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但顽固派把该企业(注:1872年,李鸿章创办了轮船招商局)视作眼中钉,必欲毁之而后快。在竭力诋毁的同时,舆论上对招商局采用官督商办,即官府监督控制下商股商办的形式不满。1877年秋,山西道监察御史董儁翰奏请“轮船招商局关系紧要,急需整顿”,并称“论者或谓该局应仿照船政成案,专设大臣一员管理”。……要求加强官府的监控,乃至实行统制。

——罗肇前《晚清商办与官办的斗争》

材料二 李鸿章说:“惟是经理商局与别项官事稍有不同,只能综其大纲,略其细故,头绪既繁,岂能处处尽善!交涉既广,岂能人人惬意!若必吹毛求疵,朝令暮改,则凡事牵掣,商情涣散,已成之局,终致决裂,洋人必窃笑于后,益肆其垄断居奇之计。是现成生意,且将为外人所得,更无暇计及东西洋矣。……商为承办,官为维持,缴清公款,此后商本盈亏与官无涉”。

——《洋务运动》

材料三 第一个官督商办企业—轮船招商局的《招商局条规》中规定(节录)1.招商局股份议定每股以规银一百两为率,每股官利,定以按年一分起息,逢闰不计,年终凭股份单按数支取,不准徇情预支;2.有能代本局招商至三百股者,准充局董;3.本局轮船逐趟开往某处,所收水脚搭客银两,先附刊当日《申报》,以昭诚信。除去官利等一切开销外,如有盈余,仍复收入股内,添予股份单,官利仍照前例。三年后应如何议分之处,容临时邀集各股东妥商办理;4.本局凡有股份者,定于每年215日午前,赴总局会议,风雨不改;5.凡有股份者,如欲将股份单转售他人,惟只准售于华商。……其它各官督商办企业也都有类似的规定。

——李玉《论晚清“官督商办”公司模式》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企业的经营方式有何舆论争执?
(2)材料二中李鸿章主张怎样的企业管理?指出“这一主张”的理由。
(3)材料三说明洋务企业在“运作模式”上有何特点?请结合材料信息论证说明。
(4)有学者认为:19世纪70年代至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是中国近代企业“官督商办”的辉煌时期,其“功过”两可。请以此为立论,写一篇历史论文。
2020-11-12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江浦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下期校内自制二模历史试题
2 . 继昌隆缫丝厂创办以后,当地手工缫丝者的生计受到影响。为此,陈启源决定把大缫丝机改制成小式缫丝机,“每人一具,携归家自经,缫出之丝无论多寡,市上均有店收之,其利更薄”。由此可见,陈启源
A.利用机器大生产追求利润B.立足国情扶持小农经济
C.通过与外商争利实现救国D.运用技术革新改善民生
3 . 下表是《1865—1894年中国商办新式企业统计表》,出自于许涤新、吴承明主编的《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状况行业企业数创业资本总数企业平均资本企业的地区分布
缫丝97372399038392上海8、广东88、烟台1
面粉34000013333上海、天津、北京各1
火柴1141520037745上海1、广东3,其余分散各地
造纸2237500118750上海、广东各1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近代中国经济部门逐渐齐全
B.洋务企业投资占据主体地位
C.近代经济区域发展极不平衡
D.缫丝和造纸业发展最为迅速
4 . 1876年,英国传教士在上海创办的《格致汇编》设有“互相问答”栏目,其中大多问题是从读者的兴趣、关注点出发的。各类问题所占比例如表1所示。
表 《格致汇编》“互相问答”栏目各类问题所占比例
应用科学、各种技术自然常识基础科学奇异和其他问题
42.5%22.8%17.5%17.2%
据此可知,当时
A.中体西用思想的传播受到了抑制B.中外交汇促进维新思想深入发展
C.西学传播适应了兴办实业的需求D.崇尚科学成为了社会的主流思潮
2020-07-08更新 | 11090次组卷 | 108卷引用: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19-20高二下·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名校
5 . 下图是近代中国四种经济成分(自然经济、洋务经济、民族企业、外资企业)的关系示意图。其中序号1代表自然经济,关于序号4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迈开了近代化第一步B.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
C.表现为“耕”与“织”分离D.一战期间出现了暂时性萧条
2020-06-12更新 | 36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中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下表列举了甲午战争前中国三类新式企业的资本构成(单位:万元),由此可知,下列企业属于表中丙类的是
类别国家资本外债资本买办、官僚的资本一般商人资本
931140
1088587526526
280560
A.开平煤矿B.发昌机器厂C.轮船招商局D.福州船政局
7 . 中国近代某企业“仅有丝车一百零四部,各项机械均自意、法等国。……斯时运用缫丝机械尚无相当人才,乃延意麦登斯为工程师,指导常务且所有产品需运往国外市场。自光绪八年到十三年,营业失败。”该企业出现这种结局的主要原因在于
A.深受各级官吏的盘剥压榨
B.规模较小,技术力量薄弱
C.过分依赖外国资本主义
D.忽视了对国内市场的开拓
2019-09-19更新 | 903次组卷 | 40卷引用:2011届江苏省南京六中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8 .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外国人将自己的名字租借给中国人经办新式企业的做法,在通商口岸较为盛行。这一做法
A.导致民间设厂高潮局面的出现B.有利于中国新的社会阶层发展
C.加剧了外国资本对中国的输入D.扭转了中国对外贸易入超局面
2019-06-08更新 | 8988次组卷 | 92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中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从香港和五口输入的外国商品,使中国几千年来的社会经济结构被侵蚀而逐步改组。当一部分人在外国商品的冲击下破产的时候,总会有一批生产者被抛出生产之外,成为多余的人。据那个时候西方人的观察,“中国工人伙多,有用之不竭之势。所得区区工价,实非美国工人所能自给。上海如此,他处尤为便宜,盖该口工价已较内地丰厚。致远方男女来谋食者日繁有徙,离家不计也”。面对这种情况,因西方势力楔入而产生的经济变化只能像水面波纹一样层层翻出,缓缓荡开。新的生产方式在取代着旧的生产方式,并因此而造成了城乡社会生活的种种变化。但问题的复杂性在于:这种社会经济结构的变迁具有两重意义。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买办是近代中国一个特殊的经纪人阶层,具有洋行的雇员和独立商人的双重身份,是外国人可以直接影响的一部分中国人。按照相关统计,1872-1913年中国共开办145家新式企业,已知投资人202人,其中人数最多的是地主和官僚,有113人;其次即是买办,有50人。“买办不仅在数量上、投资的规模上极力侧身于近代工商企业,而且获利颇丰。买办的这些活动,给社会的各个阶层做出了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带动了国人投资近代新式企业的热情,有利于近代民族资产阶级队伍的扩大”。买办对普通人的生活也产生很大影响,农村通过他们才用上了物美价廉的煤油、洋布和其他棉织品。

——摘编自金普森、易继苍在《买办与中国近代社会阶层的变迁》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社会经济结构被侵蚀和改组”的表现,概括指出其“两重意义”。
(2)据材料二,指出近代“买办”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向。

10 . 下面为晚清财政收入结构表(单位:万两),对下表的解读比较全面的是:
A.民族资本主义兴起并发展B.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
C.自然经济开始解体D.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
2017-11-13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南京外国语学校2017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