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短暂的春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平遥古城平面图

材料二 民国4年,张志圣、张志道、张志德兄弟三人在(平遥)县城下东门外创办了“公益盛”织布局,率先引进铁织布机,生广规模相当可观;民国5年,宋梦槐、赵鸿谟创办了“金井火柴公司”;民国6年,直隶省(今河北)交河县孙希发来到平遥,随后创办了“聚共铁工厂”;民国13年,祁敬斋联合赵鸿猷创办了“金井电灯公司”;民国19年,王汝恩、祁敬斋、杨汝霖等创办了“晋生面粉公司”;民国23年,又购置发电机组,向城内送电,更名为“晋生面粉电灯公司”。

——摘编自郝亮《平遥近代工业发展概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平遥古城建筑布局的主要特色。从图中选择一处遗址,指出其历史文化价值。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山西平遥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2018-05-29更新 | 170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广西柳州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5月冲刺模拟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12年初,中华民国工业建设会成立,它在《旨趣书》中写道:“往者,忧世之士亦尝鼓吹工业主义,以挽救时艰,而无效也。”“产业革命,今也其时矣”!“无效”的原因是
A.科技落后的制约
B.封建专制制度的阻碍
C.官僚资本的垄断
D.民族资本主义的软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列是有关民国初期(1914年—1921年)中国棉纺织工业发展情况的统计资料。此资料说明民国初期中国棉纺织工业
年份1914年1918年1919年1920年1921年
布机(台)23162736383941394139
纱锭(枚)5447806475706587488428941248282

A.在各行业中发展最快
B.在迅速发展中内部蕴含着危机
C.成为中国的支柱产业
D.获得了丰厚的利润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下图反映出推动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是
A.商业利润的刺激
B.救亡的爱国情怀
C.政府政策的扶植
D.先进技术的引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表呈现的是1913-1921年间中国面粉业的发展情况,这一时期以面粉业为代表的中国民族工业
A.促进了中国革命形势的新发展B.有利于独立的工业体系的形成
C.改变了外资主导市场的局面D.有利于完整的工业体系的建立
2017-12-08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柳州高级中学、南宁市第二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7 . 下表是1913——1920年间中国轻纺业工厂数量的变化表。

材料说明这一时期
A.受帝国主义压制手工业发展缓慢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取得快速发展
C.封建专制势力阻挠民族工业的发展
D.军阀统治使民族工业进入黄金时期
8 . 美国学者林蔚说:“北洋时期的中国并不(完全)是病态的时代。”下列观点与材料冲突的是北洋时期
A.经济有实质性增长
B.无产阶级力量壮大
C.文化有较高的成就
D.民主有长足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据20世纪初我国海关统计:进口货物价值1915年比1913年减少了20.3%,出口每年比1913年增加14.8%至20.5%。入超由每年2亿多海关两减至约3000万海关两,1919年更减至1600多万两。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相对有利的外部环境
B.中国关税自主权的收回
C.和平稳定的国内环境
D.民国政府鼓励大量出口
10 . 下表摘编自《清代外债史论》,据该表可知
借款次数总额经建借款额及占
总额百分比
铁路借款额及占经建借款额百分比
晚清政府20813.1亿两(白银)3.7亿两;28.2%2.8亿两;76%
北京政府64615.7亿元(银元)4.5亿元;28.6%3.2亿元;71%
南京政府10845.0亿元(银元)6.0亿元;13.3%2.2亿元;37%

A.政治民主运动推动经济独立发展
B.近代中国政府比较重视铁路建设
C.经济建设是政府借款的主要目的
D.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不断加深
2017-11-03更新 | 538次组卷 | 18卷引用:广西陆川县中学2018届高三10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