭式的内贸市场迅速转变成开放式的外贸市场,在外资的影响下,上海兴起了一批近代新式商业企业。新兴的商业行业在发展中往往会改变传统的管理制度,许多旧式的商业企业也开始走上股份制道路。由于受到洋货的冲击和上海市民追求时尚的消费习惯的影响,新的商业行业不断产生,清洋布店、呢绒匹头号、针织品商店、钟表眼镜店从无到有,百货行业从广货店到京广杂货店再到华洋百货店、环球百货公司。

——摘编自陆兴龙《近代上海商业企业的发展和制度演进》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0-03-21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永安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3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20世纪80—90年代起,一批学者在对近代华北和明清以来长三角地区的研究中发现,市场经济和商品化会导致资本主义近代经济增长的经典经济学理论,并不能很好地解释中国农村的历史事实。他们认为中国农村市场并未达到经济学教科书中的完全竞争的程度,而驱动这种市场发展的也不是资本家的逐利行为而是人口压力;近代中国被帝国主义纳入国际市场后虽然加速了商品化,但也并没有带来农民生活水平的实质性提高。

另一批学者对一些农村地区案例资料的研究结论则与之相反,他们认为近代中国的农村市场是自由竞争和高效率的,近代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商业和金融的发展,尤其是中国农村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融合,推动中国农村经济取得了甚至可以与同时期日本相媲美的近代高速增长,实现了农业和农村手工业人均收入的显著增加;换言之,如果不是日本侵华战争,中国已经成为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

——摘编自关永强、张东刚《“斯密型增长”——基于近代中国乡村工业的再评析》


提炼并选择材料中的任一观点进行评析,得出结论。(要求:表述成文,论证充分,思路清晰,逻辑严密。)
3 . 历史与历史解释

材料一   美国学者柯文曾写过《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一书,英文名称:HistoryinThreeKeys:TheBoxersAsEvent,Experience,andMyth.


(1)指出材料一作者从哪些方面关注了对义和团运动的评述,并说明其意图。

材料二   卡尔-波普尔说:“木可能有'事实如此'这样的历史,只能有历史的各种解释。”托波尔斯基认为历史解释分为:一是“描述性解释”,通过叙述历史事实回答“是什么”的问题;二是“发生性解释”,指出给定现象的起源,回答“是怎样发生的”;三是“结构性解释”,说明某一现象在给定结构中的位置,如某一事件的意义和作用;四是“定义性解释”,给现象提供定义,回答“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五是“因果性解释”,说明现象的原因。

该书目录
第一部分作为事件的义和团绪论历史学家重塑的过去
第一章义和团起义:叙事化的历史
第二部分作为经历的义和团绪论人们的经历的过去
第二章干旱和洋人洋物的存在
第三章将神附体
第四章法术和妇女秽物败法
第五章……
第三部分作为神话的义和团绪论被神话化的过去
第六章新文化运动与义和团
第七章反对帝国主义与义和团神话的重构
第八章……

柯文在书的结语中写道:“最后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涉及我作为作者在本书几个部分中的作用。每个部分探讨不同的一类意识:第一部分是历史学家的意识,第二部分是历史的参与者(或历史的见证者)的意识,第三部分是神话制造者的意识。”

——摘自李剑鸣《历史学家的修养与记忆》


(2)请从材料二中任意选择一种“历史解释”,解释19世纪40至70年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4 . 历史与历史解释

材料一   



(1)指出材料一作者从哪些方面关注了对义和团运动的评述,并说明其意图。

材料二   卡尔·波普尔说:“不可能有‘事实如此’这样的历史,只能有历史的各种解释。”托波尔斯基认为历史解释分为:一是“描述性解释”,通过叙述历史事实回答“是什么”的问题;二是“发生性解释”,指出给定现象的起源,回答“是怎样发生的”;三是“结构性解释”,说明某一现象在给定结构中的位置,如某一事件的意义和作用;四是“定义性解释”,给现象提供定义,回答“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五是“因果性解释”,说明现象的原因。

——摘自李剑鸣《历史学家的修养与记忆》


(2)请从材料二中任意选择一种“历史解释”,解释19世纪40至70年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2020-06-15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0届高三衔接诊断测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经济布局的变化是考察历史变迁的一条大脉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中叶后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加速,中国的大的区域经济差距主要是南北差距,经济发展水平上表现为南方优于北方。近代以后,自港口城市西行,生产力水平和现代化程度随地理距离的加大而不断下降,大体上形成“西部不如中部,中部不如东部”这种明显的区域经济差距。这种巨变,是近代生产力性质不同于古代生产力,地理环境的作用也有所不同的反映。

