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洋务运动失败和评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某班同学开展了“颐和园史迹寻踪”的历史考察活动,围绕其耕织图景区和皇家电话专线展,分组进行了资料的搜集和问题的研讨。
第一组:寻找《耕织图》中的历史信息

南宋楼璹绘制了反映当时南方农桑生产全过程的《耕织图》,元、明、清皆以此为范本。

雍正《耕织图》是雍正登基以前以康熙年间刻版印制的《耕织图》为蓝本,由清宫廷画师精心绘制而成,耕图织图各23幅,每幅画上都有雍正的亲笔题诗。

乾隆《棉花图》共16幅,每图附有文字说明,系统介绍了从棉花种植到制成棉布的过程。乾隆特为每幅图题诗一首,后以木版、石刻、烧制瓷书等方式颁行天下。


(1)图1中的农具是产生于隋唐时期的        ,图2则可追溯到元朝        对棉纺织技术的改进和推广。结合材料,谈一谈你对《耕织图》历史价值的认识。
第二组:探究“昆明湖水操学堂”的功过得失

1886年,在耕织图景区的旧址上兴建了昆明湖水操内外学堂。内学堂主要学习西法测算、天文、驾驶等航海技术课程,外学堂则主要进行行船、布阵及施放枪炮等方面的基础学习与训练。学生的来源是清一色的满族八旗子弟。学堂的设置为慈禧挪用海军军费重修颐和园提供了正大光明的借口。学堂耗费巨资购买了十几艘大小船只,其主要作用就是打着“训练”的名号,为慈禧在昆明湖游玩时执行“御船”拖带和保驾护航的任务。


(2)同学们都认为该学堂可用于研究19世纪60至90年代的重要历史事件        ,但对其如何评价有不同观点。请你结合所学将下表填写完整。

第三组:梳理“皇家电话专线”的发展脉络

在近代,随着国门被打开,电话进入了中国,最初只是简易传声器。20世纪初,外国人开始在北京设置电话。1903年,清政府架设了通往颐和园和各兵营的电话线,这是北京最早的自办专用电话。1904年,北京第一个面向社会的电话局开业,用户主要是各国驻华使馆及部分衙署,总计不满百家。1905年,北京电话总局成立,此后还开通了到上海、武汉等地的长途电话。1908年,自颐和园到中南海的电话专线开通,供慈禧和光绪使用,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条皇家御用电话专线。到1911年,北京的电话已达3000门,使用范围包括政府机构、官宦府邸、银行、医院、学校、工厂、报馆、店铺等。


(3)依据材料,概括晚清北京地区电话的发展变化。
2019-08-07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8年,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18401919年)研究的开山之作中提出,我国到近代要图生存,非全盘接受西洋文化不可同治年间起始的自强运动虽未达到目的,然能有相当的成绩,已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已向近代化走了好几步。蒋廷黻认为洋务运动的成绩在于开启了全盘西化的步伐,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材料二   1944年,范文澜发表《汉奸刽子手曾国藩的一生》。在1947年出版的《中国近代史》中,范文澜进一步将洋务派定性为经外国侵略者改造,适合镇压太平天国的新封建军阀,认为洋务运动的直接后果是加深殖民地化1954年,他在第九版《中国近代史》中再次强调:曾国藩是近百年来反动派的开山祖师……他的继承者——人民公敌蒋介石——把他推崇为圣人,以此来麻醉青年,欺骗群众……”这些观点为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全盘否定洋务运动定下基调。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顾琼敏《历史解释及对解释的解释》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蒋廷黻和范文澜对洋务运动评价的褒贬立场及主要视角。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两位学者评价洋务运动的史实依据。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两位学者的历史解释是否矛盾,谈谈你的看法。
2023-03-26更新 | 168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新余市2022-2023学年高一3月联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材料一   《天朝田亩制度》记载:“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农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1861年,曾国藩在《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中说:“况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可以剿发逆,可以勤远略。”1905年孙中山创建同盟会时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1921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材料二   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核心任务。


图1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变化              图2 全国贫困人口数量的变化趋势

材料三   中国参与奥运会的历程表

1932年刘长春代表中国只身赴美参加洛杉矶奥运会,未小组出线
1984年中国代表团参加美国洛杉矶夏季奥运会,共取得15枚金牌
2008年北京主办,多城市协办第29届夏季奥运会
2022年北京、张家口主办第24届冬季奥运会

(1)依据材料一,分别指出中国近代各阶层对社会发展的理想。
(2)依据材料二材料三,概括中国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取得的成就。结合所学,谈谈对取得上述成就的认识。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世纪60年代,英法联军攻进北京,满洲权贵们亲身挨到巨棒,尤其是签订《北京条约》的奕䜣,受到的刺激更大,这促使奕䜣处于领导一项发愤图强运动的地位。奕䜣认为西洋的政治不如中国,唯一比中国高明的,不过“船坚炮利”罢了,中国只要也“船坚炮利”,就可以制服英法诸夷。因此清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见表3

