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中国古代的手工业曾享誉世界,近代以来西方工业文明传入中国。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龙袍的制作费工费时:据清宫档案记载,皇帝的龙袍由江宁织造、苏州织造制作匹料……由宫内造办处缝制为成衣,这期间共用绣工近500人,绣金工40余人,画样者10余人,用时接近两年之久;所耗费的银两也是非皇家不可承受,以缂丝工艺或是刺绣工艺制作龙袍需要用去白银1000多两。


(1)依据材料一,指出承担龙袍制作的江宁织造、苏州织造和宫内造办处有哪些特点?龙袍的昂贵说明了什么?

材料二下图为1890年前后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它是当时亚洲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规模仅次于德国费尔克林根钢铁厂,居世界第二位,故被当时的舆论称之为“东方雄厂”。


——《汉阳铁厂——湮没的钢铁巨龙》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的汉阳铁厂的兴建是出于什么目的?如何看待“东方雄厂”这一赞誉?

材料三1872年,南洋归侨陈启源在广州南海创建继昌隆缫丝厂,下图是该厂蒸汽锅炉和缫丝机的图纸。



(3)继昌隆缫丝厂和材料一中的江宁织造相比,区别是什么?继昌隆缫丝厂这类企业的出现会给中国社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2020-09-16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十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记载,1864年前后,上海港附近松江、太仓的手工织造业情况是:“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削减大半。”

——彭泽益编《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   

材料二   已经垄断中国卷烟市场的英美跨国公司——英美烟草公司,多方谋划“把南洋公司打垮”。19195月,它诬称南洋公司为“日资”,其产品为“日货”,大造舆论,并买通北洋政府官员下令其停业。南洋公司认识到“若屈降外人,则公司必将衰败”。因此,它联合各界奋起抗争,终于得以重新开业。

材料三   宋子文对简照南、简玉阶的南洋兄弟烟草股份有限公司垂涎已久。19363月,宋子文乘南洋公司资金困难之机,低价收买股票20万股,占南洋公司股票总额的一半。当时南洋股票面额15元,市价78元,而宋子文只以5元钱收买,从而控制了这家中国最大的民营烟草公司。


(1)材料一反映什么现象,对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有何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三说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有哪些。
3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铁器逐步推广到各个生产领域,特别是农业生产领域大量铁制农具的使用引来了农业生产技术的一场革命。

——《国史概要》



                  图一                                                     图二

材料二   明清时期人口大幅度增加的过程中,牛耕大量退出,唐宋时期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江东犁,到明清时已被铁搭所取代。铁搭用人,而江东犁用牛。《天工开物》记载:“吴郡力田者,以锄代耜,不蓄牛力。会计牛值与水草之资,窃盗死病之变,不若人力之便。”(注:铁搭:农具名。有4至6个略向里弯的铁齿,用于刨土。)

——《太湖地区农业史》

材料三   琼州附近的文昌,在1882年,由于廉价的印度棉纱的大量进口,使得本地的手工纺织业破产了。“文昌女工既失其纺纱职业便转入织布”了。又1893年《益闻录》记载:江苏睢宁县,也由于“洋纱盛行,村人均有抱布之乐,户户织棉,轧轧机声”。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

材料四   1887年,他(严信原)在宁波北门外湾头,创设了通久源机器轧花厂。初创时,资本5万两,从日本购入蒸汽发动机、锅炉和40台新式轧花机,雇用工人三四百人,并聘用日本工程师和技师。……到1897年,据9月21日《中外日报》称,该厂“开设有年,生意亦畅,现因新添纺织机器,所有前次所用女工,不敷工作,因此招募女工……闻近日女工向该厂报名者颇多”,这表明该厂发展较为顺利,以后续有扩大。

材料五   1897年4月,湖广总督张之洞上奏,在概述数年以来中国新式工业兴办情况后,接着指出:“洋商见我工商竞用新法,深中其忌,百计阻抑,勒价停市。上年江浙湖北等省缫丝纺织各厂,无不亏折,有歇业者,有抵押与洋商者。以后华商有束手之危,洋商成独揽之势。”张之洞此奏是对全国情况的综论,具有普遍性。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中的图一和图二,并将两者联系起来,说明古代中国农耕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变化。
(2)依据材料二说明明清时期耕作方面变化的表现及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能产生的直接影响。
(3)根据材料三、四和所学知识,说明通久源机器轧花厂是什么性质的企业,这种性质的企业是在怎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4)综合上述材料,列举影响近代中国企业发展的因素。
2020-07-16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历史(文)试题
4 . 随着资本主义在西欧的兴起,世界开始向近代社会迈进,中国社会经济在这股潮流的冲击之下,也开始了艰难转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时人(1846年)记载,“松(江)太(仓)利在梭布,较稻田倍蓰。……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农民和手工业者在此冲击下纷纷破产。

