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分布的特点及原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1 . 据统计,从1895-1913年,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新建工矿企业全国有549家。1894-1913年,民族资本工业的平均年增长率为15%。这一时期集中在上海的缫丝工业显著发展。这说明
A.资本主义对华资本输出明显减少
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C.贸易中心开始由广州转移到上海
D.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第一个高潮
2022-03-29更新 | 242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09 近代中国的经济-十年(2012-2021)高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注:①“GDP”,即国内生产总值,是当前衡量某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②图中数据是以1990年美元购买力平价为基准进行换算而得出的可以用于国际比较的GDP数据)

——摘编自李稻葵、金星晔、管汉晖《中国历史GDP 核算及国际比较文献综述》


结合上图反映的发展趋势,指出它所反映的历史问题, 并结合所学中外历史知识加以阐述。
2021-09-06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尖子生培优题典(课标全国专用)-考点09中国现代经济
3 . 观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第2阶段初步发展得益于清政府放宽设厂限制的政策
B.第3阶段快速发展的原因之一是辛亥革命扫除了障碍
C.第5阶段较快发展主要原因是国民政府币制改革
D.近代以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总体趋势是曲折发展
4 .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门户进一步敞开,外国商品的输入激增,其中棉纱成为向中国输入棉纺织品的主要部分。1868年进口棉纱5.4万担,1894年达到116.2万担,增长了20倍。这表明
A.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B.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空前加深
C.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D.中国近代工业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
2021-05-18更新 | 354次组卷 | 3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新高考专用)-考点16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江浙地区,在很早以前就是我国的粮仓,而到康、雍、乾时期,本地(江浙地区)所产丰谷,不足供食用,过去的苏湖熟,天下足变成了湖广熟,天下足。此时,江浙地区经济作物广泛种植,粮食不能自给。松江种稻之地只占1/3,每年都从外地运进大量粮食,特别是集中了大批非农业人口的工商业城镇,更是家无隔宿之粮,江浙市镇更是如此。

——摘编自戴逸《简明清史》

材料二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分布示意图


材料三长江水系外通大洋,内联深广腹地,是连接内陆腹地和国际市场的枢纽;长三角城市群国际化程度高,在市场化为主导的企业合作、港口联盟、创新协同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区域合作经验;长江文化异彩纷呈,自古以来开放进取,主动吸取优秀的外来文化,辐射内陆,走向海洋;改革开放后又率先实现从封闭型农业社会向开放型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时至今日,长江流域仍然是一带一路的重要纽带,在一带一路的建设中将发挥独特的优势作用。

——摘编自郁鸿胜《贯通发展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


(1)根据材料一指出该时期江浙地区农业种植结构有何调整,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时期长三角地区商业发展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布局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指出在当今“一带一路”建设中长江流域的独特优势,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理念。
2021-05-05更新 | 56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B卷)
6 . 我国早期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主要分布在上海、广州、天津等沿海城市,这在客观上反映出
A.自然经济解体和洋务企业的刺激作用
B.清政府重视沿海地区企业的发展
C.西方列强入侵较早,自然经济解体的程度较深
D.这些地方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2021-05-01更新 | 69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第三十七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上海口岸的《海关册》在1878年开始对机器进口单独立项,1886年全国进口开始分列机器项目。1889~1893年,全国机器进口值平均每年达60余万关平两。这一状况
A.便利了列强对中国进行商品倾销B.表明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加速了中国传统经济结构的瓦解D.促使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获得长足发展
2021-02-10更新 | 236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商洛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到1894年,中国大约有216个机器厂矿和小火轮公司。其中洋务派军事企业19个,经费约5000万余两,雇用工人1万余;洋务派民用企业共约27个,经费2964万元,工人25500-29500人;私人资本企业170个,投资额879万两,工人6万多。这一时期以民族工业兴起为重要表现的经济结构转换对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在经济结构中,新因素虽微乎其微,但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成为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原动力。

-摘编自许涤新《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等

材料二   “通州之设纱厂,为张謇投身实业之始。光绪二十一年乙未,中日事定,前部督张属苏、镇、通绅士,招商集股,设机厂,造土货,謇亦承之。”“状元办厂”是令人惊异的,但却决不是偶然的,它也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1899年,该新型纱厂的诞生,也标志着张謇开始从传统的士人群体转向一个中国前所未有的新的社会群体-资产阶级。

---摘引自杨立强《张謇存稿》等


(1)根据材料一,指出经济结构中出现的“新因素”,概述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写出“新型纱厂”的名称,概括促成“状元办厂”的历史动因。
2021-01-09更新 | 3552次组卷 | 28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九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
9 . 晚清时期我国兴起了一批大城市,如上海、南京、广州、汉口和天津等,这些地方成为中国金融、工业和人口集中之地,拥有一定的财富。这反映了
A.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B.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崛起
C.近代中国经济结构逐步变化D.洋务运动推动中国近代化
10 . 1882 年9月,上海一家由华商经营股票买办的公司宣告成立,一时人们购买股票颇为踊跃,股票行情看涨。一位外国侨民诉述他对上海的印象时说,在他抵达上海后,便为当地居民所谈的无不是有关股票行情而惊讶不已。材料反映了
A.实业救国思潮已得到国人认可B.政府经济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
C.新型经营方式逐渐被国人接受D.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经营状况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