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洋务运动的口号、创办的企业及其他活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

第一阶段第二阶段
1861年,经恭亲王提议,在北京设立总理衙门
1862年,经恭亲王提议,在北京设立同文馆
1863年,李鸿章在上海开办外语学堂(广方言馆)
1864年,李鸿章在苏州开设一个小型洋炮局;广州开办一所外语学堂(同文馆)
1865年,曾国藩和李鸿章在上海开设江南制造局,附设一个翻译馆
1866年,左宗棠开设福州船政局。附设一船政学堂
1867年,李鸿章开设金陵机器制造局崇厚开设天津机器局
1868年,遣使团往聘列国,以蒲安臣为“办理各国中外交涉事务大臣
1870年,李鸿章将天津机器局扩充为四个厂
1871年,筹划在大沽修筑一西式炮台
1872年,经曾国藩和李鸿章提议,派遣30名少年学童赴美国留学。10年间,共有120名学童分四批被遣留洋
1872年,李鸿章支持下开设官督商办轮船招商局
1876年,李鸿章派遣7名官佐赴德国福州船政局选送30名学生和艺徒赴英法
1877年,李鸿章在天津开办开平矿务局
1878年,左宗棠在甘肃创办一个织呢局李鸿章创办上海机器织布局
1879年,大沽与天津间开设电报线路
1880年,李鸿章在天津开办一所水师学堂;李鸿章奏请批准铺设铁路
1881年,开设电报总局;上海至天津的第一条电报线路开通;在天津北铺修20里长的一段铁路;遣10名水师学生出洋留学
1882年,李鸿章在旅顺开筑一座军港和一所船坞
1883年,李鸿章派遣13名水师学生、4名艺徒赴英法德研习造船,13名学生赴英学航海

——摘编自徐中约著《中国近代史》


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洋务运动第一阶段的主要内容。
(2)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和局限性。
(3)陈旭麓先生认为,“洋务运动汲取来的西方知识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冲击,比十次旧式农民战争更大”。谈谈你对此观点的理解。
2019-01-23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湖南省邵阳县石齐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下学期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秋阳收尽枝头露,烘绽青囊翻白絮,田妇携筐采得归,浑家(全家)指作机中布。大儿来觅襦,小儿来觅裤。半拟偿私债,半拟输官赋。

——【元】《木棉歌》

材料二国家图书馆收藏的《御制棉花图》是清乾隆三十年(1765)直隶总督方观承以乾隆皇帝视察腰山王氏庄园的棉行为背景,主持绘制的一套从植棉、管理到织纺、织染成布的全过程的图谱。《棉花图》有图十六幅,计有布种、灌溉、耕畦、摘尖、采棉、炼晒、收贩、轧核、弹花、拘节、纺线、挽经、布浆、上机、织布、练染,每图都配有文字说明和七言诗一首,似连环画。书前收录了康熙《木棉赋并序》,是我国仅有的棉花图谱专著。

材料三今自夷人来厦开市,凡洋货皆系夷商自行转运,闽省并无赴粤之商,粤省亦鲜闽之贾,且该夷除贩运洋货外,兼运洋布洋棉,其物充积于厦口,内地之商贩,皆在厦运入各府销变,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

——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第一卷

材料四清政府中,一些洋务派官员提出自行设厂进行纺织的建议,以作为富国的一项措施。光绪二年(1876年),李鸿章在致两江总督沈葆桢的信中说:英国洋布入中土,每年售银三千数百万,实为耗财之大端。既已家喻户晓,无从禁制。亟宜购机器纺织,期渐收回利源。1878年,在李鸿章和沈葆桢的授意下,候补道彭汝琮在上海成立了中国近代的第一个大型的棉纺织厂。

——上海机器织布局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关于中国古代棉纺织业的主要信息。

(2)材料三反映了近代中国市场出现了什么新现象?这从本质上反映了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海机器织布局创办后发挥的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