年份措施
1860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外交部)中央政府自此才有外交机构
1862北京设立同文馆(外国语言学校)
1863制定三角形飞龙戏珠旗为中国国旗(龙蓝色,珠赤色,地黄色。1881年改为长方形)中国自此才有国旗
1864上海设立江南制造局(海军兵工厂),又设译书局中国开始自制现代化的武器
1866福建马尾设海军制造厂造舰是自强运动中心工作之一
1868江南制造局制惠吉舰成,向英国购买的安澜等六舰也驶回国中国开始有现代化海军,舰只不断扩充
1870天津设立机器制造局(兵工厂)
1872选派青少年赴美国留学;设立上海轮船招商局
1875建立北洋舰队这时中国海军居世界第七位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中奕䜣认识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2021-10-18更新 | 14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单元复习过过过(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第5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过关测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日本的经济发展水平虽然比欧美先进国家落后得多,但它的近代工业一开始就操纵在得到政府特殊保护与扶持的少数特权资本手中,而且他们大多是从事“多角经营”的财阀。这类特权资本在对外侵略战争和殖民掠夺中膨胀起来,很快便转化为垄断资本。在1909年成立的三井合名会社,不但统辖分立的商业、矿山、银行、仓库等直辖企业,还拥有北煤、王子造纸、钟纺、芝浦电气等旁系大企业。在生产和资本集中的基础上,也形成了一些垄断组织,财阀系统的企业在其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在钢铁工业中,八幡制铁所一直居于垄断地位。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历史·近代史编》

材料二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三月,张之洞上书清廷,奏明汉阳铁厂共花费5687614两白银。若将他任职广州时为炼钢铁而购买机器的131670两白银计算在内,总计耗银5829629两银,而户部只拨200万两白银。为弥补清廷所拨经费之不足,他东拼西凑,或借湖北等省款,或截留新海防捐,或挪用汉阳枪炮局及湖北织布局的款项……无奈之下,竟以出让主权来换取外债,1900年,汉阳铁厂向日本三井洋行借款,合同规定“如有外卖生铁,应先告之三井,彼此允洽,立可交易”。三井事实上通过借款以苛刻的条件垄断了汉阳铁厂的生铁,使汉阳铁厂从此从地下到地上的产业全部变成了日债“抵押品”,并最终沦为日本钢铁工业的一个廉价原料的供应基地。

——摘编自刘佩芝《张之洞创办近代钢铁工业得失之我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日本垄断企业形成的历史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创办汉阳铁厂的影响。
(3)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落后国家工业发展的认识。
2021-07-17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洋务运动期间,李鸿章曾说“中国以后若不稍变成法,徒恃笔舌与人争,正恐长受欺侮”“讲求洋器,中国但有开花大炮、轮船两样,西人即可敛手”“若火器能与西洋相埒,平中国有余,敌外国亦无不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艰难的拓荒者”

           

曾国藩
(1811--1872)
1865年,建成江南制造总局,同年12月,核定长江水师永远章程及营制营规。1867年,在江南制造总局下设造船所试制船舰,同时拟设译书馆。1868年,江南造船厂试制的第一艘轮船驶至江宁,取名“恬吉”

左宗棠
(1812--1885)
1866年,上疏奏请设局监造轮船,获准试行,于福州马尾择址办船厂,派员出国购买机器、船槽,并创立船政学堂,传播造船技术和培养海军人才。《艺学说帖》成为其洋务实践的理论概括,并体现出新的发展思路。

张之洞
(1837--1909)
1889年,上奏朝廷建议修筑一条卢汉铁路,以贯通南北,朝廷准奏,遂人湖广总督。其间,先后成立自强学堂,武备学堂。1892年,创办湖北织布局,1983年,建成亚洲首创的最大钢铁厂——汉阳铁厂
根据材料,谈谈你对李鸿章认识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7 . 近代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从自然经济向近代经济的艰难转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精耕细作的密集型农业,传统技术发展到了极其完美的水平,中国的经济好像已陷入了一种“高水平平衡的陷阱”之中。西方的干预对中国经济体制的运转,产生了深刻的冲击。在过去,由于明清两代政府抑制贸易和航海事业,中国的经济变成了内向型的。在19世纪中期的战争和叛乱危机中,新活力的诸种因素正在聚集。1860年以后,对外贸易急剧增长,中国建立起它最初的现代企业。

