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7 道试题
1 . 光绪二十年(1894年),全国共有缫丝工厂87家;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仅广东省顺德县就“有蒸汽缫丝厂二百家以上,用广州造的洋式机器进行缫丝”。这一变化( )
A.反映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B.得益于清政府的政策调整
C.表明列强放松对华经济侵D.说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2022-07-08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甘孜州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20世纪初,中国商界人士开始普遍意识到速兴商学,培养商业人才的迫切性。为此,他们积极创办商会,以商业学堂、宣讲所、商业报刊等手段来启迪地方民众的商业智慧。这些现象表明(     
A.“实业救国”的思潮由此形成B.商业的生态环境发生质的改变
C.商人由传统向近代转型的完成D.民族工业发展推动社会近代化
3 . 近代西北羊毛主要经天津出口,下图是从天津出口的西北¥毛年均出口量统计数据。据此推断,西北地区
A.畜牧业快速发展B.羊毛收入成为主要财源
C.传统商路日益复苏D.贸易逆差局面得以扭转
4 . 如表反映了晚清时期近代工矿企业的相关情况。影响投资情况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项目1872-1894年1895-1900年
商办企业数量53家107家(新增)
官办、官督商办企业数量19家15家(新增)
商办资本额4704000元20265000元(新增)
官办、官督商办资本额162080000元4062000元(新增)
A.政府政策B.国际环境C.经济规律D.实业救国
2022-06-27更新 | 258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5 . 有学者认为,所谓“民工潮”始于以“洋务运动”为代表的晚清工业化时期。戊戌时期,上海因工价较内地丰厚,“致远方男女来谋食者日繁有徒,虽离家不计也”,且在民国初、中期愈演愈烈。据此可知,近代“民工潮”的发展
A.得益于人口布局的调整B.源于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C.缺乏国家经济政策引导D.主要受国际局势变动影响
2022-06-26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东印度公司)是一个具有法人和政治地位的团体,在任何时候都是以伦敦公司和印度总督的名义在印度群岛进行贸易。他们及其后继者在法律上都有权拥有、购买、接收和保留土地、租金、特权、自由、管辖权、特特许经营权以及任何种类的财产继承权。东印度公司及其后继者有权在15年的任期内,享有完全独占东印度贸易的自由和特权,可以自由在东印度的所有岛屿、港口、城市、城镇进行贸易。

——摘译自 《伊丽莎白女王授予东印度公司的特许证》(1600年12月31日)

材料二   19世纪末期, 清廷终于认识到“非急设中国银行,无以通华商之气脉,杜洋商之挟持”。盛宣怀一再向清廷上书:“要振兴实业, 非改革那些资本小、范围狭的金融机构、钱庄、票号、银号不可。”1897年5月27日, 中国通商银行在上海成立。在创办章程中规定“招商集股,合力兴办”。以资本金为例,它规定额定资本为500万两,先收半数250万两,其中招商局和电报局分别投资80万两和20万两;盛宣怀、李鸿章等大官僚投资近80万两,属于纯粹商人投资的股份为数极少。户部拨存通商银行200万两,先领100万两,作为生息公款,5年内分期归还。

——摘编自丁吉林 《盛宣怀:挽狂澜创办中国第一家银行》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简析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对外殖民扩张中能够发挥独特作用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通商银行创办的背景。据材料一、 二,比较英国东印度公司和中国通商银行在经营模式上的相似之处。
2022-06-26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以下是某历史研究小组整理的一组图片,他们研究的主题应该是
A.中国工业化的发展历程B.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C.民族资产阶级的强国路D.中国军事工业的前世今生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真题 名校
8 . 结合所学,分析下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1895-1911年商办工业企业行业结构状况表(部分)

类别

1895-1900年

1901-1904年

1905-1911年

创办企业数

资本额(万元)

创办企业数

资本额(万元)

创办企业数

资本额(万元)

轻工业

111

1524.8

62

1515.8

408

5198.1

重矿业

18

376.7

20

486.0

77

2322.7

交通业

53

62.2

43

3459.9

104

3926.9

——据《中国现代化历程》资料整理订定

A.重矿业和交通业的发展始终处于领先地位B.以轻工业为主的民族工业发展相对较快
C.传统经济形式已然淡出历史舞台D.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已经形成
2022-06-14更新 | 5611次组卷 | 50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张謇在谈到中国近邻日本“由小国而跻身于强大”的经验时指出:“工苟不兴,国无不贫之期,民无不困之望。可以断言矣。”这一认识
A.是先进中国人对民族危机的积极探索和思考
B.强调发展工业是摆脱贫困的唯一途径
C.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D.找到了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正确道路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0 . 1899年南通大生纱厂开业,其生产的机纱推动了周边农民家庭手工棉纺织业发展。棉纺织业发展对机纱的大量需求,又在大生纱厂濒临破产之际挽救了纱厂,并推动它走上迅速扩展之路。这一现象反映(       
A.机器大生产导致了小农经济破产B.个体手工业阻碍机器大生产发展
C.“织”“耕”分离瓦解了自然经济D.个体手工业可纳入新的经济体系
2022-06-08更新 | 4480次组卷 | 42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第五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