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徐润,又名以璋,字润立,号雨之,别号愚斋。1852年2月12日傍晚,15岁的徐润踏上吴淞口岸,推开了宝顺洋行的大门。初入洋行,他黎明即起习字数百,还向洋人学习算术和丝茶生意的诀窍。1861年,徐润步伯父后尘升为宝顺洋行的总办,他凭借买办的丰厚收入和生意网络,开办了多家商号,从包办洋行丝、茶、棉生意中赚取差价,并将保险引入航运业,开中国近代保险业之先河。他是一个奇迹,他是那个时代中国最大的茶叶出口商、最大的房地产商、最早的股份制企业创始人;他创办了中国第一家保险公司、第一家机器印刷厂,他还参与创建与经营了中国第一家机械化的大型煤矿……从懵懂少年到富甲一方;从“洋人的奴隶”到独立商人;从买办到民族资本家——徐润用16年时间,完成了梦幻般的华丽转身。

——摘编自陈国庆《徐润:从买办到民族资本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徐润能实现“梦幻般的华丽转身”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徐润从事的经济活动。
2024-03-03更新 | 2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榆林市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三模)文综试题 -高中历史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晚清部分状元的简历

晚清状元简历
光绪二年(1876年)状元曹鸿勋在学政系列中任职十七年,后出任云南永昌知府。1905年迁任陕西,被提拔为陕西巡抚,上任时期创办了陕西延长石油厂,筹建西安通往延长的车路。1907年入京协办资政院
光绪十二年(1886年)状元赵以炯历任四川乡试副考官、广西学政、会试顺天同考官
光绪二十年(1894年)状元张謇1895年,在南通创办大生纱厂,建立拥有10多万亩棉花基地的通海垦牧公司,由此不断衍生成立了广生油厂、复新面粉厂,天生港等。1909年,被推选为江苏咨议局议长。1910年,推动了三次速开国会的请愿运动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状元夏同龢1904年,尚在翰林院任修撰的他请求自费留学日本,成为第一位留学国外的状元。1905年,出任广东法政学堂(今中山大学)监督
光绪三十年(1904年)状元刘春霖朝廷派他去日本法政大学辅修科学习。1907年回国后,历任咨政院议员﹑福建提学使、直隶法政学校监督等职

——摘编自张云健《最后的士大夫:光绪朝十三位状元的近代化转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表中任选一位或多位晚清状元,围绕“晚清士大夫的近代化转型”拟定一个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紧扣主题,论题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2022-05-13更新 | 218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文科)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戊戌维新运动和清末新政的热潮中,湖南长沙近代城市经济的发展开始起步,特别是1904年长沙开放为通商口岸,长沙的近代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新政中,长沙学习西方工商业发展模式,大大加快了近代资本的原始积累,为长沙成就区域工商业中心地位并实现腾飞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到20世纪初,长沙已经成为湖南全省的工商业中心、航运中心和外贸中心,并最终确立了其区域经济中心的地位。从此,长沙站在了新的发展起点上,进入近代化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摘编自彭平一汤文《19世纪末20世纪初长沙区域经济中心地位的确立》

材料二   在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历史上,继昌隆缫丝厂算得上中国第一家民族机械缫丝企业。19世纪五六十年代,广东南海顺德一代生产蚕茧,但因制造方法落后,在国际市场上中国生丝竞争不过洋丝。这种局面激起了陈启沅回国办厂、振兴民族丝业。中国近代机器工业便从1873年陈启沅在广东成立的继昌隆缫丝厂开始了。几年后,陈氏经营规模扩大,又办了几家工厂。另外,在广州开设丝庄,专营生丝出口贸易,生意兴隆。广东在民族经济的诸多领域开了风气之先,也诞生了一批较早的企业,特别是广州企业的经营效益最佳。据统计,1895年至1913年间,广东广州厂数列于沪汉津之后,居第4位;资本额居第3位。

——摘编自颜志雄杨育峰《中国第一代民族工业家陈启沅》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湖南长沙区域经济中心地位确立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广东成为近代工业诞生地的有利条件。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湖南和广东近代企业发展的共同作用。
2021-05-11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铜川市王益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甲午战后,随着铁路的兴建,促进了贸易地区的扩大。进口的工业消费品应有尽有,出口的农矿副产品包罗一切,甚至清政府禁止出口的粮食及豆类也被大批掠夺出口。……进口方面,消费资料占70%至80%以上,出口方面,农矿原料及手工业品占80%。据1910年统计,进口商品中,消费资料占82.4%,其中直接消费品又占65.4%,而生产资料只占17.6%,机制品仅为6.8%。在6.8%的机器制品中,大部分还是外资工厂的产品。

——摘编自廖良辉《晚清对外贸易研究》

材料二   1956年,生产资料进口由1950年的4.86亿美元上升到14.32亿美元,占比相应从83.4%提高到91.6%,其中机械设备进口,所占比重由1950年的22.5%上升到53.6%,生产原料进口占比由1950年的60.9%下降到38.0%。生活资料进口由1950年的0.97亿美元增加到1.31亿美元,但在进口总额中的比重由16.6%下降到8.4%。

——摘编自李钢主编《中国对外贸易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甲午战争后中国对外贸易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对外贸易的变化及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一个国家对外贸易的主要因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