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短暂的春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下图为民国初年上海市场进口日纱销售数据统计,导致上海市场日纱销售量下降的直接原因是
A.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B.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C.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高涨D.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2 . 下表为近代列强在华投资的相关数据统计(摘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卷十二》),其中表中序号①②③所代表的国家依次为:
时间(年)1840-18951895-19111911-19271927-19371937-19451945-1949
国家英国美国日本
数量(万元)8026339556962771196926209647918
所占比重(%)82.528.144.237.375.568.1

A.英国、美国、苏联
B.美国、日本、苏联
C.英国、日本、美国
D.美国、英国、日本
3 . 下表是1913年、1920年中国民族工业中煤、生铁产量情况表。影响表中数据变化的外部原因是
A.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B.南京临时政府的鼓励
C.群众性反帝斗争的推动D.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2020-11-11更新 | 20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龙海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会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是1910年代日本棉纱对华出口情况示意图


——据森时彦《1910年代的中国市场与日本棉纺织工业》

材料二   如表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胶州海关洋货直接进口情况简表(单位:百万海关两)

国别

1921年

1922年

1931年

日本

30.00

39.07

40.50

美国

2.70

5.59

14.55

英国

1.48

2.45

8.52

——据茅家琪《中国旧海关史料》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日本棉纱对华出口变化的基本趋势,并指出1915—1920年变化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组数据进行合理的历史解释。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影响下表数据变化的外部因素是1913—1919年间中国棉纺织工业的情况
年份纱锭(枚)布机(台)
19134841921986
19145447802310
19186455702736
19196597483839
A.提倡国货运动B.第一次世界大战
C.实业救国运动D.第二次世界大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图数据来源于杨德才先生的《中国经济史新论》,1920年同1913年比较,厂矿数和资本额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促使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B.列强忙于“一战”无暇东顾
C.民国实业救国思潮不断影响D.北洋军阀政府重视经济建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民国成立后,一些地主、富农开始把目光投向经商致富。1912年,全国各地农村成立的垦殖公司71家,资金635万元;1922年,仅江苏、浙江、安徽、山东等八省统计,垦殖公司就由59家扩增到100家,资金达到1245万元。材料表明
A.农业资本主义经济获得发展
B.农村生活方式发生质变
C.封建土地所有制基本被消灭
D.主要是政治动荡的结果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数据显示,1919年6月份的日本对华贸易较上年同期减少约一半,从2769万元减至1405万元,使中国的对日贸易出超460万元。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中国扭转了对日贸易的被动局面
B.一战期间日本对外贸易受挫
C.军阀割据混战殃及中国对外贸易
D.政治运动影响了中日贸易
2017-05-04更新 | 273次组卷 | 21卷引用: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