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洋务运动失败和评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8-19高一下·江苏·期中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从某种意义上说,洋务运动汲取来的西方知识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冲击,比十次旧时农民战争更大。”材料的意思是,洋务运动
A.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转型
B.开始了向西方学习的历程
C.突破了君主专制制度
D.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2 . 面对近代变局,中国有识之土进行了积极的回应。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洋务运动引进和发展了先进的社会生产力,在向现代工业文明过渡中作出了贡献。为了“求强”,洋务运动引进了兵器,为生产兵器又引进了大机器生产。而“求富”活动导致机器生产的官营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建立。洋务运动发展了同世界各国的交往,并制成了进行这种交往的工具——轮船、铁路、电信工具等。

——马克壵《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甲午战争的结局,是清政府事前没有料到的。甲午战争的失败,给予中国的打击是世纪性的,刺激了日本侵略扩张的野心,刺激了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甲午战争使中华民族觉醒,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先后登上政治舞台来挽救民族危亡。

——张海鹏《甲午战争与中日关系——战争爆发120年后的反思与检讨》


(1)据材料一概括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甲午战争对“中国的打击是世纪性的”;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促进民族觉醒的进步思想。
2019-07-15更新 | 104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绥江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1872年,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3年后它从洋商那里分回了1300余万两的市场份额,并把一些外商轮船公司挤垮,长江上的华商航运已经占了六成。材料说明洋务企业
A.实现了“求富”的追求目标
B.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侵略
C.使外商企业在中国陷入绝境
D.主导了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
2016-11-27更新 | 440次组卷 | 20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关于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历来分歧较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祁龙威认为:“洋务派发展的经济企业,先是‘官办’,后有‘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经营管理之权,操之于‘官’,直接与封建政权相联系,为封建统治服务。这些企业在经济上和技术上都对外国资本有紧密的依附关系,为西方资产阶级对中国的经济掠夺,增开了‘方便之门’。牟安世认为,“在洋务运动时期,商埠由五口通商发展到三十六口通商。他们遍布中国沿海和边疆,并在不同程度上深入到中国内地”。这“实际上说明了不平等条约的网罗的扩大和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加深”“洋务运动时期乃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洋务运动并没有延缓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而是加速了它”。
材料二:孔令仁认为,他们搞洋务,发展资本主义,讲求富强之术,改良军备,从长远观点来看,实在是抵抗外国侵略的有效方法,根本方法……通过洋务运动,中国毕竟建立了一支新式军队,出现了一批近代企业,这支军队在抵抗外国军事侵略上是出过一些力的,这些近代企业在抵抗外国经济侵略上也起过一些积极作用……洋务派对中国沦为半殖民地,不是像清政府及顽固派那样起了推进作用,而是像广大人民那样起了延缓的作用。
就材料中的两种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自己你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字数不少于180字)
5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臣料数十年后,中国富农大贾必有仿造洋机器制作以自求利益者,官法无从为之区处。
——李鸿章1865年请求创办江南制造总局的奏折
材料2:1865年李鸿章以4万银两在虹口买下美商的旗记铁厂,并将苏州洋炮局的部分机器和曾国藩派容闳从美国买回的机器,以上海洋炮局并入铁厂,成立江南制造总局。造办经费54万余两,以后屡加扩充,由清政府指拨上海海关税收的二成作为常年的经费。雇用工人2000多人。1867年搬到高昌庙镇,扩充设备,建有机器厂、洋枪楼……轮船厂等。占地70余亩。至80年代又相继建成炮弹厂、水雷厂、炼钢厂、栗色火药厂、无烟火药厂等。该局以生产枪炮子弹为主,辅之以修造船舰,并附设翻译馆、机械学校,培养技术人员,翻译与军事、工程有关的书籍,也有少量的史志和政法方面的书籍。
——人民网资料
材料3:1872年曾国藩去世以后,李鸿章出掌制造局大权。由于他主张“造船不如买船”,所以从1873年到1885年这12年间,江南制造总局总共制造了4条船。之后到1901年,李鸿章去世期间,江南制造总局更是完全停止了造船业务。由于甲午战败的影响和官办企业的管理问题,整个制造局暮气沉沉,业务不振。
——王国慧《江南制造总局的今昔》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指出李鸿章奏办江南制造总局的目的。
(2)根据材料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江南制造总局对中国近代的积极影响。
(3)综合材料3,分析江南制造总局起步和艰难发展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