材料二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状况(1895—1899年)

——摘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资本主义》

材料三   (1)祝大椿办上海公益纱厂,“其初纯系华人资本,后为营业起见,利用怡和洋行以推广销路,让一部分股份给英人,改为中英合办”。荣宗敬和荣德生号称“面粉大王”。荣氏兄弟在办厂审批时,因为没有送礼遭到当地士绅反对;

(2)……1914—1918年,五年间注册设厂183个,数量远超以往……;

(3)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不久,中国“铁厂积货如山,无人过问,至于闭炉停机;纱厂结账,大多无利……其他工业亦皆消沉”。

——摘自《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1)材料一中可以看出近代中国经济出现怎样的变化?从材料一看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特征及表现。
(3)材料三中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曲折发展的命运对我们有何启示?
2019-04-15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学段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的发展过程历经沧桑。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46年包世臣记载:“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1865年由英商佛南于创办耶松船厂于上海虹口……其第一年度纯利与资本的百分比为13.5%,第二年即升至21%。同治五年(1866年)上海发昌机器厂创建。建厂时只有一座打铁炉,四五个人,专为美商的“老船坞”加工、制造船舶零配件。三年以后,它开始用车床生产,由一个手工锻炼作坊转化为近代企业。

——人教版必修二教师用书

材料二   1913、1919年轻工业、重工业生产发展情况表




(1)上海发昌机器厂的性质是什么?结合材料一分析其产生的历史条件。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状况及有利条件。
2019-06-18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云阳江口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帝国沦为西方列强共同支配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随着西方列强侵略的加深,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动。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辅佐秦始皇治国的李斯的经济思想,在其石刻当中,可以窥见一斑。琅琊刻石言:“勤劳本事,上农除末,黔首是富。”石门刻石云:“男乐其畴,女修其业,事各有序……”

——钱穆《中国经济史》

材料二   琼州附近的文昌,在1882年,由于廉价的印度棉纱的大量进口,使得本地的手工纺织业破产了。“文昌女工既失其纺纱职业便转入织布”了。又1893年《益闻录》记载:江苏睢宁县,也由于“洋纱盛行,村人均有抱布之乐,户户织棉,轧轧机声”。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

材料三   1887年,他(严信原)在宁波北门外湾头,创设了通久源机器轧花厂。初创时,资本5万两,从日本购入蒸汽发动机、锅炉和40台新式轧花机,雇用工人三四百人,并聘用日本工程师和技师……到1897年,据9月21日《中外日报》称,该厂“开设有年,生意亦畅,现因新添纺织机器,所有前次所用女工,不敷工作,因此招募女工……闻近日女工向该厂报名者颇多”,这表明该厂发展较为顺利,以后续有扩大。

——赵世培等编《浙江近代史》

材料四   1872年8月,李鸿章饬令朱其昂筹办轮船招商事宜。朱其昂提出“由官设立商局招徕”。李鸿章也认为“应仍官督商办,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弊,而听该商董自立条议,悦服从商,冀为中土开此风气,渐收利权”。

——李侃等主编《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和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对待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基本态度(政策)。
(2)根据材料二,说明文昌、睢宁等地手工纺织业破产的原因。
(3)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通久源机器轧花厂是什么性质的企业?这种性质的企业当时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这类型企业主要特征有哪些?
(4)据材料指出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变动的表现。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辅佐秦始皇治国的李斯的经济思想,在其石刻当中,可以窥见一斑。琅琊刻石言:“勤劳本事,上农除末,黔首是富。”石门刻石云:“男乐其畴,女修其业,事各有序……”

——钱穆《中国经济史》

材料二:15世纪末开始,为了寻求海外财富,西欧国家的航海家们纷纷扬帆远航,驶向茫茫大海,陆续开辟通往世界各地的新航路。在激烈的贸易竞争和殖民地争夺中,世界市场逐渐形成……

材料三:英国工业革命被誉为“被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一幅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他在不过三代人的时间里,改变了整个英格兰的面貌:从家庭手工业过渡到大工厂生产,从手工劳动过渡到机器劳动,从乡村社会过渡到都市化社会……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四琼州附近的文昌,在1882年,由于廉价的印度棉纱的大量进口,使得本地的手工纺织业破产了。“文昌女工既失其纺纱职业便转入织布”了。又1893年《益闻录》记载:江苏睢宁县,也由于“洋纱盛行,村人均有抱布之乐,户户织棉,轧轧机声”。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

材料五1887年,他(严信原)在宁波北门外湾头,创设了通久源机器轧花厂。初创时,资本5万两,从日本购入蒸汽发动机、锅炉和40台新式轧花机,雇用工人三四百人,并聘用日本工程师和技师。

——赵世培等编《浙江近代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及其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面对西方开拓世界市场所带来的挑战,明清政府是如何应对的?影响如何?

