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短暂的春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图反映了英、法、德、日四国中的某一国在中国出口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的变化。该国最有可能是
A.英国B.德国C.日本D.法国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922年中华国货维持会在其编选的《劝用国货》中记述:“江西夏布好,蒙古羔羊毛。浙绸苏缎亮又牢,瓷器景德窑。”“薛针锦绣巧,豫鲁府绸超,雨前龙井滋味好。”这些记述的主要意图是
A.引导国人创办近代工业B.强调国货质量优于洋货
C.倡导人们使用国货抵制洋货D.发展振兴传统手工业
3 . 材料实现工业化是近代国人“中国梦”的重要内容。读图,回答问题

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分布图


第一个五年计划主要成就示意图


根据上述两图所蕴涵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个时期经济领域的变化信息,并分析变化的原因。(任意答出两方面。其他答案,言之有理有据,酌情得分)。
2020-11-04更新 | 20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福建师大附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启明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拉开中国葡萄酒工业化序幕的是张弼士1892年在烟台创办的“张裕酿酒公司”,2010年7月10日,上海世博会山东馆展出了1915年该公司在旧金山世博会所获的金奖奖牌,堪称一个世纪前“中国制造”走出国门的象征。这枚奖牌可以印证我国
A.洋务运动取得了辉煌成果B.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C.民族工业获得一个短暂的春天D.民族企业日益萎缩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下图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口商品分类比重示意图,它反映出当时中国
A.传统手工产品的质量下降
B.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沦为列强资本输出的场所
D.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有所发展
6 . 袁世凯当政后,表示“民国成立,宜以实业为先务,故分农林、工商两部,以尽协助提倡之义。”据统计,从1912年到1916年间,北京政府先后颁布有关发展实业的条例、法规等达86项之多。这说明
A.北洋政府仍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性质
B.北洋政府采取了顺应时代潮流的措施
C.北京政府积极采取措施改进社会风气
D.北京政府注重依法推进民族经济发展
8 . 一战时期,我国棉纺织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1914 到1922年民营资本共创建新厂44家,拥有的纱锭数由1914年的503104枚增加到1922年的1632074 枚;拥有的布机数在同期内由25666 台增至7817台。出现这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国内已经形成统一市场B.民国政府鼓励实业救国
C.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侵略D.人民群众反帝爱国运动推动
2020-08-14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表为华资企业增长表(据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编制)。华资企业增长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时 间厂数(家)创业资本数(元)工人人数(人)
1913年698330,824,000270,717
1920年1759500,620,000557,622

A.为近代民主主义革命转入新的发展阶段奠定了基础
B.近代企业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C.民族资产阶级从此登上了政治舞台
D.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2020-06-28更新 | 49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4届福建省福州八县市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