——《剑桥中华民国史》

材料二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清政府开展了“自强”运动……这场变革“仿效西法”,虽取得一时成就,但“徒袭人之皮毛,而未顾己之命脉”,“自强”的目的并没有达到。……“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就开足了马力。但是这一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巨大进步,更多地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经济奇迹,而较少地受惠于一场早已被军人接管了的革命。在半殖民地的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逻辑受制于外部的国际关系的演变。

——《剑桥中华民国史》

材料三著名的实业家宋棐卿1932年成立了“东亚毛呢纺织有限公司”,决心走实业救国之路。……1935年4月,筹建新厂,设备齐全,机器先进,使“东亚”成为天津民族工业中的佼佼者。1937年七七事变后,“东亚”在夹缝中挣扎了8年,多次陷于困境。到1948年,“东亚”已是奄奄一息了。

——《百年巨商》


(1)根据材料一指出,造成近代中国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清政府开展的这场“自强”运动在经济领域取得了哪些成效?据材料二指出,“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开足马力的因素有哪些?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东亚”企业在20世纪30年代得以快速发展的因素有哪些?1937年后该企业渐趋衰败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认识?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洋务运动中的民用工业……其本身的资本主义性质已为今日时论所公认。……洋务工业的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官领其总,商出资本,无疑是一种切实的倡率引导。它们于不知不觉中把封建主义的坚冰钻开了些微裂缝,而后,民族资本主义则可以沿着这些裂缝慢慢渗开。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抗战期间国民政府经济管理办法一览表(局部)

时间条例名称主要内容
1937年《工厂迁移案》等组织企业有序向大后方迁移
1939年《矿产品运输出口管理规则》《川康铜业管理规则》等直接干预或管制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各个环节
1941年《战时经济体系基本纲领》;《管理工业机器、化工材料细则》《管理液体燃料规则》等扩大国营,联合民营;部分企业实行收归国有

——据陈雷《国民政府战时统制经济研究》编制


(1)据材料一,说明洋务工业是如何将“封建主义的坚冰钻开了些微裂缝”的。
(2)据材料二,分析国民政府统制经济政策产生的影响。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对近代中国工业化历程的认识。
2020-06-09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时中国的工业革命已经起步了,1865年到1890年间,上海建立了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南京建立了金陵机器制造局,开办了洋学堂,后来,兰州织呢局、上海机器织布局成立,京师大学堂设立,各省也开办了洋学堂。再后来,海军衙门设立,购置军舰,设立南北电报局、开平矿务局和湖北汉阳枪炮厂,国家开始步上机械化和工业化的轨道,整个国家的发展态势良好,洋务运动非常成功。到了1890年代以后,中国碰到一个钉子,就是它和日本的甲午战争。

——张英、赵蕾、张怡徽《中国故事:世纪的成功和世纪的失败》

材料二   新政是在激烈的反对声中进行的,富兰克林·罗斯福被政治对手描绘成一个“蛊惑人心的政客”,新政则被称为“凶政”,习惯于以大企业为社会生活中心的企业界直接加入了这一攻击,对新政立法发出一阵阵抗议,新政也遭到激进势力的攻击,他们认为新政走得还不够远,因此鼓动“分享财富”运动,鼓吹银行国有化,以这些不可能实现与不负责的计划来迎合下层选民。

——李庆余《美国如何构建社会和谐》


(1)结合所学知识,针对材料一“洋务运动非常成功”的观点谈谈你的认识,分析作者认为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碰到一个钉子”的原因。
(2)据材料二,归纳当时美国社会对罗斯福新政的反应,并说明各自的理由。
2019-12-12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延边州汪清县四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民族在强敌压境的危急形势下,不少有识之士,正在逐步认识世界大势,提出种种资本主义近代化的设想。洋务派创办的一批近代军民用企业是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化的开端,带动了后期民族资本主义近代工业的发展。如张謇创办的南通大生纱厂,就是依靠张之洞创办湖北官纱局时廉价转让的纱锭打下的基础;广州民族机器工业中享有“机器老人”称号的技术元老陈桃川,便是洋务企业广州机器局的工人出身。

——摘编自姜铎《谈谈洋务运动的历史经验与教训》

材料二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者掀起了洋务运动。作为运动代表之一的李鸿章曾说:“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基于此种认识,李鸿章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金陵制造局等。随着洋务运动的深入,李鸿章认识到“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能强。”于是,他又先后创办了轮船招商局、上海机器织布局等。李鸿章的所作所为,正代表了地主阶级进行工业化探索所走过的独特发展道路。

——《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1)根据材料一,分析洋务派创办近代军民用企业的时代背景。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洋务运动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李鸿章等人的主要主张。他们“所走过的独特发展道路”对中国社会有何积极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