(3)依据材料三,指出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带来的影响。

(4)据材料四、五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通久源机器轧花厂是什么性质的企业,这种性质的企业是在怎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8 . 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的发展过程历经沧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6年包世臣记载:“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1865年由英商佛南于创办耶松船厂于上海虹口。……其第一年度纯利与资本的百分比为13.5%,第二年即升至21%。同治五年(1866年)上海发昌机器厂创建。建厂时只有一座打铁炉,四五个人,专为美商的“老船坞”加工、制造船舶批零配件。三年以后,它开始用车床生产,由一个手工锻炼作坊转化为近代企业。


(1)上海发昌机器厂的性质是什么?结合材料分析其产生的历史条件。

材料二   

纺织业面粉业火柴业
1913年159家57家52家
1919年230家99家98家
1920年475家130家110家


(2)材料二反映了中国民族工业的一种什么景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景象?

材料三   1933—1936年中国(国民政府)轻工业月平均生产指数增长表(1933年月平均生产指数为100)


(3)材料三反映了民族工业怎样的发展状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材料四   据粗略估计,1920年前后近代工业的总产值仅占全国工农业总产值的4.87%,并且具有深厚的封建性和商业投机性。


(4)材料四反映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有什么特点?

材料五   仅1937年8月—1938年3月,上海被日军摧毁的工厂就超过两千家,损失超过八亿元。在华北,日本采取“军管理”办法,将中国民族企业整个吞并。……1937年,宋子文趁人之危,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强行买走南洋兄弟烟草公司20万股的股票,从而控制了这家当时最大的民族烟草公司。

——《历史·必修2》(人教版)


(5)依据材料五回答这一时期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2019-04-07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能力卷)

9 . 纺织业一直在中国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纺织业,……官府生产的纺织品多为奢侈品。如《三国志·魏志》记载:“罢尚方御府、百工技巧、靡丽无益之物。”……织工,多达五六百人。产品对民生毫无裨益,多为贵族消费品。

——钱穆讲授,叶龙记录整理《中国经济史》

材料二明后期和清前期,江浙布、丝手工业已发展到相当规模,企业数量多,规模较大,产品衣被天下。

——罗肇前《全国统一市场形成于19世纪初——兼论明清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材料三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陈启沅回到缫丝传统悠久的家乡南海简村,创办继昌隆缫丝厂。他从外国购进锅炉一座,……同时,陈启沅在简村和附近的吉水村一带招收男女工(以女工占大多数)数十人,亲自给这些新工人教授“仿西人缫丝之法”,择了个好日子,投茧开工,取名为“继昌隆”,成为近代中国第一个民族资本经营的机器缫丝厂。

——邢甲志《清末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创办人陈启沅》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材料所反映的手工业类型并概括其特点。

(2)据材料二,指出“江浙布、丝手工业”所属的手工业类型并概括其特点。

(3)据材料三,指出继昌隆缫丝厂属于近代哪种类型的企业?与材料一、二相比,该企业在生产方式上发生了什么变化?

10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顾名思义,“富民”是占有财富的人。宋人曾说:富民“虽田连阡陌,家资钜万,亦只与耕种负贩者同是一等齐民”。明清时期的人又说:“夫所谓富民者,制田里,供赋税,给徭役者也。”这个新兴阶层,非常重视文化教育,并把它看成是安身立家的根基。

据孙光宪《北梦琐言》记载,唐宋之际的人在总结富民之家不肖之子破家败业的情况时曾说:不肖之子破家败业,第一步是变为蝗虫,言其出卖田地,犹蝗虫食稼也:第二步是变为蠹虫,言其出卖家藏之书,犹蠹虫食书也;第三步是变为大虫,言其卖人,犹虎蛇之食人也。

材料二

近代伊始,国人逐渐将“富”与“强”结合起来。李鸿章认为“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自强,尤先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王韬认为“商富即国富”;到张謇时则指出:“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务立国,此皮毛之论也。不知外洋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

(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富民”的基本特点。结合所学,分析指出古代条件下,当时维持家道不变的主要做法。

(2)据材料二,概述材料二所引国人对“富”的认识过程。结合所学,分析指出近代以来,“富强”成为国人主要追求目标的原因。

2018-09-29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18-2019学年高三9月摸底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