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洋务运动失败和评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下图漫画题为《学生偏要毁了树》。画中年长者问:“孩子,你在我这里接触到那么多西学,你看这树……怎么救?”年轻学生回答说:“这种树并不适宜现在的环境,烧了,种新品种吧!”这说明
A.近代中国开始迈出了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B.应当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坚持师夷长技以自强
C.洋务运动不适合中国国情,应该变革政治制度D.维新变法运动失败,表明改良道路在中国受挫
2021-12-11更新 | 261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2022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末)自强运动虽然有其种种缺点,但却标志着工业化的开始,并在中国播下了现代化的种子,它具有许多深远的影响:第一,大多数制造局、船政局、机器局、学堂和新派企业都开办在条约口岸和沿海及长江沿岸的城市,在哪里最有可能获得洋人的帮助;这些事务有助于上海、南京、天津、福州、广州和汉口等大都市的发展。第二,周围农业地区的务农人口被吸引到这些都市中成为产业工人或劳工,促使了这些城市的规模飞速膨胀,并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工人阶级。

——摘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邓小平不仅把广东和福建的特区看成出口加工区,他还有更大的考虑。他要建设的是工业、商业、农业、畜牧业、房地产和旅游业完备的综合性大都市。这些特区可以对各种办事方式进行灵活的试验。现代管理制度不但能改善中国的企业,而且可以为党政机关所用,使之变得更有效率。1980516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下发的第41号文件说,4个特区将“实行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制度和政策。经济特区将主要受市场调节”。

——摘自(美)傅高义《邓小平时代》


(1)根据材料一,概括“自强运动”的积极影响。结合所学,从企业所有制的角度说明“自强运动”创办之企业的外在形式。
(2)根据材料二,概括经济特区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从对外开放的角度阐述经济特区的重要意义。
2021-08-23更新 | 15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2021届高三高考考前原创热身历史试题(选考)
3 . 有学者指出:“人们多注意1840年的划时代意义,实际上1860年同样是一个重要的年份,它比1840年具有更明显的标界意义。”下列各项中,最能体现这一“标界意义”的是
A.挑战了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心态B.促进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C.实现了中国政治制度的根本变革D.推动了西方自由民主思想的传播
2021-06-26更新 | 195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面对近代“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社会各阶级从不同角度尝试挽救危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洋务企业分布图》(部分)



(1)洋务运动是清朝统治阶级当权人物推行的一场“新政”。材料一所示企业反映了“新政”的哪一目标?结合所学,简述这场“新政”对近代中国的积极意义。

材料二   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成为中国同盟会纲领。在《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又指出:余维欧美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曰民族,曰民权,曰民生。……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


(2)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是从孙中山开始的。根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在中国同盟会纲领中的具体体现。结合所学,说明在“孙中山开始的”这次革命中“民权主义”思想取得了怎样的实践成果?

材料三   毛泽东果断阻止了他们硬是要把已经为数不多的队伍往大城市的火坑里扔的固执做法。他……把愿意跟他走的人带进山里。毛泽东当时肯定没有意识到他这个决断对中国未来的特殊意义。可是他实实在在地这样做了。产生这个想法也不是偶然的灵机一动。一个月前的决定举行武装起义的著名的“八七”会议上,他就别具一格地谈到其他与会者没有怎么想到的话题:我现在担任土匪工作,土匪问题是非常大的问题,我们要搞土地革命,就要设法领导他们,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弟兄。搞湖南暴动,如果失败了,也不要去广东,而应该上山。

——陈晋《文人毛泽东》


(3)在材料三文本中,作者对毛泽东开辟“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历史进程作了生动形象的描写。请归纳材料三反映出的中共从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到创建红色政权期间的重大史事,并将其按发生的时间先后填入下表中的相应空格内。
序号史事序号史事
1南昌起义5
26创立了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37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4毛泽东率军上井冈山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中国近代有改革者言:“中国应获得西方武器和机械方面的优势,此改革者之言所涉的“自治”运动,但仍保持中国的儒家道德至尊地位。”
A.迈出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B.促进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C.有利于中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D.促使西方自由和民主思想的传播
2018·浙江·高考真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瓜分危机加速了这场已经积蓄了十年动力的运动的到来,自1885年中国在中法战争失败后,有限现代化的弱点已很明显,1894年的那场大败更“成中国之巨祸”,无可否认地证明了洋务运动的失败。学者、官员甚至是皇帝和皇太后,都认为需要一场更彻底的变革,尽管他们对变革的性质、范围和领导权的问题存有分歧。中国思想界认识到,只有一场激进的改革,甚或革命,才可拯救中国。进步人士倡导体制重组;激进入士则主张革命,以中华民国代替清王朝。在战后中国,政治运动主要由这两股潮流构成。

——据徐中约《中国近代史》等整理

材料二   戊戌政变之后,百日维新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失败了。但作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用远不是西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洗干净的。从这时候起,第一批具有近代意义的知识分子已经出现。这些人,或脱胎于洋务运动;或惊醒于民族危机。他们处多灾多难之世,怀忧国忧时之思……成为最自觉的承担时代使命的社会力量。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成中国之巨祸”的历史事件,概述“激进的改革”思想产生于19世纪末的历史动因。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试论维新变法思想的历史作用。

2018-06-01更新 | 2940次组卷 | 17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浙江专用)-考点11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