——据吴松弟《中国近代经济地理格局形成的机制与表现》

材料二“一五”计划关于工业化建设的总体设想是:基本完成以鞍钢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建设,同时进行华北、西北、华中的新工业基地建设,进而推进全国工业的发展。为了配合工业建设的总体布局,在西北、华北要新建兰新、包兰、宝成等铁路干线。此时期建设的新兴工业城市包括包头、太原、西安、武汉、成都等内地城市。从投资的分配比例看,694个投资项目中有472个放在内地,其余222个大部放在东北。沿海地区几乎没有什么大项目。如1955年国家对上海和天津的投资额分别为这两市折旧额的76%和104%,两市的工业产值增幅分别为负4.49%和1.4%,低于同期全国平均增长幅度。

——据虞和平《中国现代化历程》

(1)根据材料一,概括从古代到近代中国区域经济差异格局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工业建设总体布局的角度评析“一五”计划。

6 . 中外交流和交往对中国社会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51年英国举办首次世界博览会时,维多利亚女王就通过外交途径邀请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参展,但清政府并无兴趣,而在上海英商洋行任买办的徐荣村得知此事,立刻行动,将自己经营的“荣记湖丝”打包装船,紧急运往伦敦参展,并荣获优质奖牌

——戴鞍钢《世博会与晚清江浙经济》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推测英国在这次博览会上有可能展示哪些产品?(举两例)。概述清政府不感兴趣的政治、经济原因。

材料二清政府正式派官员和商人携物出洋赴赛,始自1876年美国费城举办的国际博览会。……大清国的展品“物件悉遵华式,专为手工制造,无一借助机器”。经评判,中国赛品“以丝、茶、瓷器、绸货、雕花瓷器、景泰器,在各国中推为第一。”

——《清末商品赛会活动评述》

(2)对于研究19世纪70年代的中国经济,材料二提供了哪些重要信息?

(3)材料二中,美国选择1876年在费城举办国际博览会有何特殊意义?推测美国在这次博览会上可能展示什么产品?指出美国作为新兴工业国家崛起的突出表现是什么?

材料三1905年,清政府奏准《出洋赛会章程》……指明凡有国际博览会,商部即咨行各省督抚,晓示商人,劝谕参加。商部在博览会会场设立事务所,经理华商与会有关事务,向华商提供各种帮助

——《近代中国经济政策演变史稿》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国政府对待外洋事务的态度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018-04-23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河东区2018年高考一模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荣氏兄弟与其姑丈、辞官居于苏州家中的朱仲甫,共同出资筹办保兴面粉厂。荣德生负责在无锡买地,荣宗敬负责向法国购买石磨,朱仲甫请好友、时任江苏省商务局局长的吴硕卿,直接禀明两江总督刘坤一。手续很快办妥,而且还获得了十年专利。准备动工之时,荣氏兄弟收到了县衙的通知,通知责令工厂迁址。原来,无锡绅士联名具告保兴面粉厂“擅将公田民地围入界内”,而且在古城边竖立烟囱,必将“破坏风水,有伤文风”。荣氏兄弟将详情申报商务局,并转呈总督府。不久,两江总督刘坤一传来批文:“士为四民之尊,立论尤当持平。烟囱即隔城垣,何谓文风有碍?该商将公田、民地围入界内,是否属实?由地方官查明,秉公办理。”经过查勘,“公地在附近则有之,恐不在内”。但士绅又以“烟囱树起,破坏风水”为由进行阻挠。知县孙襄臣仍坚持迁址,荣氏兄弟则继续施工。孙知县和常州府多次向上级部门禀告此事,而总督府的批文也前后下了七道。但无锡士绅还是不肯罢休,在第八次批文中,刘坤一写道:“知县办理无方,先行摘顶,以观后效。具呈阻挠人,查取职名,听候详参。着刻日详复!”

一一杨旭《荣氏兄弟》

材料二:1902年荣氏保兴面粉厂正式投产,1903年改名茂新面粉厂。据白寿彝先生主编的《中国通史》记载:“为了打开销路,荣德生一面派人到本地各面馆、面店、点心店进行推销,实行先试用后付款的办法,并采取各种优惠条件来吸引消费者。另一方面,他聘请王尧臣、王禹卿推销产品。王氏兄弟对北方的客帮极为稔熟,与营口、烟台、天津各帮坐庄也有交谊。经过王氏兄弟的努力,保兴面粉厂在北方打开了销路。这时,保兴厂更名为茂新厂……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面粉在东北三省极为畅销,面粉价格也随之上涨。为抓住时机,扩大生产,荣氏兄弟向英国购买钢磨,改进生产设备,扩大了工厂的生产能力。茂新厂的面粉产量增至每天800包。同时,他们注意提高面粉质量,不收潮麦、坏麦,凡购进的小麦都要经过人工挑拣,而且包装美观。”

(1)据材料一,无锡地方士绅阻扰荣氏兄弟办厂说明了什么?简要评述两江总督刘坤一的“八次批示”。

(2)据材料二,概括荣氏面粉厂兴厂初期的重大举措。从荣氏企业的起步中,得到什么启示?

2017-07-25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届河北省唐山市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文综历史卷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有关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的研究,不同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评述材料中关于中国资产阶级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述;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论述合理。)
2016-05-31更新 | 1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江西宜春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