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7 道试题
1 . 清末民初,有些人于江西景德镇、河北唐山、北京等处,筹集资本,购置机器,聘请技师,组织陶瓷生产。一些“制瓷新厂”,所造瓷器“坚白光莹,比诸进口洋瓷殆无差异”,“一时商贩麇集,行销极为畅旺”。由此可见,当时这些人的做法
A.促进了传统行业向近代转型B.推动了实业救国思想的萌发
C.阻止了列强对华的商品输出D.动摇了自然经济的主导地位
2 . 19世纪70年代,《申报》等报纸发出“中国商人宜亲出洋贸易"“丝茶宜出洋自卖"的呼吁;此时中国人在英国设立的伦敦华商贸易公司,乃由天津、上海粤东三处“商人之所为”。该现象表明
A.中国开始对外资本输出B.国人近代商业竞争意识凸显
C.对英贸易逆差得以扭转D.中国摆脱了半殖民地的命运
2021-11-20更新 | 88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六完全学校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考试历史试题
3 . 航空建设与科技品质

材料一   1910年,旅美华侨冯如制成双翼飞机并试飞成功。19182月,北洋政府开办了中国第一个正规飞机制造厂——海军飞机工程处,并任命巴玉藻(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曾在美国通用公司担任总工程师)为主任,任命王助(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曾在美国太平洋飞机公司担任总工程师)等人为副主任。中国近代航空工业就此肇始。尽管发动机均从国外进口,但其整体性能并不低于欧美。1935年,国民政府与意大利合办中央南昌飞机制造厂,计划制造S81B式双发重型轰炸机,这是中国首次制造大型轰炸机。抗战全面爆发后,南昌飞机制造厂迁往重庆并改名为第二飞机制造厂,开始利用苏联援助的材料自行设计研制下单翼战斗机33架;中央杭州飞机制造厂迁往云南,前后总共制造、修理和装配飞机450余架,其工厂设备之新、人数之多,飞机产量之大,均居战时中国航空工厂之最,是当时中国战略后方最大的飞机制造厂。

——摘编自王建明《留学生在近代中国军事航空建设上的地位与作用》等

材料二   1909年日本设立临时军用气球研究会,研究会制定了从航空学术、技术入手逐步过渡到航空机制造、操作领域的研究方针。1910年,研究会派遣两名学员赴欧洲学习航空技术并采购飞机。1913年两名学员学成归国后即刻对采购飞机进行了改造。19149月,陆军在东京炮兵工厂成功自主模仿制造了70马力的飞机专用发动机。同年12月,搭载国产发动机的机体正式登场。另外日本也开始系统化培养飞机操作员和侦查员。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在日军进攻驻守青岛德军的作战中,新组建的临时航空队对德军实施了以空中侦查为主、兼顾空中战斗以及轰炸的作战任务,使日军获取了初步的航空作战经验。191510月,日军正式组建航空大队,标志着日本航空军事力量正式诞生。

——摘编自姚春海《从气球到飞机的蜕变:近代日本军事航空力量诞生的历史轨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近代航空业发展所体现出的精神品质。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近代中日两国航空业发展的异同。
4 . 19世纪末,川商卢干臣等人在重庆集股成立自来火公司,制造硫磺火柴,年产火柴十多万箱。该公司获得在川东地区制造及贩卖火柴专利二十五年,其产品须以一定的价格售与重庆火柴煤油公所,公所从付给火柴厂的货款中取费百分之十。近代早期重庆的火柴工业
A.具有官督商办的特征B.遭到封建势力的盘剥
C.生产规模和技术国内领先D.受益于政府的保护政策
2021-11-14更新 | 219次组卷 | 8卷引用:宁夏银川市贺兰县景博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021高三下·福建·学业考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如图为甲午战争前晚清主要军工企业的资本来源构成图。这主要说明该时期
A.中央政府对地方控制的削弱B.近代军工企业的半殖民地性
C.国家资本对近代工业兴起的重要性D.民族资本投资近代军工企业的热忱
2021-11-09更新 | 1044次组卷 | 16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六完全学校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考试历史试题
6 . 1907年,清政府规定,企业创办人集股5000万元以上,授予商部头等顾问,头品顶戴,其子孙世袭商部四等顾问,三代而止,即使仅仅集股50万元的商人,也可以获准授予五等议员加七品顶戴。这
A.加剧了官场的腐败B.有利于工商业发展
C.促使社会实现平等D.推动新政成功开展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49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丈夫阿尔伯特亲王提出要举办万国博览会(首届世界博览会),以向世人展现时代的荣耀。博览会要展示每个国家的产品,应有尽有。等到一切打算都有了头绪,他召集了一个委员会,公布其计划大纲,得到委员们的赞成。大厂家热烈拥护,殖民地和东印度公司表示赞同,各大国踊跃送来展品。议会经过讨论后,通过了将博览会设在伦敦海德公园的议案。18515月,在灿烂夺目的场景与欢欣鼓舞的气氛中,万国博览会由女王主持了开幕典礼。

——摘编自(英)里敦·斯特莱切《维多利亚女王传》

材料二   1906年,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端方决定在中国举办博览会。自1908年春起,他几乎一直把筹备南洋劝业会作为其工作重点,任命江苏绅商张謇为南洋劝业会“总理”,具体负责筹备事宜。端方要求所属各部门认真落实,又直接给上海、苏州等地商会去函,请求认购商股,共襄盛举。随后他又电函张之洞、袁世凯,希望他们在北京斡旋以使之成。19097月,端方调任直隶总督后仍在为南洋劝业会操心费力。19106月,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商品博览会如期在南京隆重开幕。南洋劝业会的展览持续了6个月。当年获奖的一些产品后来大都成了饮誉海内外的名优特产。南洋劝业会吸引了中外客商十万多人与会,周边地区前来参观游玩的市民更是不计其数。

——摘编自张海林《端方与清末新政》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万国博览会筹建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举办博览会的历史背景。
(2)据材料二概括端方筹建南洋劝业会的措施。
8 . 19世纪末,全国新型设备的面粉厂达到15家,榨油厂有18家,造纸厂有14家,棉纺厂有19家,卷烟厂已有20家,火柴厂有26家,水电厂有46家,大型化工业经过技术改造也发展起来。这表明,当时
A.轻工业生产已领先世界B.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加快
C.传统经济结构开始变动D.西方资本输出程度减弱
9 . 1895年清政府发出了“以恤商惠工为本源”的上谕,鼓励民族资本参与开矿、か厂、修路等实业:1903年清政府设立商部,同时鼓励各地设立商会,并制定了奖励工商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这些措施的实施
A.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便于国家控制经济命脉
C.挽救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D.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10 . 1912年至1916年,北京政府颁布了八十多项发展实业的条例、章程、细则、法规等,内容涉及农业、工业、商业、矿业、渔业、林业等方面;同时解除了对民间兴办工商企业的限制,对新办企业予以优惠政策。这些举措
A.有利于封建专制统治的结束B.导致民族经济得到独立发展
C.改善了民族经济的生存环境D.推动了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